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参数测定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婷 王俊 +3 位作者 魏梦婉 何奕成 杜航 倪昊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29,共5页
分析了2023年3月以来江苏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震源参数测定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20日期间江苏地区发生的98条M_(L)≥2.0地震事件,对比了新旧两套系统对同一事件的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震中位置偏差大多数... 分析了2023年3月以来江苏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震源参数测定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20日期间江苏地区发生的98条M_(L)≥2.0地震事件,对比了新旧两套系统对同一事件的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震中位置偏差大多数在0.3~12.1 km范围内,大部分误差属于正常范围。两套系统的震级偏差普遍较小,只有少数结果因定位台站的数量、钟差、数据噪声和干扰等因素导致偏差较大。此外,监测能力方面,新系统的监测能力整体提升M_(L)0.5,二维模拟地震定位测试方法显示定位精度也有所提升,整体来看,新系统展现出良好的实效性,能为地震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地震烈度速报预警系统 震级偏差 震中位置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仪器烈度产出分析
2
作者 江昊琳 缪发军 +2 位作者 李子烨 孙小航 何奕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5-739,共5页
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部署的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进行了介绍,简述了2021年12月系统部署以来的系统产出情况,同时以系统部署以来产出的震级最大的事件即2021年12月22日江苏天宁M4.2地震为例,使用f-k方法合成各观测台站上的理论地... 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部署的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进行了介绍,简述了2021年12月系统部署以来的系统产出情况,同时以系统部署以来产出的震级最大的事件即2021年12月22日江苏天宁M4.2地震为例,使用f-k方法合成各观测台站上的理论地震图,将实际峰值加速度与理论峰值加速度进行比较,评估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产出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烈度速报系统产出的各台站峰值加速度随震中距逐渐减小,且和理论地震图的结果较为接近,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烈度速报江苏子系统产出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速报 江苏子系统 产出分析 理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融合决策平台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龙斌 苏柱金 +3 位作者 刘军 黄文辉 洪玉清 吕浩杰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9,共16页
为满足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对外服务要求,针对国家预警工程建设多算法多中心融合决策的主要技术难题,结合地震监测学科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学科管理需求,地震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迫切需要一个... 为满足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对外服务要求,针对国家预警工程建设多算法多中心融合决策的主要技术难题,结合地震监测学科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学科管理需求,地震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迫切需要一个用于地震预警、参数速报和烈度速报分系统产出一套全国统一结果的融合决策平台。在国家预警工程定制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融合决策平台,其作为国家预警工程数据处理系统与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关键信息通道,负责汇集融合国、省两级多中心地震预警和速报分系统的多套处理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多个处理结果的同一地震事件判断及其可靠性判定,基于多个策略的信息优选和融合决策处理,产出融合决策后唯一、可靠、及时和准确的预警和速报信息结果。该结果经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布平台对外发布,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和特定专业用户可以基于收到的地震预警和速报信息进行防灾避险或应急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决策 地震预警 地震烈度速报 地震参数速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定制软件总体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雨泽 杨陈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现已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总数超过15000个台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站网。定制软件是预警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实现我国地震观测领域数据处理系统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定制软件项目建设目标、业务功...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现已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总数超过15000个台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站网。定制软件是预警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实现我国地震观测领域数据处理系统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定制软件项目建设目标、业务功能需求等情况,从设计思路、总体架构、分系统功能、部署方式、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定制软件总体设计进行介绍。定制软件的总体设计契合预警业务功能需求,使得预警工程具备高稳定性、低延时、高可靠度、高处理性能的数据处理、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数据综合服务和技术支持与保障能力,使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两大功能得到落实,使工程项目的防震减灾效能得到切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 定制软件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建设和初步讨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宇航 尹志文 +1 位作者 刘白云 蒲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18-221,共4页
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的内容是对本省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台网进行加密和升级,形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和紧急地震... 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的内容是对本省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台网进行加密和升级,形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和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及时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其目的是提高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提供的地震速报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防震减灾服务能力,为科学地震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地震烈度速报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选址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少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对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选址时涉及到的台站布局、台站选址与台址测试要点、台址环境地噪声要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供参考的具体建议,可作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建设规范的补充材料,供大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 地震烈度速报 地震预警 台站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网密度对地震烈度速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士成 金星 +2 位作者 张红才 韦永祥 李水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68,共7页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实施后,地震台网密度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将对地震烈度速报产生影响。本文以台湾简易烈度计网(P-alert)记录到的高雄M6.7级地震为基础,模拟了全国重点预警区、日本和美国等四种密度的台网,通过比较和分析四种...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实施后,地震台网密度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将对地震烈度速报产生影响。本文以台湾简易烈度计网(P-alert)记录到的高雄M6.7级地震为基础,模拟了全国重点预警区、日本和美国等四种密度的台网,通过比较和分析四种台网的烈度速报结果,研究台网密度变化对地震烈度速报造成的影响,并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台站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台间距越小,控制烈度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越好;密度较高的台网能更好勾画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有助于评判破坏性地震中断层的破裂过程和方向等参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工程中烈度速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 简易烈度计网 模拟方法 台网密度 烈度速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8亿建最强地震预报系统或2017年年底启用
8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地震给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威胁,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地震次数之多,迫切需要研发更快速、更准确的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局发布消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在201... 地震给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威胁,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地震次数之多,迫切需要研发更快速、更准确的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局发布消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系统 中国大陆 地震预警系统 预警工程 中国地震 人类生活 设计阶段 地震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被引量:12
9
