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丹研究区地震解释实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晓松 王红梅 高淑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83-85,共3页
苏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①构造复杂且断层发育;②工区面积大,同一界面反射轴在全区内不统一;③目的层的地震特征不明显。针对该区的特点,本文对该区进行了精细的地震解释:①通过合成地震记录、VSP时深数据及连井对比进行了... 苏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①构造复杂且断层发育;②工区面积大,同一界面反射轴在全区内不统一;③目的层的地震特征不明显。针对该区的特点,本文对该区进行了精细的地震解释:①通过合成地震记录、VSP时深数据及连井对比进行了层位标定;②应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了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如时间切片、相干数据体、层拉平、任意线及三维可视化等,其中相干数据体对于小断层及断层组合识别的效果较好;③通过速度变化情况和地层的特性来选择速度参数,因为本区在大范围内速度的横向变化不大,所以选择相对简单的速度分析。在综合解释的基础上,将全区划分为18个构造带,在Y层共划分108个圈闭,其中有7个圈闭在项目中期已经钻探,有6个圈闭获得商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流程 层位标定 相干数据体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