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地震活动期的划分与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杰 钱太仲 +1 位作者 王行舟 姜胜松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2期40-47,共8页
20世纪以来安徽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呈同步活跃关系。本文对安徽的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 ,并用综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安徽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震活动期 ,该活动期约在 2 0 0 6年前后结束 ,... 20世纪以来安徽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呈同步活跃关系。本文对安徽的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 ,并用综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安徽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震活动期 ,该活动期约在 2 0 0 6年前后结束 ,估计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为 5级左右 ,可能主要是 4~ 5级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地震活动期 地震活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强震断裂带超长地震活动期的划分和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楚全芝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4-99,共6页
根据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研究了强震断裂带———阿尔金带、祁连山带、阿尼玛卿山带、鲜水河带、金沙江-红河带和汾渭带的地震活动。划分了超长地震活动期。由于古地震资料测年精度的原因,在地震活动期划分中,以100年为最小单位。不... 根据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研究了强震断裂带———阿尔金带、祁连山带、阿尼玛卿山带、鲜水河带、金沙江-红河带和汾渭带的地震活动。划分了超长地震活动期。由于古地震资料测年精度的原因,在地震活动期划分中,以100年为最小单位。不同强震断裂带上,古地震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活跃期、平静期的持续时间不同,长的达3000~4000年,短的仅1000~2000年;(2)在各个断裂带上,古地震的频度有较大差别;(3)有些断裂带正处于活动期,如鲜河水带,有些正处于平静期,如阿尼玛卿山带。通过对古地震的研究及超长地震活动期划分,作者认为:(1)尽管某些断裂带构造条件可类比,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与超长地震活动期有关;(2)目前正处于地震活跃期的断裂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3)古地震重复间隔的长短与断层滑动速率及断层的规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强震断裂带 地震活动期 划分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希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2期70-81,共12页
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没有变迁、气候是按怎样的形式来变迁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世纪里,以德国汉芬和法国阿拉哥为代表所持的“气候一成不变”论破产了。后来欧洲又有人提出“气候直... 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没有变迁、气候是按怎样的形式来变迁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世纪里,以德国汉芬和法国阿拉哥为代表所持的“气候一成不变”论破产了。后来欧洲又有人提出“气候直进变化”论,认为地中海会一个劲地干涸下去。现在这一理论也被人们抛弃了。近些年来,气候(?)周期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气候是以怎样的周期来变迁的呢?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般都把气候变迁的周期仅仅理解为只有固定周期,如1800年周期;1000年周期;510年周期;260年周期;242年周期;170年周期;88年周期等。但是,所提出来的不少固定周期,有的只在局部地方出现过,有的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而下一次的周期则大大缩短了。于是又有人把长短复杂的周期,“彼此重叠”,而“实际表现的结果并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迁 地震活动期 中国历史时 年周 固定周 变化周 寒冷 螺旋曲线 十七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期与平静期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其意义的研究
4
作者 张文冕 倪明康 +2 位作者 陶淑芬 张佩山 姚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根据对华北、南北地震带等大范围内20多个(总共约40个)主要水化学(水氡)观测点近20年连续变化曲线的分析,发现1966─1976年地震活动高潮期均呈现趋势性高值异常,突变异常比较普遍。1977─1985年地震活... 本文根据对华北、南北地震带等大范围内20多个(总共约40个)主要水化学(水氡)观测点近20年连续变化曲线的分析,发现1966─1976年地震活动高潮期均呈现趋势性高值异常,突变异常比较普遍。1977─1985年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则呈现平稳的正常值变化,只是在局部地区的个别测点出现短趋势异常或突变异常。由此认为地震活动高潮期大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大范围水化学异常场,这是预报连发性大震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期 高潮 水化学变化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进小波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期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裴韬 周成虎 +4 位作者 汪闽 韩志军 秦承志 蔡强 李全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对华北地区 130 0~ 1996年的强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分解 ,并据此划分了不同的地震活动期。认为公元 130 0年之后 ,华北地区的强震存在两个平静期 (135 0~ 14 5 0年、 170 0~ 1780年 )和两个活跃期 (14 5 0~ 170 ... 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对华北地区 130 0~ 1996年的强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分解 ,并据此划分了不同的地震活动期。认为公元 130 0年之后 ,华北地区的强震存在两个平静期 (135 0~ 14 5 0年、 170 0~ 1780年 )和两个活跃期 (14 5 0~ 170 0年、 1780~ 1996年 )。与以往华北强震的活动期划分方案进行比较 ,本文的结果在总体规律上与以前的研究差别不大 ,但在第三、第四地震活动期中活跃期起始界限的划分上比其它方法略有提前 ,而在平静期的划分上相对较短。文中采用 32a尺度的小波分析信号进行分析 ,既考虑了较大尺度上地震的活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华北地区 二进制 地震活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