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赵真 郭红梅 +4 位作者 张莹 鲁长江 何玉林 张灿 何宗杭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1-750,共10页
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重心已从灾后应急救援转向灾前风险防控,从被动地震灾害止损转为主动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建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服务系统可以为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四川省地震危险性高、地... 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重心已从灾后应急救援转向灾前风险防控,从被动地震灾害止损转为主动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建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服务系统可以为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四川省地震危险性高、地质灾害风险高、承灾体暴露度高、承灾体脆弱性差异巨大的地震灾害风险形势出发,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求目标为导向,聚焦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及信息服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和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空间信息等技术,研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服务系统。实现多源异构地震灾害风险数据资源整合,推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流程化,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 风险评估 信息服务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李海 王东明 高永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快速且准确地评估损失对于灾后救援与重建至关重要。该文针对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常态化业务需求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统一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系统,优化地震现场信息传递流程,提高地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快速且准确地评估损失对于灾后救援与重建至关重要。该文针对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常态化业务需求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统一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系统,优化地震现场信息传递流程,提高地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实现调查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扁平化。系统通过地震抽样点震害指数计算、烈度图综合评定以及半自动化产出评估报告这些功能的实现,提高地震灾害应对的效率和灾害损失评估的准确性,也给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指导和依据。同时,地震现场损失调查与评估案例的积累和分析对于今后的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也起到参考作用。最后,该文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便逐步完善该系统功能,使系统更具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灾害损失 调查与评估 系统 扁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村落和城镇功能单元的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风险评估
3
作者 贾召亮 张方浩 +2 位作者 壮延 许瑞杰 郑川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震后快速评估被压埋人员数量和空间分布,及时开展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基于单体建筑功能识别,建立基于建筑功能、室内人口结构和人员在室率的人口空间化模型,以农村地区村落和城镇地区功能单元为评估单元开展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 震后快速评估被压埋人员数量和空间分布,及时开展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基于单体建筑功能识别,建立基于建筑功能、室内人口结构和人员在室率的人口空间化模型,以农村地区村落和城镇地区功能单元为评估单元开展大理市地震人员压埋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9:00~7:00是人员压埋的高风险时段;Ⅷ度烈度破坏下喜洲镇人员压埋风险最高,Ⅷ度烈度以上破坏下下关镇人员压埋风险最高;喜洲古镇,满江村、金星村、大展屯等城中村,才村、向阳村、双廊古镇等沿洱海村落,江西村、上和村、周城村等山脚古村落,是地震人员压埋的高风险区域,震后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毁坏 人员压埋 风险评估 云南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次地震恢复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
作者 高永武 王东明 陈敬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8-265,共8页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地震危险性取值和多次地震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影响的两个问题,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PSHA)框架下,研究了地震动超越概率、极值概率和发生概率三种地震危险性表...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地震危险性取值和多次地震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影响的两个问题,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PSHA)框架下,研究了地震动超越概率、极值概率和发生概率三种地震危险性表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了这三种地震危险性表达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给出了采用地震动超越概率或极值概率计算发生概率的简化公式。根据承灾体震后恢复重建实际情况,对现有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假定进行了修正,推导出了仅考虑承灾体一次破坏的“首超”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表达式,并结合基于地震场地烈度频度的地震期望损失估计方法,提出了考虑多次地震不同破坏状态恢复差异的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模型,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 地震动发生概率 地震灾害失效风险评估 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古建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巴婉茹 宫阿都 +2 位作者 张树宇 王海涵 付泽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评估地震灾害对古建筑的危害并提供抗震性能改进的方法,以四川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包括地震强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属性三个关键方面。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并建立... 为评估地震灾害对古建筑的危害并提供抗震性能改进的方法,以四川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包括地震强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属性三个关键方面。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并建立了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计算了四川省域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地震风险等级。此外,通过对2012年以来四川省的1000多次地震事件建立深度学习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拟出未来100次地震的震级变化趋势。最后比较3种提升古建筑的抗震性能方法的优劣,包括结构加固、加强管理以及迁移地震易发区的古建筑等。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古建筑地震风险等级表现出西部高风险向东部低风险递减的区域差异,多集中于较低、中等、较高3个等级。LSTM模型模拟出未来100次地震震级最大为4.21级,迁移大中型滑坡、地震频繁发生场址范围内的古建筑是降低古建筑地震风险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风险评估 地震灾害 优劣解距离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下游洪水、地震灾害综合风险分析与损失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兴信 王哲 +1 位作者 张惠玲 鲁秀玲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2期39-43,共5页
根据渭河下游洪水、地震灾害生成环境建立了洪水、地震灾害叠加模型,进而依据大量实际资料进行了灾害叠加风险水平估计和定量损失计算。
关键词 渭河下游 洪水 地震 损失评估 综合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讨论
7
作者 帅向华 温可民 +2 位作者 梁超 邓洁仪 李涵梦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要求为框架,结合深圳市特点,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除外)单体调查房屋为评估数据基础,选择适合深圳市房屋特点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在开展单体房屋震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评估... 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要求为框架,结合深圳市特点,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除外)单体调查房屋为评估数据基础,选择适合深圳市房屋特点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在开展单体房屋震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评估。深圳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考虑4个超越概率水平,即50年63%(常遇地震)、50年10%(设防地震)、50年2%(罕遇地震)、100年1%(极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影响。文中讨论了100年1%(极罕遇地震)地震作用下深圳市建筑物破坏所导致的人员死亡风险和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并给出风险治理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普查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55
