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洞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曹均
贺振华
+1 位作者
黄德济
李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82,共7页
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制作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孔洞密度的物理模型,在常温常压和温压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孔洞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孔洞储层特征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孔洞密度、围压、温度、模型材料和含流体的变化对地震...
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制作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孔洞密度的物理模型,在常温常压和温压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孔洞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孔洞储层特征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孔洞密度、围压、温度、模型材料和含流体的变化对地震波的速度、振幅、衰减、主频和主振幅等属性参数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压等条件的不同,孔洞密度引起的地震波特征响应程度不同。实验表明,孔洞密度的变化对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衰减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运动学特征(速度等)的影响,这为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等属性参数进行储层中孔洞分布和发育程度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
定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孔洞缝模型超声波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李琼
贺振华
+1 位作者
黄德济
曹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4,16,共5页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孔洞缝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超声波实验,观测不同缝、洞密度物理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缝、洞密度的变化及孔洞的尺寸、形状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裂缝、孔洞密度与纵波属性的关系。实验表明,在受孔洞缝密度影响的地震波属性参数中,地震波振幅、主频率、品质因子Q的变化幅度普遍比速度高2个数量级,说明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比运动学参数对孔洞缝密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为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来检测地下岩层中孔洞缝的分布和发育带提供了实验依据。模型孔洞尺寸大小最大相差42倍,但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在相同数量级中变化,同时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洞对地震波各属性参数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对孔洞缝密度敏感,而对孔洞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形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缝
孔洞缝密度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洞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曹均
贺振华
黄德济
李琼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8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4039)
中石化集团公司项目(P01058)资助
文摘
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制作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孔洞密度的物理模型,在常温常压和温压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孔洞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孔洞储层特征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孔洞密度、围压、温度、模型材料和含流体的变化对地震波的速度、振幅、衰减、主频和主振幅等属性参数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压等条件的不同,孔洞密度引起的地震波特征响应程度不同。实验表明,孔洞密度的变化对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衰减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运动学特征(速度等)的影响,这为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等属性参数进行储层中孔洞分布和发育程度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关键词
孔洞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
定比观测
Keywords
pore-hole
seismic waves attributes
physical model
ultrasonic laboratory
fixed-scale (observation)
分类号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孔洞缝模型超声波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李琼
贺振华
黄德济
曹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4,1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403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项目(P01058)
+1 种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C20050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4DTKF008)联合资助。
文摘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孔洞缝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超声波实验,观测不同缝、洞密度物理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缝、洞密度的变化及孔洞的尺寸、形状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裂缝、孔洞密度与纵波属性的关系。实验表明,在受孔洞缝密度影响的地震波属性参数中,地震波振幅、主频率、品质因子Q的变化幅度普遍比速度高2个数量级,说明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比运动学参数对孔洞缝密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为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来检测地下岩层中孔洞缝的分布和发育带提供了实验依据。模型孔洞尺寸大小最大相差42倍,但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在相同数量级中变化,同时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洞对地震波各属性参数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对孔洞缝密度敏感,而对孔洞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形状不敏感。
关键词
孔洞缝
孔洞缝密度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实验
Keywords
fracture-cave
fracture-cave density
seismic wave attributes parameter
physical model
ultrasonic experiment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洞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曹均
贺振华
黄德济
李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孔洞缝模型超声波实验测试与分析
李琼
贺振华
黄德济
曹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