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
被引量:
11
1
作者
施振飞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形态和储层物性资料,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的整体精度。其思路为:1收集和综合分析钻井、地质、测井、构造、油藏动态等资料,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研究...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形态和储层物性资料,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的整体精度。其思路为:1收集和综合分析钻井、地质、测井、构造、油藏动态等资料,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研究,建立井间地震资料数据库;2地质人员根据两口井的井柱资料进行地质分层,按照对比原则和常规作图方法,绘制地质剖面;3开发地震研究人员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口井的井柱资料,在井间地震剖面上进行详细解释,以获取相应的解释图件。本文根据上述思路,通过实例对井间小断层、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进行了精细解释,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
地震
资料
精细解释
测井
资料
三维
地震
数据体
井间
地震
剖面
三维
地震
资料
资料
数据库
储层物性
油藏描述
综合
分析
油藏动态
地质分层
作图方法
地质剖面
地质研究
研究人员
开发
地震
疑难问题
地震
相
特征和
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实践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敬朋贵
殷厚成
陈祖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99,19,共5页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史较长,以前虽有所发现,但规模有限。近几年来,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南方复杂山地的大规模实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川东北地区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巨大发现。勘探实践表明,三维...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史较长,以前虽有所发现,但规模有限。近几年来,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南方复杂山地的大规模实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川东北地区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巨大发现。勘探实践表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大幅度改善了该地区的地震资料品质,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奠定了良好的资料基础,从而提高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和描述的精度,大大加快了油气勘探节奏。从普光大型气田的探明到元坝大型礁滩体的发现,充分表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南方复杂海相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山地三维
地震
勘探实践
效果
分析
Southern
China
mountainous
area
effect
analysis
practice
seismic
exploration
三维
地震
勘探技术
油气勘探领域
海相碳酸盐岩
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
资料
品质
油气勘探中
川东北地区
石油化工
勘探历史
复杂山地
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难点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苗永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4,115,共4页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数学运算,从未叠加的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得速度、密度和泊松比等弹性参数。通过弹性参数可识别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关注介质的岩性、物性及流体等特征,能够大幅度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减少多解性;但叠前地震反演...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数学运算,从未叠加的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得速度、密度和泊松比等弹性参数。通过弹性参数可识别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关注介质的岩性、物性及流体等特征,能够大幅度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减少多解性;但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对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有适应性的要求,其反演结果的应用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在分析叠前地震反演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应用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测井资料,确定该技术的应用条件,并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果表明,叠前地震反演具有资料多样性和技术本身的优势,且可获得丰富的反演成果数据;但应用该技术时,须采用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可行性分析以及合理的叠前地震反演过程控制和成果应用。目前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存在的难点有反演结果存在多解性、须解决多种资料的匹配以及反演结果的纵、横向分辨能力与勘探开发需求的一致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
地震
反演技术
地震
资料
品质
有效频带宽度
岩石物理可行性
分析
反演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桑淑云
李丽霞
+1 位作者
张金淼
赵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时移地震(四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多次采集时移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物理和生产动态数据,通过提取和综合分析各种敏感属性,分析和解释油气藏动态、进行油藏模拟处理分析,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范围、指导开发井的部署和调整...
时移地震(四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多次采集时移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物理和生产动态数据,通过提取和综合分析各种敏感属性,分析和解释油气藏动态、进行油藏模拟处理分析,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范围、指导开发井的部署和调整、提高采收率;针对SZ油田,从时移地震差异合理性分析、地震敏感属性、井上动态分析、流动单元划分、时移地震约束下的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着手,经过分析对比,在地震可分辨的基础上对油田主体部分的小层的水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该油田的时移地震综合解释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地震
资料
综合
解释
动态
分析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
被引量:
15
5
作者
沈萍
郑治真
+2 位作者
刘希强
滕云田
杨选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 ,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 ,且对多数ML>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地震
记录
谱
分析
小波
分析
综合
识别
数字
地震
资料
地震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埕北35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
54
6
作者
慎国强
孟宪军
+2 位作者
王玉梅
钮学民
孙振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1,共7页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项用于油田开发区块 ,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及油气识别的重要技术。利用地质统计模拟与地震反演紧密结合完成的随机地震反演处理 ,可以得到多种地下目的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分布特征 ,其分辨能力具有同时兼顾薄储层及厚...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项用于油田开发区块 ,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及油气识别的重要技术。利用地质统计模拟与地震反演紧密结合完成的随机地震反演处理 ,可以得到多种地下目的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分布特征 ,其分辨能力具有同时兼顾薄储层及厚储层的优点。在埕北 35井北地区的成功应用表明 ,该方法许多处理环节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控制和应用 ,取得的反演结果可以在储层描述、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
地震
反演方法
变差
分析
约束模型
储层
综合
描述
变差函数
测井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识别及相应策略
被引量:
32
7
作者
贺振华
胡光岷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5,122-252,共6页
致密岩层中的裂缝和孔洞系统对油气赋存和运移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裂缝的多尺度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限性,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和检测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变得很困难。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如果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策略,则有可能确定...
