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进忠 郭铁栓 +1 位作者 唐文榜 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6-274,共9页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 方法理论 研究实践 工程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甬江隧道水底基础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钢宇 郭铁栓 +1 位作者 李金龙 杨导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18-522,共5页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工作,作为工程多波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已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工程质量检测.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在甬江隧道水底基础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模型的材料取材于施工现场.
关键词 地震模型试验 地震勘探 隧道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抗滑圆桩-斜穿隧道-滑坡体地震动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施英 任国俊 +3 位作者 吴红刚 韦洪 吕小强 冯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2-1026,共15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滑坡地段双排圆桩对隧道斜穿滑坡体系的加固效果,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托,通过室内振动台试验,对坡体变形破坏过程展开相关分析,以及对桩和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桩和隧道进行震动响应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滑坡地段双排圆桩对隧道斜穿滑坡体系的加固效果,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托,通过室内振动台试验,对坡体变形破坏过程展开相关分析,以及对桩和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桩和隧道进行震动响应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抗滑桩约束作用下,坡体并不是完全按照滑面开始滑移破坏的,实际滑移面从滑体表层逐渐向滑体深层发展;2)坡面主要是沿着抗滑桩走向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这可能是由于应力沿桩群传播导致,“梅花形”布置的双排圆桩对坡体具有较好的支挡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滑体的整体性;3)抗滑桩对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后排抗滑桩承担了大部分的滑坡推力,主要来自于深层滑体的推力;5)传感器采集到的峰值加速度几乎随着与震动台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隧道与抗滑桩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抗滑桩 振动台 地震模型试验 隧道 滑坡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及其模型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凯良 张卫国 +1 位作者 吴志君 邱惠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6,538,共6页
通过调研阪神地震中集装箱起重机的破坏形式,认为垂直于轨道方向的水平地震力是造成起重机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减隔震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偏心回转轴承式集装箱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建立了系统的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利用Newmark-β法对伊朗... 通过调研阪神地震中集装箱起重机的破坏形式,认为垂直于轨道方向的水平地震力是造成起重机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减隔震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偏心回转轴承式集装箱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建立了系统的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利用Newmark-β法对伊朗波等地震波激励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时间历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减隔震装置工作时,起重机的加速度反应峰值明显减小,桁框架顶点处约减小45%。根据量纲分析法和相似原理设计了试验模型,在地震台上用同样的地震波输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减隔震装置工作时较其锁死时加速度反应最大可减小至10%,位移反应亦大幅减小。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的结果相互验证,说明该减隔震装置设计合理、减隔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起重机 减隔震 数值模拟 地震模型试验 相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