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城地震窗地震活动异常提取及其预报效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薛丁 张建业 赵爱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7-493,580,共7页
一个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趋势周期(含季节周期)部分和不规则随机部分.趋势周期部分是序列的潜在部分,它反映了增长、下降和周期影响的长期变动规律,具有确定性或可预测性;不规则随机部分包含残差、突然等因素引起的突变量,具有不可预测性... 一个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趋势周期(含季节周期)部分和不规则随机部分.趋势周期部分是序列的潜在部分,它反映了增长、下降和周期影响的长期变动规律,具有确定性或可预测性;不规则随机部分包含残差、突然等因素引起的突变量,具有不可预测性.当趋势周期部分被确定后,它可通过计算得到.本文研究了1975年海城MS7.3地震孕育、发生的断裂构造背景,合理地确立地震窗的范围来选取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海城地震窗地震月频次时间序列进行分解,采用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确定了趋势周期部分,并计算得到了不规则随机部分;分析了不规则随机部分中的突变量异常特征对华北地区MS6.0和地震窗附近MS5.0以上地震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异常特征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对地震预测有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断层 地震活动异常 预报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玉华 张肇诚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9,共6页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动态跟踪、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及震群判定等目前较为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显示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序性明显,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活动异常突...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动态跟踪、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及震群判定等目前较为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显示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序性明显,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活动异常突出,且呈现配套特征。研究认为地震空区图像演化对揭示特大地震的孕育场有所帮助;大范围前兆震群活动是特大地震前多点应力积累、释放的前兆反应;结合地震活动参数扫描异常综合分析,特大地震前可能做出一定的中期-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异常特征及强震动力学关系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玉虎 陈玉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系统地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前兆异常以及震前动物反常行为。研究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异常并不丰富,但觉察到的异常突出。其中中长期异常有6级、5级和4级的平静区;前兆观测有玉树表层水温、德令哈表层... 系统地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前兆异常以及震前动物反常行为。研究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异常并不丰富,但觉察到的异常突出。其中中长期异常有6级、5级和4级的平静区;前兆观测有玉树表层水温、德令哈表层水温和平安电磁波等显著异常;同时震前1周还存在数量较多的动物宏观异常现象;主震前130min发生了一次4.7级地震。结合1996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边界的强震震源机制解,探讨了玉树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7.1级、1997年玛尼7.5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是同一动力学过程下的强震事件,且中长期存在的不同震级档平静区演化可能与上述动力学过程有关。还对强震原地复发、前震识别和玉树地震中的前兆观测等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前兆异常 动力学过程 强震复发 前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增强方式及其复杂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76-381,共6页
分析了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参数W1与相应其它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一些 6级左右地震前W1值的动态图像变化 .结果表明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增强”通常表现为在强度上的增高、时间和空间上的丛集以及强度增高与时空丛集同时出现 3种方式 .... 分析了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参数W1与相应其它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一些 6级左右地震前W1值的动态图像变化 .结果表明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增强”通常表现为在强度上的增高、时间和空间上的丛集以及强度增高与时空丛集同时出现 3种方式 .一些 6级左右地震前的W1值动态图像变化表明地震孕育过程往往表现为多应力集中区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演变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异常增强 地震孕育 应力集中 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地震的近场异常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德强 李亚芳 +3 位作者 佘如昌 梁冰 曾子明 申玻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71,共8页
通过对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一带5.7、5.6级地震前近场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研究,总结得出地震活动异常主要为"震前4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孕震早期有‘信号震’,短期出现‘逼近地震’";... 通过对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一带5.7、5.6级地震前近场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研究,总结得出地震活动异常主要为"震前4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孕震早期有‘信号震’,短期出现‘逼近地震’";前兆异常开始于震前1年左右,流体异常早于形变异常,短临阶段前兆异常有由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现象,临震异常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主要在9月1日和5日2个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良5 7、5 6级地震 近震源区 地震活动异常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5年辽宁海城Ms7.3地震的前震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左兆荣 吴建平 巫志玲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本文讨论了地震“成核”问题.加速是成核相的属性,也是地震失稳的一个必要条件.若以方程dΩ/dt=C/(tf-t)n表征成核过程的加速特性,则可将其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比例于失稳破裂剩余时间的负幂.根据这一原理,对197... 本文讨论了地震“成核”问题.加速是成核相的属性,也是地震失稳的一个必要条件.若以方程dΩ/dt=C/(tf-t)n表征成核过程的加速特性,则可将其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比例于失稳破裂剩余时间的负幂.根据这一原理,对1975年辽宁海城MS7.3地震的前震序列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主震的失稳破裂时间tf和震级可成功地被估算,但要求所测相关系数r2达极大;且主震时间的估算误差一般小于所用最后一个数据点与主震之间剩余时间的一半或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异常 地震预测 地震 前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7.5级地震趋势预测研究
7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西藏玛尼7.5级地震 趋势预测 次大地震 中国大陆 地震预报 强震活动图象 地震活动异常 西藏中部 活跃时段 7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南北地震带大震活动性研究
8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张永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1,共8页
根据中国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印尼“歹”字型构造带在成因上的联系,提出东亚南北地震带的观点,认为该地震带包含蒙古、中国西部、缅甸和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研究了该带大地震活动的同步性、主体活动区的有序转移、大地震之间的多次相关... 根据中国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印尼“歹”字型构造带在成因上的联系,提出东亚南北地震带的观点,认为该地震带包含蒙古、中国西部、缅甸和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研究了该带大地震活动的同步性、主体活动区的有序转移、大地震之间的多次相关迁移与重复等特征,并划分出了该带的5个大震活跃幕:1887-1912年、1913-1937年、1938-1957年、1958-1976年、1977-2005年。苏门答腊2004年12月26日8.7级和2005年3月29日8.5级巨震标志着该地震带最近一次以主体活动区南移到苏门答腊为特征的活跃时段即将结束。尽管未来一、两年内地震带的中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有利时段,但结合强震图像异常指标反映的孕震状况分析,未来7级地震危险区尚不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南北地震 大震活跃幕 地震活动图像异常 强震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