8
作者 聂高众 高建国 +2 位作者 马宗晋 高庆华 苏桂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3,共6页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50%以上的城市和70%左右的大中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地震的发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主要的损失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和云南-四川-陕西-内蒙...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50%以上的城市和70%左右的大中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地震的发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主要的损失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和云南-四川-陕西-内蒙古相连的南北带上,另外新疆的西北部也是地震损失较大的地区.所谓地震灾害风险是指建立在各地防震减灾能力基础上的未来地震损失估汁,风险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首都圈地区及内陆的个别地区防震减灾能力较强,而未来地震危险性则以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通过对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风险的研究,可以认为,中国的东部地区虽然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但由于其经济发达,减灾能力很强,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较小;中国的中部(南北带)和西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很大,同时经济欠发达,减灾能力较差,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风险评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损失初步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光全 卢永坤 +2 位作者 非明伦 胡可 钱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5,共8页
通过搜集地震灾害及经济损失评估资料,研究地震灾害特征,总结经济损失规律,提取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经验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初步评估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方法。研究震级与人员伤亡的关系,形成人员伤亡评估经验模型;采用适合本地区的... 通过搜集地震灾害及经济损失评估资料,研究地震灾害特征,总结经济损失规律,提取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经验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初步评估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方法。研究震级与人员伤亡的关系,形成人员伤亡评估经验模型;采用适合本地区的人员伤亡评估经验模型,估算人员伤亡。研究历史地震烈度分布特征,根据震情速报的地点、震级初步确定地震灾区范围;按烈度分布的一般规律初步划分评估区;结合地震应急数据库统计不同评估区内房屋建筑面积,或者查阅当地年鉴统计不同评估区内人口数,按人均房屋建筑面积估算灾区房屋建筑面积;研究历史地震房屋建筑震害,给出房屋建筑地震破坏比经验模型(震害矩阵);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2005)选取适合的损失比;收集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建筑的重置单价。遵循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原理,可以快速评估计算房屋建筑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研究历史地震中其他工程结构经济损失与地震灾害总损失的关系,给出其他工程结构经济损失占地震灾害总损失比例的经验模型,据此初步估计其他工程结构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经济损失 初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洪富 孙柏涛 +1 位作者 陈相兆 钟应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3,共6页
为有效解决以往各类地震业务系统建设周期长、重复建设、成本高、维护更新难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HAZ-China系统)。该系统集地震基础数据采集与存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 为有效解决以往各类地震业务系统建设周期长、重复建设、成本高、维护更新难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HAZ-China系统)。该系统集地震基础数据采集与存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地震现场损失评估、震后恢复重建资金评估、地震业务二次开发定制与扩展等功能于一体,可为各类用户提供震前、震时和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系统云计算服务层次(地震应用服务层、地震业务开发平台服务层、地震数据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的主要构成,重点阐述了各服务层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其次介绍了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其组成等;最后指出了建设基于云的HAZ-China系统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云计算 震害预测 地震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调查的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平 聂高众 +4 位作者 邓砚 安基文 高娜 范熙伟 李华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8-1159,共12页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是地震应急领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大多依托于灾害损失预评估集成软件,缺乏实际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和历史地震损失结果的验证。文中以地震应急灾情...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是地震应急领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大多依托于灾害损失预评估集成软件,缺乏实际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和历史地震损失结果的验证。文中以地震应急灾情快速评估与动态可视化软件为集成平台,系统总结了研究区自然条件、人口数量及分布特征、经济特点、交通状况和历史地震损失等情况,以现场调查的建筑物类型和比例为修正依据,通过与实际历史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损失对比,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了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通过文中的分析得出,在可视化软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调查建筑物的类型比例对软件预评估结果进行修正能够有效提高灾害损失的评估精度,该套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很强的推广潜力,不仅限于本研究区,对其他地区也有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损失 评估 软件评估 现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软件开发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西 周光全 +3 位作者 郭君 卢永坤 非明伦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MapX标准控件作为基本开发组件,Delphi7语言作为集成开发环境,Access作为外接数据库,考虑近年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内容的新变化,并结合最新的地震现场工作规范和云南省地震现场工作的实际,开发了新的地震灾害损... 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MapX标准控件作为基本开发组件,Delphi7语言作为集成开发环境,Access作为外接数据库,考虑近年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内容的新变化,并结合最新的地震现场工作规范和云南省地震现场工作的实际,开发了新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软件。该软件涵盖了当前灾评计算的全部内容,输入、查询、修改、计算等界面直观、方便,计算结果可直接以Word表格形式输出,可大大节省地震灾评报告的编写时间,从而提高地震现场灾评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开发环境 数据库 地震现场工作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据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 被引量:47
13
作者 陈棋福 陈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0-649,共10页
