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华 金严 胡聿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 ,均存在较大差异 .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 ,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 .文中最后指出 ,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 ,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 ,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统计区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CPSHA方法 地震安全性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划分不确定性对场点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华 黄玮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场点通常位于地震统计区边界,以及不同方案震级上限变化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统计区 划分方案 不确定性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及ν_4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潘华 李金臣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3期218-224,共7页
本文结合华北地区几个地震统计区的实例,探讨了地震统计区的重要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v4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并研究分析了其不确定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样本统计时段、样本处理方法、... 本文结合华北地区几个地震统计区的实例,探讨了地震统计区的重要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v4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并研究分析了其不确定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样本统计时段、样本处理方法、统计下限震级、高震级年平均发生率等。在郯庐地震统计区,b值变化可达0.2以上,v4的变化可达1.4以上,汾渭地震统计区的不确定性也基本相当,河北平原地震统计区因为地震样本相对丰富,不确定性要小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统计区 B值 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及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玮琼 吴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在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就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在某些城镇产生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问题,寻找出在100°~120°E、29°~42°N范围内,5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 在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就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在某些城镇产生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问题,寻找出在100°~120°E、29°~42°N范围内,5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性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以及异常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在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区内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其与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有关,尤其在8级以上潜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会出现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的异常区.而在均匀分布模型中,统计区内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各场点的影响是均衡的,各场点危险性估计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场点的位置.一般位于统计区中部的场点,只与所在统计区的参数不确定性有关,而位于或靠近不同统计区的交界处,则可能同时受到几个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统计区 活动性参数 潜在震源 异常 等值线图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空间分布函数 被引量:5
5
作者 叶友清 史丙新 +2 位作者 刘玉法 孔军 李建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0-107,共8页
本文给出了采用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CPSHA模型的空间分布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将潜源区震级上限和给定震级m之差与潜源区面积的乘积定义为该潜源区m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样本空间,称为事件体;把所有事件体的集合作为地震统计区的样本空间,然后... 本文给出了采用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CPSHA模型的空间分布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将潜源区震级上限和给定震级m之差与潜源区面积的乘积定义为该潜源区m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样本空间,称为事件体;把所有事件体的集合作为地震统计区的样本空间,然后利用任意一个事件体与地震统计区样本空间的比值关系确定空间分布函数。这种利用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空间分布函数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多因子方法的主观性和人为性,而且可以给出任意震级间隔的空间分布函数;其简单的计算过程也有利于在CPSHA方法使用多方案潜源区评估场地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函数 潜源 地震统计区 样本空间 事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关联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玮琼 吴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6,共8页
为进一步揭示地震统计区划分、潜在震源区划分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三者的关联性,在100°E^120°E和29°N^42°N范围内,寻找出21个位于不同位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场点,研究在非均匀分布与均匀分布两种模型下,地震统计... 为进一步揭示地震统计区划分、潜在震源区划分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三者的关联性,在100°E^120°E和29°N^42°N范围内,寻找出21个位于不同位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场点,研究在非均匀分布与均匀分布两种模型下,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这些场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综合本次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会改变一个统计区所包含的地震资料,加上地震统计时段选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统计区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变化越大,均匀分布模型对场点危险性估计所产生的不确定影响也越大,也即地震统计区划分环节起主要作用.在一个地震统计区内,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空间分布函数的不等权分配,提高了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地方及其附近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计值.在这些地方,潜在震源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尤其对场点地震动参数(如烈度)绝对值的影响更为显著,也即潜在震源区划分环节起主要作用.一般来说,潜在震源区划分环节的影响仅对最高和次高震级上限潜在震源区内的场点及最高震级上限潜在震源区附近的场点起主要作用,而对那些处于低震级上限潜在震源中的场点,则还是地震统计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大于潜在震源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统计区 活动性参数 潜在震源 均匀分布 非均匀分布 不确定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