致密岩层中的裂缝和孔洞系统对油气赋存和运移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裂缝的多尺度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限性,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和检测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变得很困难。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如果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策略,则有可能确定储层中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分布。主要技术有:三维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的应用,地震数值模拟和检测结果的相关分析以及应用地震、地质、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带
致密储层
地震
识别
地震
资料
多尺度边缘
油气赋存
裂缝系统
空间分布
主要技术
检测技术
三维
地震
相关
分析
检测结果
综合
解释
多源信息
有限性
分辨率
应用
运移
孔洞
地质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控震源地震采集质量监控技术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翊孟
郭善力
陈兴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8-100,177+5+4,共6页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通过多年来的项目运作,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质量监控技术和软件。本文基于Sercel VE432电控箱体和SN 408XL地震仪器,对如今我们在可控震源地震采集领域广泛应用的质量监控技术和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包括可控震源...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通过多年来的项目运作,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质量监控技术和软件。本文基于Sercel VE432电控箱体和SN 408XL地震仪器,对如今我们在可控震源地震采集领域广泛应用的质量监控技术和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包括可控震源组合图形、组合参数监控、可控震源性能监控分析、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等,不断提高可控震源地震采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组合监控
可控震源性能监控
408XL
地震
仪器
日、月检处理
地震资料品质综合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
13
9
作者
钟怡江
陈洪德
+3 位作者
林良彪
侯明才
隆轲
王琦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2-530,20,共9页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盆两种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又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浅滩和台地边缘斜坡5种沉积相带。长兴期—飞仙关二期为台地和台盆相间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飞仙关—末期开始快速填平补齐,飞仙关三期为碳酸盐岩台地,飞仙关四期为蒸发台地的演化特征。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和飞仙关期台内浅滩是该地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长兴期
飞仙关期
沉积体系
分析
台地边缘
碳酸盐岩
沉积相带
地球物理
资料
地震
地层学
综合
分析
蒸发
展布规律
演化特征
填平补齐
台盆
浅滩
勘探部署
开阔台地
划分
储层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滑动扫描谐波分析
被引量:
21
10
作者
曹务祥
张慕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509,共6页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尚未完全结束,另一组震源已经开始启动扫描激发。但是滑动扫描激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干扰。文中在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波畸变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通过合理地设置滑动时间,减少谐波畸变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可大幅度提高地震作业效率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扫描
谐波畸变
扫描长度
滑动时间
接听时间
扫描技术
滑动
谐波
分析
震源激发
地震
资料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时移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11
作者
朱振宇
王小六
+4 位作者
何洋洋
桑淑云
李丽霞
刘志鹏
陈剑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5,共10页
时移地震技术是寻找剩余油、优化钻井井位、大幅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中国海油经过15年的研究和积累,在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以珠江口盆地西江24-1油田为例,系统阐述了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以及时移地震资料采...
时移地震技术是寻找剩余油、优化钻井井位、大幅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中国海油经过15年的研究和积累,在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以珠江口盆地西江24-1油田为例,系统阐述了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以及时移地震资料采集、一致性处理和综合解释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时移地震关键技术在西江24-1油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该地区时移地震资料的一致性以及时移地震差异的可解释性和可靠性,为该地区剩余油分布预测和井位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时移
地震
可行性
分析
地震
资料
采集
一致性处理
质量控制
综合
解释
剩余油分布预测
西江24-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
9
12
作者
邱毅
魏振乾
+2 位作者
刘章造
朱英利
张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21-28,共8页
华北油田冀中探区深层构造复杂、表层结构变化快,区内大型障碍物众多,环境干扰严重,在该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难题多。早期采集时受采集技术及装备的制约,资料品质较差,近几年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时通过针对性设计优化观测参数、野...
