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水温观测仪器热迟滞性、漏热效应和仪器漂移实验研究
1
作者 明晓冉 田兴宇 +3 位作者 王忠彪 李文一 邓董建 生迪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70,共7页
参照IEC 60751和ASTM E644-11国际标准,在0~100℃、0~70℃和0~50℃温度范围对石英晶体型、铂电阻型和热敏电阻型地震水温观测仪器(简称测温仪)开展热迟滞性研究,明确局浸法校准漏热效应,分析两者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并查明仪器漂移特... 参照IEC 60751和ASTM E644-11国际标准,在0~100℃、0~70℃和0~50℃温度范围对石英晶体型、铂电阻型和热敏电阻型地震水温观测仪器(简称测温仪)开展热迟滞性研究,明确局浸法校准漏热效应,分析两者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并查明仪器漂移特征。结果表明,测温仪热迟滞性随着测量点温度降低而减小,最大值为0.025 5℃(铂电阻型,50℃测量点);在相同测量点,石英晶体型测温仪的热迟滞性小于铂电阻型和热敏电阻型。采用局浸法校准时,感温元件的浸没深度应不小于30 cm,漏热效应最大值约为0.01℃(100℃测量点)。热迟滞分量对铂电阻型测温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约60.7%),石英晶体型测温仪则表现出最佳的测量准确度。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仪器漂移测量结果接近,极差仅为0.000 3℃/24 h。未来可通过替换感温元件、优化设计、提升工艺和使用大深度恒温槽、保温装置、修正公式等方法提高仪器稳定性,减小校准漏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水温观测仪器 热迟滞性 漏热效应 仪器漂移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底地震观测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卢振恒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4期54-63,共10页
详细介绍了日本在本世纪70 年代~90 年代初的三个海底地震仪观测系统,和日本政府在1995 年阪神大震后投巨资兴建海底地震监测网络的情况。并就上述内容的国际研究现状。
关键词 海洋地震研究 地震观测仪器 日本 地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极点补偿式拾振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学山 黄浩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利用闭环极点补偿技术,改善高频地震检波器的低频特性和扩大位移振幅量程,使之满足超低频,宽频带,大量程的工程振动测量要求。
关键词 拾振器 闭环极点补偿 工程振动测量 地震检波器 低频特性 地震观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自动标定器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为民 高平 吕宠吾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3期94-9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动标定装置 ,阐述了簧板标定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自动控制系统。该装置结构简单 ,可方便地组合成人工和自动标定器。给出了簧板标定器的初步测试结果 ,表明簧板标定器完全满足形变仪器的要求。
关键词 标定器 簧板 地形变 监测仪器 地震观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002A自平仪目镜系统的修理与改造
5
作者 彭沛民 陈如丽 +1 位作者 李小玲 杨辉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3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 Ni0 0 2 A自平仪目镜系统出现的故障——目镜卡轴转不动和视场变形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 ,认为是生产厂家在仪器设计制造上的缺陷所致。阐述了修理的办法 。
关键词 目镜卡轴 视场变形 Ni002A自平仪 地震观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