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霞 朱筱敏 +1 位作者 方旭庆 林德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依据钻井、地球化学和油藏分析等资料,通过济阳坳陷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和不同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地震泵作用效率差异的分析,对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断层-扇体配置主要形成独立断层型、断... 依据钻井、地球化学和油藏分析等资料,通过济阳坳陷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和不同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地震泵作用效率差异的分析,对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断层-扇体配置主要形成独立断层型、断层-扇体线接触型和断层-扇体面接触型3种组合样式;在地震作用开启及高压→浮力转换驱动下,油气沿断层-扇体线接触型组合呈'活塞式'运移充注,地震泵作用效率高,独立断层型和断层-扇体面接触型组合地震泵作用效率低;济阳坳陷沾化地区普遍发育断层-扇体线接触型组合,其主要成藏期、地震泵作用期与新近系大型披覆构造圈闭定型期'三期'良好耦合,约2 Ma高效形成了孤岛油田等一批新近系亿吨级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断-扇配置 新近系 地震泵作用 高效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斜坡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朋岩 赵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0,共3页
在研究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地形斜率变化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松辽盆地西斜坡区主力输导层断裂活动强度以及地层变形程度,找出了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泵”理论,探讨了构造运动强度促... 在研究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地形斜率变化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松辽盆地西斜坡区主力输导层断裂活动强度以及地层变形程度,找出了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泵”理论,探讨了构造运动强度促进油气运移的部位,并对西斜坡地区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平面上泰康隆起带上的构造运动相对强变形区控制了西斜坡区油气的分布;纵向上高台子油层比萨尔图油层经历了更为剧烈的构造变动,由此造成大量油气通过纵向穿层运移进入萨尔图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构造运动 地震泵作用 分形 松辽盆地 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