华北油田冀中探区深层构造复杂、表层结构变化快,区内大型障碍物众多,环境干扰严重,在该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难题多。早期采集时受采集技术及装备的制约,资料品质较差,近几年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时通过针对性设计优化观测参数、野外合理实施、精细表层结构调查、逐点设计激发参数、环境噪声压制、网格化资料品质分析等技术及措施的应用,获得了较高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
地震
观测参数优化
精细表层结构调查
逐点设计井深
网格化
资料
品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
被引量:
16
13
作者
雷雪
李忠
+3 位作者
翟中华
宋继胜
李雪飞
康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37-141,5,共5页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坡坪式逆冲断层为主,密集的低幅度断弯褶皱相伴生的构造特征。当难以直接对 雷一2顶界反射对比时,可以选择同一组硬地层--雷一1亚段与雷三1至雷一2亚段的地震反射间的平行和亚 平行关系作为识别目的层位的辅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构造特征
中三叠统
方法探讨
川中地区
构造作用
综合
分析
地震
资料
嘉陵江组
逆冲断层
断弯褶皱
平行关系
地震
反射
软地层
低幅度
辅助层
硬地层
龙女
地质
测井
底辟
膏岩
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层序地层研究
14
作者
易定红
贾义蓉
石兰亭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并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响应模型,通过对钻井、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腾格尔组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并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响应模型,通过对钻井、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腾格尔组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和LSC3,建立了腾格尔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发育规律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嘎朗图凹陷
地层研究
洼槽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等时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三维
地震
资料
测井
资料
响应模型
综合
利用
综合
分析
三级层序
内在联系
发育规律
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
被引量:
11
1
作者
施振飞
印兴耀
机构
石油大学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文摘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形态和储层物性资料,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的整体精度。其思路为:1收集和综合分析钻井、地质、测井、构造、油藏动态等资料,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研究,建立井间地震资料数据库;2地质人员根据两口井的井柱资料进行地质分层,按照对比原则和常规作图方法,绘制地质剖面;3开发地震研究人员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口井的井柱资料,在井间地震剖面上进行详细解释,以获取相应的解释图件。本文根据上述思路,通过实例对井间小断层、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进行了精细解释,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
井间
地震
资料
精细解释
测井
资料
三维
地震
数据体
井间
地震
剖面
三维
地震
资料
资料
数据库
储层物性
油藏描述
综合
分析
油藏动态
地质分层
作图方法
地质剖面
地质研究
研究人员
开发
地震
疑难问题
地震
相
特征和
地质体
Keywords
logging trace,cross-hole seismic data,3D seismic data,fine reservoir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实践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敬朋贵
殷厚成
陈祖庆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99,19,共5页
文摘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史较长,以前虽有所发现,但规模有限。近几年来,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南方复杂山地的大规模实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川东北地区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巨大发现。勘探实践表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大幅度改善了该地区的地震资料品质,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奠定了良好的资料基础,从而提高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和描述的精度,大大加快了油气勘探节奏。从普光大型气田的探明到元坝大型礁滩体的发现,充分表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南方复杂海相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南方
山地三维
地震
勘探实践
效果
分析
Southern
China
mountainous
area
effect
analysis
practice
seismic
exploration
三维
地震
勘探技术
油气勘探领域
海相碳酸盐岩
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
资料
品质
油气勘探中
川东北地区
石油化工
勘探历史
复杂山地
地质问题
Keywords
marine facies
carbonate reservoir
3D seismic exploration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难点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苗永康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4,115,共4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油藏地球物理特色技术模块研制与软件系统集成"(2011AA060302)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叠前波形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P12038)
文摘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数学运算,从未叠加的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得速度、密度和泊松比等弹性参数。通过弹性参数可识别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关注介质的岩性、物性及流体等特征,能够大幅度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减少多解性;但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对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有适应性的要求,其反演结果的应用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在分析叠前地震反演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应用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测井资料,确定该技术的应用条件,并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果表明,叠前地震反演具有资料多样性和技术本身的优势,且可获得丰富的反演成果数据;但应用该技术时,须采用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可行性分析以及合理的叠前地震反演过程控制和成果应用。目前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存在的难点有反演结果存在多解性、须解决多种资料的匹配以及反演结果的纵、横向分辨能力与勘探开发需求的一致性等。
关键词
叠前
地震
反演技术
地震
资料
品质
有效频带宽度
岩石物理可行性
分析
反演过程控制
Keywords
pre-stack seismic inversion technology
seismic data quality
application conditi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rock physics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桑淑云
李丽霞
张金淼
赵伟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文摘
时移地震(四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多次采集时移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物理和生产动态数据,通过提取和综合分析各种敏感属性,分析和解释油气藏动态、进行油藏模拟处理分析,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范围、指导开发井的部署和调整、提高采收率;针对SZ油田,从时移地震差异合理性分析、地震敏感属性、井上动态分析、流动单元划分、时移地震约束下的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着手,经过分析对比,在地震可分辨的基础上对油田主体部分的小层的水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该油田的时移地震综合解释工作流程。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地震
资料
综合
解释
动态
分析
技术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
被引量:
15
5
作者
沈萍
郑治真
刘希强
滕云田
杨选辉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 ,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 ,且对多数ML>2 .
