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波到时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稳 张元生 何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10,226,共5页
提出了利用地震波到时和P波初动视出射角联合定位的新方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分析,显示该方法对震源深度分辨有较好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地震的定位精度。该方法适合于现代数字化地震观测定位,其地震定位结果对研究地震... 提出了利用地震波到时和P波初动视出射角联合定位的新方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分析,显示该方法对震源深度分辨有较好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地震的定位精度。该方法适合于现代数字化地震观测定位,其地震定位结果对研究地震断层性质和断层的空间展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到时 视出射角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联合定位方法对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斌 王恒知 张元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086,共6页
利用P波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对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进行了联合定位。建立了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的目标函数,并使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序列沿杨汊苍—桑树头断裂带呈NNE向密集型分布;深度... 利用P波视出射角与到时参数对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序列进行了联合定位。建立了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的目标函数,并使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序列沿杨汊苍—桑树头断裂带呈NNE向密集型分布;深度分布显示断层以走滑为主,带有少量正断,高倾角特征;结合速度结构,地震序列集中发生在速度高值区和低值区的交界部位,即脆—韧性转换带,并且震源深度的下界面止于20km。根据速度结构性质认为下部地壳的高速结构为其提供了上部地壳横向运动的松弛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 视出射角 地震波到时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