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时地下连续墙围束效应与围束土壤超孔隙水压力之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卢之伟 谢旭升 +1 位作者 黄雨 周岳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1-865,共5页
以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研究受地下连续墙围束土壤其受震时之反应。以1995年阪神地震波为输入条件,土体为中紧密度砂土及疏松砂土时发现:随着地震方向地下连续墙位置之靠近,围束体内部的土体最大水平向位移将跟着减少,其中又以在中紧密度... 以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研究受地下连续墙围束土壤其受震时之反应。以1995年阪神地震波为输入条件,土体为中紧密度砂土及疏松砂土时发现:随着地震方向地下连续墙位置之靠近,围束体内部的土体最大水平向位移将跟着减少,其中又以在中紧密度砂的效果明显于松砂之效果;在松砂中之超孔隙水压生成速度明显比中紧密砂快;中紧密砂中之超孔隙水压于受激发过程会因土体剪胀之故,局部期间有下降现象;中紧密砂之液化因地下连续墙围束效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防制 液化 地震时地下连续墙行为 液化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对软弱夹层场地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2
作者 许紫刚 李淳宇 +2 位作者 徐长节 庄海洋 张季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软弱夹层场地较一般成层场地而言问题要更为突出。本文以双层双跨矩形框架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静动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地下连续墙对软弱夹... 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软弱夹层场地较一般成层场地而言问题要更为突出。本文以双层双跨矩形框架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静动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地下连续墙对软弱夹层场地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场地工况下地连墙以及地连墙的连接方式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与车站结构协同作用使得车站结构整体水平变形减小,且减小效果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更加明显;地下连续墙同时会引起附加的侧向土压力作用到车站结构上,对上层中柱和侧墙顶部等部位存在不利影响,建议工程实践中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地下连续 软弱夹层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如林 楼梦麟 赵昕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8-903,共6页
首先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沿环向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利用沿圆周法向和切向两个方向的正交性,再将水平地震荷载转化为一致横向荷载组合,使三维求解问题转变为一系列旋转子午面上二维问题的叠加,进而提出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地震反应的简化计... 首先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沿环向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利用沿圆周法向和切向两个方向的正交性,再将水平地震荷载转化为一致横向荷载组合,使三维求解问题转变为一系列旋转子午面上二维问题的叠加,进而提出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之后,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来考虑土体非线性性质,进一步将非线性地震反应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求解。通过对比简化方法结果与三维方法结果,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简化方法缩减了模型规模,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对某超大直径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与场地中不设连续墙的自由场结果相比,发现圆形墙体的围束效应使得基坑底部的加速度峰值有所增大,而对远离墙体的地表土层的地震反应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计算方法 荷载分解 地震反应 圆形地下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地下连续墙的热力学行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盛时 李晓昭 +1 位作者 熊志勇 闻继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8-755,共8页
鉴于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地下连续墙的热力学行为的研究较少,开展了能源地下连续墙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为了研究不同换热工况以及约束条件对墙体以及墙土接触面热力学行为的影响,设计了三组对照试验。通过对试验过程中读取的温度、应力... 鉴于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地下连续墙的热力学行为的研究较少,开展了能源地下连续墙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为了研究不同换热工况以及约束条件对墙体以及墙土接触面热力学行为的影响,设计了三组对照试验。通过对试验过程中读取的温度、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了地下连续墙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墙体内的垂向应变以及接触面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墙内轴向应变以及墙土接触面法向应力数据的差异性,揭示了温升变化和约束变化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机制以及重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地下连续 物理模型 热力学行为 接触面法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方法的圆砾地层超深地连墙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申玉生 甘雨航 +4 位作者 资晓鱼 董俊 闵鹏 张逸飞 王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1-261,共11页
依托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工程(三线换乘站),推导了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算法,并对圆砾地层中单幅超深(70 m)地下连续墙施工全过程的力学行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阶段地层水平应力与竖向应力不同程度下降,槽... 依托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工程(三线换乘站),推导了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算法,并对圆砾地层中单幅超深(70 m)地下连续墙施工全过程的力学行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阶段地层水平应力与竖向应力不同程度下降,槽壁向槽内卸荷变形,黏性土层在槽段拐角附近有土拱形成,区域内应力增加,圆砾地层土拱效应不明显;成槽阶段槽壁累计水平变形由大到小依次为圆砾地层、下伏地层、上覆土体,水平最大位移约为15.8 mm,最大地表沉降约为9 mm;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地层应力在混凝土压力挤压作用下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槽壁向槽外反向内挤变形,地表向上隆起变形,并在混凝土硬化阶段逐渐收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槽效果,可为同类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施工力学行为 离散-连续耦合方法 地下连续 圆砾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段分形动力特征与地下连续墙异常检测
6
作者 曹茂森 任青文 宋茂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功率谱方法对地震记录的分形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具有且仅在几个高频段具有分形性质,这既为在地震记录分析中合理应用分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现行单一综合分形维方法用于地震剖面异常检测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将&... 采用功率谱方法对地震记录的分形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具有且仅在几个高频段具有分形性质,这既为在地震记录分析中合理应用分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现行单一综合分形维方法用于地震剖面异常检测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将à trous 小波算法和规则维分形优势联合,提出了刻画地震剖面分形动力特征的剖面规则维谱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单一综合规则维的不足,实现了地震剖面在分形域的精确定量解释,并凸现了异常信息。从剖面规则维谱出发,发展了地震剖面异常检测实用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对地下连续墙异常检测的结果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优于现行分形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分形性质 à trous算法 规则维 剖面规则维谱 地下连续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勃 李晓宁 +2 位作者 王唤龙 吴久江 王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19-6625,共7页
为揭示预制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工况下的薄弱部位及其受力、变形情况,以自卡式全预制地下连续墙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主要受土体影响,结构边角点动力响应强烈,顶板、底板动力... 为揭示预制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工况下的薄弱部位及其受力、变形情况,以自卡式全预制地下连续墙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主要受土体影响,结构边角点动力响应强烈,顶板、底板动力响应强于侧墙;结构位移从下往上呈递增趋势,应力集中于边角、接头,凸墙纵筋受力明显,两侧墙纵筋轴力呈反对称趋势;加速度传播受介质影响,结构中加速度放大系数低于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地下连续 全预制 地震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颖轶 顾利军 黄醒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1-26,共6页
针对砂砾地层基坑施工的典型支护方式及其支护结构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三维地震反应模型,采用LS-DYNA软件模拟强地震作用下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及其失稳突变过程,分析了锚喷支护、地下连续墙加钢支撑支护的耐振特性、钢支撑地震... 针对砂砾地层基坑施工的典型支护方式及其支护结构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三维地震反应模型,采用LS-DYNA软件模拟强地震作用下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及其失稳突变过程,分析了锚喷支护、地下连续墙加钢支撑支护的耐振特性、钢支撑地震位移及其突变过程和时效特效.结果表明:锚喷支护结构的耐振特性明显优于钢支撑;钢支撑振动位移及其失稳破坏呈现出明显时域特性,且遭受地震后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发生突变性破坏;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对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锚喷 地下连续钢支撑 失稳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