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非线性场地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苗雨 施洋 +1 位作者 王苏阳 王海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
利用日本Ki K-Net台网中TCGH16竖向台阵在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间收集的1 646组地震记录,提取了原位等效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等效剪切模量比-应变曲线,建立了土动力学参数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非线性场地反应的阈值与程度... 利用日本Ki K-Net台网中TCGH16竖向台阵在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间收集的1 646组地震记录,提取了原位等效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等效剪切模量比-应变曲线,建立了土动力学参数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非线性场地反应的阈值与程度。结果表明:(1) TCGH16台阵所处场地的等效剪切模量比曲线在等效应变超过线性阈值应变(约为2×10-5)时开始缓慢下降,在等效应变超过体积阈值应变(约为1×10-4)时迅速下降。(2)当地震动强度分别为100、200、400和800 cm/s2时,场地的等效剪切模量分别下降了约5%、11%、22%、42%。(3) TCGH16台阵发生场地非线性反应的阈值约为40 cm/s2,证实了非线性场地反应普遍存在于中等强度的地震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台阵 场地反应 本构关系 剪切模量比曲线 地震干涉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观测记录的场地竖向非线性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苗雨 施洋 +1 位作者 张昊 龙晓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9-679,共11页
为了解决基于地震观测记录的场地竖向非线性性质评估的问题,基于日本基岩强震观测网(Kiban-Kyoshin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KiK-net)地震观测记录,以场地压缩模量与压缩波速为代表分别从压缩模量曲线、竖向非线性阈值以及... 为了解决基于地震观测记录的场地竖向非线性性质评估的问题,基于日本基岩强震观测网(Kiban-Kyoshin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KiK-net)地震观测记录,以场地压缩模量与压缩波速为代表分别从压缩模量曲线、竖向非线性阈值以及竖向性质恢复过程三方面探究场地的竖向非线性性质.首先使用地震干涉测量法与土动力参数法从地震观测记录中提取场地的动力参数,然后结合目前已有的场地压缩模量衰减模型估计场地的压缩模量曲线并开展相关研究.此外,通过引入时频分析技术增加强震记录的数目并进一步验证相关场地压缩模量衰减模型的有效性.主要结果如下:1)与水平非线性阈值相比,场地竖向非线性阈值整体上更大,且离散性更高,其阈值应变范围为10-6~10-4.2)场地压缩波速受强震影响的最大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剪切波速,针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两者最大下降幅度差距在10%~15%;与最大下降幅度相比,场地压缩波速与剪切波速在强震作用之后的恢复过程并无明显规律性的区别.3)场地压缩模量曲线衰减下限与围压以及地下水位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地震观测记录评估了场地的竖向非线性性质,并从地震观测角度证明地下水对场地竖向非线性性质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记录 地震干涉测量法 竖向非线性 场地反应 压缩模量比曲线 恢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阮秋琦 罗民 袁保宗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48-453,共6页
在综述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体素赋值重建算法。该方法从原始地质地震测量中取得数据,然后建立片存储的数据结构,并以象素为体素建立重建模型及算法。同时,利用图象处理中的一系列技术,采用三维重建算法,并引进计算机图... 在综述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体素赋值重建算法。该方法从原始地质地震测量中取得数据,然后建立片存储的数据结构,并以象素为体素建立重建模型及算法。同时,利用图象处理中的一系列技术,采用三维重建算法,并引进计算机图形学一些真实感三维图形的产生算法,通过一系列隐面消除、旋转变换、光照模型等处理产生具有真实感的立体三维图象,实现了利用人工地震数据进行地质构造三维重建任务。该方法为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一幅清晰、直观、形象的地下油层和地质构造分布立体形态图象,为地质分析、地震探矿、油层储量分布与评估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象处理 三维重建 地质构造 地震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岛岩土台阵原位剪切波速剖面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卢颖 王海云 +1 位作者 姜伟平 张潇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10,共7页
土层的剪切波速是描述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金银岛岩土台阵记录的8次浅源地方震的弱震动数据,使用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识别的剪切波走时,评估了该台阵两个水平方向的原位剪切波速剖面。结果表明:在44.2 m深度以上,估计... 土层的剪切波速是描述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金银岛岩土台阵记录的8次浅源地方震的弱震动数据,使用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识别的剪切波走时,评估了该台阵两个水平方向的原位剪切波速剖面。结果表明:在44.2 m深度以上,估计与实测的平均剪切波速剖面基本一致,而在44.2 m到103.6 m深度范围前者大于后者;本研究估计的平均剪切波速剖面比MEHTA等(2007)估计的平均剪切波速剖面更接近实测结果,在44.2 m到103.6 m深度范围,本研究估计的平均剪切波速与MEHTA等(2007)估计的平均剪切波速相近,二者均大于实测的平均剪切波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剪切波速剖面 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 弱震动数据 地方震 金银岛岩土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剪切波速各向异性的评估——以美国克罗基特岩土台阵为例
5
作者 姜伟平 王海云 王苏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剪切波速是反映土体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受地质地貌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场地的近地表剪切波速可能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本研究利用克罗基特岩土台阵2个子台阵记录的4次浅源、地方震的弱震动数据合成360个方向的加速度分量,使用解... 剪切波速是反映土体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受地质地貌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场地的近地表剪切波速可能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本研究利用克罗基特岩土台阵2个子台阵记录的4次浅源、地方震的弱震动数据合成360个方向的加速度分量,使用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评估台阵原位剪切波速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1)两个子台阵的上下部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各向异性,剪切波速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多在5%到10%之间;(2)两个子台阵上半部分的剪切波速各向异性主要受到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表现为沿河流入湾方向剪切波速较小,垂直于河流入湾方向剪切波速较大;下半部分的剪切波速各向异性主要受河流对海岸的侵蚀影响,表现为沿台阵近处山体走向的剪切波速较大,垂直于山体走向的剪切波速较小。上述结果与场地的地质地貌和沉积环境的特征相符,且与河流流域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结果相一致(即河流走向近似为磁化率最大方向)。一方面验证了本研究所使用的原位剪切波速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位于滨江沿河地区的工程场地的近地表剪切波速结构可能存在较明显的各向异性。该方法和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场地的原位剪切波速各向异性评估可使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更符合实际,为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剪切波速 解卷积的地震干涉测量法 各向异性 克罗基特岩土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