作者 支明 孙丽 +4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杜广宝 戴丹青 黄志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41,共12页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测试预警系统于震后5.3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震后13min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测试预警系统于震后5.3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震后13min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定位、推测烈度等9类16种数据产品。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柴达木-祁连地块、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交汇处,震中位于冷龙岭断裂西段和托莱山北缘断裂交接部位。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主震西侧余震展布呈近EW向,主震东侧呈NW-SE向,与震中区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区域面积约175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442km^(2),涉及四乡一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数据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初步研究结果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泰然 戴丹青 +5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邓文泽 张建勇 房立华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2-424,共13页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6.1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1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中国地震局地...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6.1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1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地震矩张量、余震精定位、地震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合上述应急产品,对本次地震进行了研究,初步刻画了地震的构造环境、震源特征、断层形态和受灾区域,并分析了地震成因。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是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雪门坎—磨西断裂上的一次倾角近直立的走滑型事件,自起始破裂点向南东破裂,破裂长度约20km,最大滑移点深度约6km。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呈NW—SE向展布,长度约50km,深度主要集中在3~14km,展布方向与震中区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主震震中处断层倾角近乎垂直,与震源机制揭示的特征一致。烈度速报推测与地震烈度图显示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280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505km^(2),涉及17个乡镇。认为本次地震是青藏高原隆升和高原上地壳物质向南东挤出,导致鲜水河断裂南东段雪门坎—磨西断裂上积累的应力的一次快速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预警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地震应急产品及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建勇 戴丹青 +4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邓文泽 徐泰然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0-382,共13页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32.25°N,101.82°E)发生6.0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约7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32.25°N,101.82°E)发生6.0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约7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质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对于发震断层的孕震构造给出了初步约束。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松岗断裂附近,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阿坝次级地块;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是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与主震性质整体一致。余震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70km^(2);Ⅷ度及以上区域面积约734km^(2),涉及7个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地震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被引量:7
12
作者 戴丹青 孙丽 +3 位作者 席楠 杨志高 邓文泽 黄志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2-540,共9页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北京时间)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震后8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随后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相关产品的应急产出工作,共产出地震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仪器地震烈...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北京时间)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震后8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随后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相关产品的应急产出工作,共产出地震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仪器地震烈度和余震精定位等9类14种数据产品。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川滇地块滇西地区,位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地震带附近,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断层呈SE走向,余震主要沿主震SE方向拓展约20km,深度主要集中在10km及以浅范围。该地震极震区推测烈度达到Ⅷ度,区域涉及太平乡、富恒乡、漾江镇和苍山西镇4个乡镇,面积约227km^(2)。距震中9km处的强震台站记录到的三分量峰值加速度值均大于该地区的设防标准,表示该地震可能造成震中附近漾濞县的人员伤亡以及房屋破损,与灾情调查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漾濞地震 地震速报 余震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数据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雅茜 戴丹青 +6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张建勇 韩光洁 徐泰然 邓文泽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2-912,共11页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预警试运行系统于震后7.5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2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于震后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预警试运行系统于震后7.5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2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于震后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林南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展布呈近NEE向,与震中附近断裂方向一致;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Ⅷ度,区域面积约528km^(2),Ⅶ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694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地震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断层识别方法(FinDer)快速计算断层破裂长度及方向
14
作者 于伟恒 王士成 +2 位作者 周跃勇 周施文 李水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6,共12页
为了快速计算震后断层的破裂参数、适应场地特征和减少模板匹配的时间,对美国加州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中断层破裂参数实时测定方法FinDer方法中的台站性质判别和模板匹配两个环节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基于我国大陆的六次M4.5—8.0地... 为了快速计算震后断层的破裂参数、适应场地特征和减少模板匹配的时间,对美国加州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中断层破裂参数实时测定方法FinDer方法中的台站性质判别和模板匹配两个环节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基于我国大陆的六次M4.5—8.0地震对改进后的FinDer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对于4.5≤M≤5.5地震,利用FinDer方法能够快速得到断层的破裂方向和长度,但由于断层破裂长度有限,所计算的断层方向准确度不高;对于M>5.5地震,在首台触发后开始使用FinDer方法计算断层的长度和方向,计算过程持续数秒至1分钟左右,断层破裂长度和方向与野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当地震引发多条断层破裂时,该方法只能计算一个综合的断层方向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Der方法 大震断层破裂参数 地震预警系统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6.1级地震应急产品及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15
作者 梁皓 戴丹青 +3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邓文泽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0-369,共10页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日17时0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30.37°N,102.94°E)发生6.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9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日17时0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30.37°N,102.94°E)发生6.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9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岷山构造带、川滇构造带的交汇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逆冲型事件;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展布呈近NE向,与震中区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2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97km^(2),涉及四镇一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