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讨论
1
作者 帅向华 温可民 +2 位作者 梁超 邓洁仪 李涵梦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要求为框架,结合深圳市特点,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除外)单体调查房屋为评估数据基础,选择适合深圳市房屋特点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在开展单体房屋震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评估... 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要求为框架,结合深圳市特点,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除外)单体调查房屋为评估数据基础,选择适合深圳市房屋特点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在开展单体房屋震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评估。深圳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考虑4个超越概率水平,即50年63%(常遇地震)、50年10%(设防地震)、50年2%(罕遇地震)、100年1%(极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影响。文中讨论了100年1%(极罕遇地震)地震作用下深圳市建筑物破坏所导致的人员死亡风险和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并给出风险治理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普查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次地震恢复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2
作者 高永武 王东明 陈敬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8-265,共8页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地震危险性取值和多次地震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影响的两个问题,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PSHA)框架下,研究了地震动超越概率、极值概率和发生概率三种地震危险性表...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地震危险性取值和多次地震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影响的两个问题,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PSHA)框架下,研究了地震动超越概率、极值概率和发生概率三种地震危险性表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了这三种地震危险性表达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给出了采用地震动超越概率或极值概率计算发生概率的简化公式。根据承灾体震后恢复重建实际情况,对现有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假定进行了修正,推导出了仅考虑承灾体一次破坏的“首超”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表达式,并结合基于地震场地烈度频度的地震期望损失估计方法,提出了考虑多次地震不同破坏状态恢复差异的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模型,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 地震动发生概率 地震灾害失效风险评估 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树分析法评估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珺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建筑物地震事件树分析图的绘制,通常以场地地震最大加速度为条件,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为初始事件,以无震害、场地破坏、震动震害、火灾及其蔓延等损失震害形态为环节事件,并按照震害发生与波及的顺序排列环节事件。示例研究表明,随着场... 建筑物地震事件树分析图的绘制,通常以场地地震最大加速度为条件,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为初始事件,以无震害、场地破坏、震动震害、火灾及其蔓延等损失震害形态为环节事件,并按照震害发生与波及的顺序排列环节事件。示例研究表明,随着场地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环节事件的震害程度增大,地震灾害风险变大,增大无震害的概率,减小有震害环节事件的概率是城市建筑物地震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利用事件树分析法探讨了设定工厂仓库的地震震害模型、损失程度评价、地震损伤度曲线图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分析表明,产生仓库地震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支架翻倒和仓库建筑物倒塌,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树分析法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城市建筑群功能恢复时间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楠 孙柏涛 张桂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在当前城市建筑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群一旦遭受地震打击而发生功能中断,其灾害影响会迅速通过社会链传播并加剧。为了量化震损建筑群的功能中断,该文聚焦于评估震后城市建筑群的功能恢复时间,并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估框架。该框... 在当前城市建筑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群一旦遭受地震打击而发生功能中断,其灾害影响会迅速通过社会链传播并加剧。为了量化震损建筑群的功能中断,该文聚焦于评估震后城市建筑群的功能恢复时间,并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估框架。该框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量化了建筑装修等级,地区经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关键因素对恢复进程的影响。此外,研究将城市建筑群的恢复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和维修与重建阶段,并为每个阶段建立了系统的评估模型。在准备阶段,评估模型特别考虑了地震应急期的影响,并根据地震预期作用强度,系统地梳理了不同强度作用下5项关键恢复准备事项所需的时间;维修、重建阶段的评估模型则是基于震损房屋的破坏面积以及每平方米维修或重建所需的时间进行构建的。该模型通过深入分析定额数据,初步估算了我国不同建筑结构类型房屋的单位面积重建时间,并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方法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房屋的单位面积维修时间是基于其破坏程度对重建时间进行合理折减得出的。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城市灾害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的韧性建设和灾后快速制定恢复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城市建筑功能中断 功能恢复时间评估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基于人口和GDP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
5
作者 李长宏 郭恩栋 +1 位作者 吴厚礼 代鑫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5,共7页
供水管网是城镇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是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特别是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明确供水管网分区分类地震易损性模型作为支撑。然而,... 供水管网是城镇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是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特别是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明确供水管网分区分类地震易损性模型作为支撑。然而,由于供水管网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等相关原因,许多城镇尚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管网基础数据以进行有效的地震易损性评估。为了建立我国西南地区无管网基础数据的城镇供水管网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基于已经建立的有管网基础数据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模型,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给出了有管网基础数据城镇供水管网的规模、地震易损性类别与城镇人口、GDP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可根据无管网基础数据的城镇人口、GDP数据估计其管网规模和地震易损性类别,为全面开展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回归模型 多项式拟合 地震易损性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政导则的水池震害评估模型研究
6
作者 戴晨曦 郭恩栋 +2 位作者 刘智 闫培雷 甘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历年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供水设施中的水池基础调查数据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基础调查数据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在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市政设施承灾体普查技术导则FXPC/ZJ G-01》以后,调查得到的水池的基础数据发生了变化,传... 历年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供水设施中的水池基础调查数据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基础调查数据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在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市政设施承灾体普查技术导则FXPC/ZJ G-01》以后,调查得到的水池的基础数据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生命线工程系统中水池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所需的基础调查资料与现有的有所不同,不能满足现有评估方法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水池历史震害资料,结合水池基于震害资料的统计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了新的基于市政导则调查数据的水池的震害评估模型,并与实际震害结果和原模型进行比较判断其可靠性,从而实现了对基于技术导则对水池的地震破坏情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水池 地震灾害破坏风险评估 导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