关键词
数字
地震
记录
谱
分析
小波
分析
综合
识别
数字
地震
资料
地震
信号
Keywords
digital seismic record
spectral analysis
wavelet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tion
分类号
P315.6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埕北35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
54
6
作者
慎国强
孟宪军
王玉梅
钮学民
孙振涛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浙江大学地科系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1,共7页
文摘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项用于油田开发区块 ,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及油气识别的重要技术。利用地质统计模拟与地震反演紧密结合完成的随机地震反演处理 ,可以得到多种地下目的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分布特征 ,其分辨能力具有同时兼顾薄储层及厚储层的优点。在埕北 35井北地区的成功应用表明 ,该方法许多处理环节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控制和应用 ,取得的反演结果可以在储层描述、储量计算。
关键词
随机
地震
反演方法
变差
分析
约束模型
储层
综合
描述
变差函数
测井
资料
Keywords
random modeling,annealing,seismic inversion,variation analysis,constrained model
分类号
P631.81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识别及相应策略
被引量:
32
7
作者
贺振华
胡光岷
黄德济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5,122-2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号 40 1740 39)资助
文摘
致密岩层中的裂缝和孔洞系统对油气赋存和运移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裂缝的多尺度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限性,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和检测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变得很困难。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如果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策略,则有可能确定储层中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分布。主要技术有:三维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的应用,地震数值模拟和检测结果的相关分析以及应用地震、地质、测井。
关键词
裂缝发育带
致密储层
地震
识别
地震
资料
多尺度边缘
油气赋存
裂缝系统
空间分布
主要技术
检测技术
三维
地震
相关
分析
检测结果
综合
解释
多源信息
有限性
分辨率
应用
运移
孔洞
地质
测井
Keywords
fracture-developed zone,3D seismic data,multi-scale fracture margin detection,study strateg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控震源地震采集质量监控技术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翊孟
郭善力
陈兴国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大学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8-100,177+5+4,共6页
文摘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通过多年来的项目运作,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质量监控技术和软件。本文基于Sercel VE432电控箱体和SN 408XL地震仪器,对如今我们在可控震源地震采集领域广泛应用的质量监控技术和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包括可控震源组合图形、组合参数监控、可控震源性能监控分析、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等,不断提高可控震源地震采集的质量。
关键词
可控震源组合监控
可控震源性能监控
408XL
地震
仪器
日、月检处理
地震资料品质综合分析
相关系数
Keywords
vibroseis array moniter, vibroseis property monitor, 408 XL seismograph, daily and monthly test,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seismic data quality,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
13
9
作者
钟怡江
陈洪德
林良彪
侯明才
隆轲
王琦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2-530,2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9901)资助
文摘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盆两种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又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浅滩和台地边缘斜坡5种沉积相带。长兴期—飞仙关二期为台地和台盆相间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飞仙关—末期开始快速填平补齐,飞仙关三期为碳酸盐岩台地,飞仙关四期为蒸发台地的演化特征。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和飞仙关期台内浅滩是该地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长兴期
飞仙关期
沉积体系
分析
台地边缘
碳酸盐岩
沉积相带
地球物理
资料
地震
地层学
综合
分析
蒸发
展布规律
演化特征
填平补齐
台盆
浅滩
勘探部署
开阔台地
划分
储层发育
Keywords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Changxing Formation
Feixianguan Formation
depositional system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epositional facies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滑动扫描谐波分析
被引量:
21
10
作者
曹务祥
张慕刚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中心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际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509,共6页
文摘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尚未完全结束,另一组震源已经开始启动扫描激发。但是滑动扫描激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干扰。文中在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波畸变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通过合理地设置滑动时间,减少谐波畸变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可大幅度提高地震作业效率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滑动扫描
谐波畸变
扫描长度
滑动时间
接听时间
扫描技术
滑动
谐波
分析
震源激发
地震
资料
品质
Keywords
slide sweeping, harmonic distortion, sweeping length,sliding time,listening tim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TP334.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时移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11
