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近海应力集中区与地震—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关系
1
作者 赵卫 詹华明 +2 位作者 宫少军 乔吉果 徐杰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4期33-38,50,共7页
天津近海地区受中—新生代以来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现今区域应力场最大压应力主轴方向为NEE—SWW向,同时区内NE向和近EW向活动断裂众多,新生代地震、火山活动强烈。从应力场和断裂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综合应力集中的分布模式和大量... 天津近海地区受中—新生代以来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现今区域应力场最大压应力主轴方向为NEE—SWW向,同时区内NE向和近EW向活动断裂众多,新生代地震、火山活动强烈。从应力场和断裂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综合应力集中的分布模式和大量文献资料,划分天津近海地区断裂附近的应力集中区;对比区域内地震活动和火山岩的空间分布特点,探讨天津滨海、近海地区应力集中区与地震、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近海 应力集中区 地震火山活动 空间分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与海岸海洋科学发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颖 牛战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海陆过渡带的表层系统作用过程、环境资源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全球气候与海平面自然变化、全球性频繁的地震、火山构造活动研究及国际海洋权益之重新组合,促进海岸海洋科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 海岸 海洋科学 地震火山活动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海沟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俊江 丘学林 +2 位作者 詹文欢 徐辉龙 孙龙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8,355,共9页
根据马尼拉海沟及邻区地震、火山活动的分析,并结合地震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发现马尼拉海沟在深度200多公里仍为俯冲的性质,深地震主要集中在12°N~14°N之间,地震密集区出现明显的分段特征,从北到南深度逐渐变深.震... 根据马尼拉海沟及邻区地震、火山活动的分析,并结合地震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发现马尼拉海沟在深度200多公里仍为俯冲的性质,深地震主要集中在12°N~14°N之间,地震密集区出现明显的分段特征,从北到南深度逐渐变深.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最大主压应力轴(P轴)以菲律宾大断层为界,北部主要为NW向;南部较为复杂,为NW,NE和近NS向.显示了北部以挤压逆冲为特征,南部以顺时针旋转为特征.菲律宾板块向西仰冲所产生的构造应力,被马尼拉海沟的斜向俯冲,菲律宾大断层的左旋走滑,以及民都洛断层的左旋走滑所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拉海沟 震源机制 地震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工程地质环境分区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宗勋 黄鼎成 +1 位作者 詹文欢 朱俊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6-43,共8页
南沙群岛海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频繁。随着对该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其它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 ,调查和研究其工程地质环境与质量评价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南沙群岛海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 南沙群岛海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频繁。随着对该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其它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 ,调查和研究其工程地质环境与质量评价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南沙群岛海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火山地震活动的基础上 ,结合海洋水动力环境要素将南沙海区工程地质环境划分为 5个区 :南部陆架区、西部陆坡区、南沙海槽区、礼乐滩微陆块区、珊瑚礁隆起区 ,并深入分析了各分区的环境特征。本文还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南沙海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工程地质环境 自然资源 地质灾害 海洋工程活动 活动断裂 地质构造 火山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