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预警工程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莹莹 苗春兰 +11 位作者 陈经纶 任克新 刘艳琼 苏柱金 沈玉松 欧阳龙斌 刘军 张立文 王兴梅 任枭 代光辉 安艳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的建设,中国测震站网的监测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对于地震编目业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编目产品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需求,用于支撑全国地震编目业务的系统亟需升级换代。本文介绍了国家预警工程软...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的建设,中国测震站网的监测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对于地震编目业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编目产品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需求,用于支撑全国地震编目业务的系统亟需升级换代。本文介绍了国家预警工程软件系统之一的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通过对系统概况、功能实现、关键技术和业务应用等详细介绍,阐述该系统如何用于支撑国家预警工程建成后的全国新编目业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为该系统及其产出的编目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编目业务 国家预警工程 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 观测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伍新和 林良彪 张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识别模式。通过不同地震属性的对比分析及钻井验证,反映高阶统计量分析技术对地震反射波形变化更具有敏感性,能够对砂体性质进行刻画。其中扭度属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变化,进而可以对新场地区T3x4-9砂组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砾岩叠置河道进行刻画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形分析 地震沉积学 沉积微相 叠置水下分流河道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矿山微震事件波形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志国 于润沧 郭然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8期69-72,80,共5页
介绍了冬瓜山铜矿引进的南非ISSI公司微震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记录地震事件波形的处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手动处理与系统自动处理的区别,提高了事件定位的精度,为震源参数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基于波形与生产活动的对应关... 介绍了冬瓜山铜矿引进的南非ISSI公司微震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记录地震事件波形的处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手动处理与系统自动处理的区别,提高了事件定位的精度,为震源参数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基于波形与生产活动的对应关系,对波形所做的分类研究可确保能够快速识别各类事件;通过对测试爆破和矿山发生的地压活动事件的分析,验证了波形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圈定岩体稳定性危险区并判断其发展趋势,及保证生产安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岩爆 微震监测 地震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在北京房山岩体附近的动态触发活动 被引量:9
4
作者 龚萱 陈棋福 +3 位作者 彭志刚 王伟君 吴春泉 吴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本文采用波形分析和β统计方法,基于首都圈地区数字测震台网和部分流动地震台的观测资料,对2010年2月27日Mw8.8智利大地震在北京房山岩体附近地区的动态触发活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背景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北京房山岩体附近,我... 本文采用波形分析和β统计方法,基于首都圈地区数字测震台网和部分流动地震台的观测资料,对2010年2月27日Mw8.8智利大地震在北京房山岩体附近地区的动态触发活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背景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北京房山岩体附近,我们检测出至少5次小震活动事件在智利地震面波到达时发生.这些触发活动显著地改变了房山岩体地区这一地震活动相对平静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但是对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并不明显.NKY地震台记录的智利地震触发活动的最大动态应力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要小,约为7kPa.这可能与房山岩体附近地区的背景地震在智利地震前一直较为平静有关.此外,相对有利的面波入射方向,以及在对蹠点上的前两组面波叠加的效应等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本研究能在约2万公里极远处观测到远震触发小震活动.然而,在随后的多次面波叠加期间并没有观测到明显的触发地震活动.在智利地震10h前发生的琉球Mw7.0地震也未在房山地区触发相关的微震活动,这可能与它们引起的动态应力变化太过微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地震 地震动态触发活动 地震波形分析 β统计值 北京房山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远震P波高频辐射能量快速估计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的破裂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旻 吴忠良 许洋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4,共8页
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宽频带垂直分向记录,选取P波初至后10分钟的波形,通过远震P波高频辐射能量,估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破裂时间和有限地震断层的传播方向。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大体一致,说明此... 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宽频带垂直分向记录,选取P波初至后10分钟的波形,通过远震P波高频辐射能量,估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破裂时间和有限地震断层的传播方向。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大体一致,说明此方法作为一种震源特性的快速粗测方法是可行的。但对于汶川地震这一震例,该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地震震源过程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破裂过程 震源时间函数 汶川大地震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庆敏 杨午阳 +1 位作者 李书平 何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几个关键技术,以及其优势所在,并将它应用于含随机噪音的地震信号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分解。分解后的信号能够重构原始信号,重构后在信...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几个关键技术,以及其优势所在,并将它应用于含随机噪音的地震信号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分解。分解后的信号能够重构原始信号,重构后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地震资料的去噪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地震资料 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Hilbert谱 波形地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D块难采储量开发技术对策
7
作者 史海涛 方坤 +2 位作者 夏波 邱树立 丁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2-355,共4页
辽河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稠油主力区块进入多轮次开发阶段,面临压力下降、油气比下降、老区产量递减较快等多种矛盾。而辽河油田具有丰富的难采储量,加强难采储量评价与开发对辽河油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已D兴隆台油层为对象,分... 辽河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稠油主力区块进入多轮次开发阶段,面临压力下降、油气比下降、老区产量递减较快等多种矛盾。而辽河油田具有丰富的难采储量,加强难采储量评价与开发对辽河油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已D兴隆台油层为对象,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系列防砂技术、夹层水识别以及地震波形分析技术预测主力砂体范围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该区难采储量影响因素,为本区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对策,同时也为辽河油田难采储量的整体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难采储量 直井防砂 地震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