作者
朱振宇
王小六
何洋洋
桑淑云
李丽霞
刘志鹏
陈剑军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5,共10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珠江口盆地时移地震技术应用先导研究(编号:YXKY-2017-ZY-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南海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过程与富集规律(编号:2017YFC0307301)"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时移地震技术是寻找剩余油、优化钻井井位、大幅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中国海油经过15年的研究和积累,在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以珠江口盆地西江24-1油田为例,系统阐述了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以及时移地震资料采集、一致性处理和综合解释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时移地震关键技术在西江24-1油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该地区时移地震资料的一致性以及时移地震差异的可解释性和可靠性,为该地区剩余油分布预测和井位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海上时移
地震
可行性
分析
地震
资料
采集
一致性处理
质量控制
综合
解释
剩余油分布预测
西江24-1油田
Keywords
marine time lapse seis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seismic data collection
consistency processing
quality control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prediction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XJ 24-1 oilfield
分类号
TE13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
9
12
作者
邱毅
魏振乾
刘章造
朱英利
张忠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经理部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21-28,共8页
文摘
华北油田冀中探区深层构造复杂、表层结构变化快,区内大型障碍物众多,环境干扰严重,在该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难题多。早期采集时受采集技术及装备的制约,资料品质较差,近几年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时通过针对性设计优化观测参数、野外合理实施、精细表层结构调查、逐点设计激发参数、环境噪声压制、网格化资料品质分析等技术及措施的应用,获得了较高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地震资料。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
地震
观测参数优化
精细表层结构调查
逐点设计井深
网格化
资料
品质
分析
Keywords
high-precision 3D
observat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fine investigation of near surface structure
roll-along hole depth design
quality analysis of grid data
分类号
P631.42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
被引量:
16
13
作者
雷雪
李忠
翟中华
宋继胜
李雪飞
康昆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物探研究中心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气矿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37-141,5,共5页
文摘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坡坪式逆冲断层为主,密集的低幅度断弯褶皱相伴生的构造特征。当难以直接对 雷一2顶界反射对比时,可以选择同一组硬地层--雷一1亚段与雷三1至雷一2亚段的地震反射间的平行和亚 平行关系作为识别目的层位的辅助层。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构造特征
中三叠统
方法探讨
川中地区
构造作用
综合
分析
地震
资料
嘉陵江组
逆冲断层
断弯褶皱
平行关系
地震
反射
软地层
低幅度
辅助层
硬地层
龙女
地质
测井
底辟
膏岩
层位
Keywords
Longnusi survey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Leik-oupo formation in Mid-Triassic
salt diapir structure
structure styles
reflection of the top of Lei11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层序地层研究
14
作者
易定红
贾义蓉
石兰亭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并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响应模型,通过对钻井、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腾格尔组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和LSC3,建立了腾格尔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发育规律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吉尔嘎朗图凹陷
地层研究
洼槽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等时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三维
地震
资料
测井
资料
响应模型
综合
利用
综合
分析
三级层序
内在联系
发育规律
砂体
分类号
P608.130.1 [天文地球—地质学]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
施振飞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实践与效果分析
敬朋贵
殷厚成
陈祖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难点分析
苗永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上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桑淑云
李丽霞
张金淼
赵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
沈萍
郑治真
刘希强
滕云田
杨选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埕北35井区的应用
慎国强
孟宪军
王玉梅
钮学民
孙振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识别及相应策略
贺振华
胡光岷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可控震源地震采集质量监控技术
张翊孟
郭善力
陈兴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
钟怡江
陈洪德
林良彪
侯明才
隆轲
王琦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滑动扫描谐波分析
曹务祥
张慕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海上时移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朱振宇
王小六
何洋洋
桑淑云
李丽霞
刘志鹏
陈剑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华北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邱毅
魏振乾
刘章造
朱英利
张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
雷雪
李忠
翟中华
宋继胜
李雪飞
康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层序地层研究
易定红
贾义蓉
石兰亭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