传统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需要建立详细的社会财富分类系统,并据此收集数据资料.但在许多地区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收集资料十分困难,难以在震前进行科学的震灾预测,且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性地震事件常常难以作出快速定量的... 传统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需要建立详细的社会财富分类系统,并据此收集数据资料.但在许多地区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收集资料十分困难,难以在震前进行科学的震灾预测,且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性地震事件常常难以作出快速定量的地震灾害损失估计,从而影响了震灾防御的部署和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宏观经济指标(GDP)和人口分布资料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的简便方法,并对收集到的1980~1995年间全球震灾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种初步的地震灾害损失与地震烈度和社会财富间的非线性关系式.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几个设定地震的分析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简便震灾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损失评估 国内 生产总值 人口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木标 井海明 戎密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5,共8页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平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则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而铁路隧道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要道。研究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评估铁路隧道的震害损失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平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则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而铁路隧道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要道。研究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评估铁路隧道的震害损失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铁路隧道工程的构造特点和地震灾害的破坏形式,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了适用于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分层加权综合法。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加权综合法计算铁路隧道的震害指数,确定其震害破坏等级和相应的损失比,进而计算铁路隧道的地震灾害损失,这种评估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客观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地震灾害 层次分析法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害等级划分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志泽 胡政 何钧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依据地震成灾机制,将地震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和救灾投入作为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用一次地震造成重伤、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三个因子来计算地震灾害损失的灾害指数,并依据灾害指数将灾害损失划分为Ⅰ~Ⅶ级,以此来描述地震... 本文依据地震成灾机制,将地震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和救灾投入作为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用一次地震造成重伤、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三个因子来计算地震灾害损失的灾害指数,并依据灾害指数将灾害损失划分为Ⅰ~Ⅶ级,以此来描述地震灾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损失评估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晓青 丁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地理信息系统(MapEDLES2001forWindows)是通过组件技术实现的GIS应用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管理、地图创建、浏览查询、地震破坏抽样统计与灾害损失评估具有集地图、统计图、表格、文字于一体的评估报告自动快速... 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地理信息系统(MapEDLES2001forWindows)是通过组件技术实现的GIS应用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管理、地图创建、浏览查询、地震破坏抽样统计与灾害损失评估具有集地图、统计图、表格、文字于一体的评估报告自动快速生成、空间数据远程交换、现场视频图像管理与播放等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灾害损失评估原理、设计思路和系统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组件技术 地震 灾害损失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速报参数不确定性的应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晓青 邵辉成 丁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8-201,共4页
本文针对目前地震应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考虑地震速报参数不确定性的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并利用1990年来全国的81组速报震中与宏观震中数据,得到速报震中与宏观震中偏差的概率分布经验参数。
关键词 速报震中 宏观震中 不确定性 地震应急 灾害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甘肃文县5.0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占虎 周志宇 +2 位作者 高晓明 何文贵 刘洪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9,263,共5页
2006年6月21日在甘肃省文县发生MS5.0地震,造成了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在震后开展的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中,将灾区分为2个评估子区,完成了29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EDLES2.5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 2006年6月21日在甘肃省文县发生MS5.0地震,造成了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在震后开展的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中,将灾区分为2个评估子区,完成了29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EDLES2.5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经济损失评估,并针对灾害特点给出了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县5.0级地震 地震灾害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四川森林资源损失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骆建国 周立江 +1 位作者 刘波 张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14-3917,共4页
应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各类林业专题图及相关资料分析,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的四川森林资源损失情况。结果表明,重灾区受损林地面积共计32.87万hm2,导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下降1.87%,受灾活... 应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各类林业专题图及相关资料分析,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的四川森林资源损失情况。结果表明,重灾区受损林地面积共计32.87万hm2,导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下降1.87%,受灾活立木蓄积量1 958.25万m3,31个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8个,占受灾保护区总数的71.00%,地震造成区域生态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系统斑块数量为震前的1.7倍,可能产生的孤岛效应,将使大熊猫等濒危动植物的濒危程度加剧;地震造成森林资源损毁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达122.7亿元。该研究为灾后四川省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森林资源 地震灾害 损失评估 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唐丽华 李山有 宋立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8-845,共8页
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是目前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评价不同学者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相对简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法和考虑因素较多的地震灾害风险系数法对乌鲁木... 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是目前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评价不同学者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相对简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法和考虑因素较多的地震灾害风险系数法对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造成评估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评估体系指标大而全并不意味着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兼顾可操作性、实用性、全面性及可量化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地震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