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震预警数据处理系统现状分析
1
作者 许可 郭巍 +3 位作者 谭毅培 高也 马婷 白云鹏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为检验天津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基于2021年6月15日至2023年12月31日天津地震预警数据处理系统的JEEW和EEW产出的数据,从事件匹配率、预警时效性、首报震级偏差、首报震中偏差等方面,与京津冀地区94次地震事件的正式速报结果进行对比... 为检验天津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基于2021年6月15日至2023年12月31日天津地震预警数据处理系统的JEEW和EEW产出的数据,从事件匹配率、预警时效性、首报震级偏差、首报震中偏差等方面,与京津冀地区94次地震事件的正式速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JEEW系统首报用时3.8~7.0 s,首报震级偏差0.1~0.7级,首报震中偏差0.6~2.6 km;EEW系统首报用时3.4~7.0 s,首报震级偏差0.0~0.8级,首报震中偏差0.6~2.6 km。综上认为,对于中国地震台网产出的京津冀地区3.0级以上正式速报的地震,天津地震预警系统可产出时效性较强、定位精度较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数据处理系统 JEEW系统 EEW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1日芦山6.1级地震预警处理能力及效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同林 江鹏 +8 位作者 马康熙 程思智 李萍萍 韦永祥 曾维祖 晋云霞 王竞 苏金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601,共16页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四川地震预警台网成功处理并产出了本次地震预警结果。本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JEEW和EEW两套地震预警系统的预警处理能力及减灾效能进行分析。融合决策系统将多套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预...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四川地震预警台网成功处理并产出了本次地震预警结果。本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JEEW和EEW两套地震预警系统的预警处理能力及减灾效能进行分析。融合决策系统将多套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预警处理结果进行融合选优后,在震后6s对外发布了第1次地震警报。与正式地震目录对比,第1次地震警报的震中位置偏差2.4km,震级偏差1.4级。第1次地震警报的盲区半径为12.3km,并且向盲区以外,地震烈度为Ⅶ、Ⅵ度的预警有效获益区提供了0~6s的预警时间,减灾效能显著。利用此次地震,从观测数据质量、地震预警参数和预警效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地震预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地震预警能力和发挥减灾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芦山6.1级地震 预警处理能力 减灾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中的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方法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大卫 杨锴 杨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质量监控,再到基于一致性处理理念的叠前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处理流程与质控体系,逐个分析了3种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并对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体系的未来发展目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 质量监控 井控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陈 郭凯 +1 位作者 张素灵 黄志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8-515,共8页
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体来说,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 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体来说,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需求,除了需要对台网进行加密和提高相应的运行率之外,还应对现有数据采集器和实时传输软件进行必要升级,以达到地震预警对数据延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能力 盲区 数据传输延时 台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保持储层信息的地震数据处理及其地球物理与地质监控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军 凌云 +2 位作者 林吉祥 李少英 刘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9,521+17-18,共10页
基于地质概念的地震空间相对分辨率思想,采用合适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可以获得小于1/4波长地质体的空间展布信息。其中,消除近地表影响条件下的相对保持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是地震空间相对分辨率勘探理... 基于地质概念的地震空间相对分辨率思想,采用合适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可以获得小于1/4波长地质体的空间展布信息。其中,消除近地表影响条件下的相对保持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是地震空间相对分辨率勘探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而相对保持处理过程中科学、高效的地震数据质量监控则是获得相对保持处理效果的重要技术保证。为此,从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和地质评价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相对保持处理的主要理念和主要处理技术,重点讨论了相对保持处理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监控方法。通过某滩海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实例分析展示了相对保持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效果及质量监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信息 地震数据处理 地球物理 地质评价 数据质量监控 information 高分辨率处理 提高分辨率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空间 处理效果 振幅 影响条件 相位 滩海地区 实例分析 频率 空间展布 勘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SC/T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中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东群 《江苏农机化》 2001年第5期31-32,共2页
一、前言 标准SC/T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建立了增氧机增氧能力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计算方法。笔者对其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对比。 二、问题的提出 标准中任意水温下的氧质量转移系数K<sub... 一、前言 标准SC/T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建立了增氧机增氧能力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计算方法。笔者对其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对比。 二、问题的提出 标准中任意水温下的氧质量转移系数K<sub>La</sub>(T)计算公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能力 试验方法 增氧机 质量转移系数 数据处理方法 等时间间隔 溶解氧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读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建设与讨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高 杨江 +1 位作者 夏界宁 黄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4-188,201,共6页
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并接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地震台网数据,实现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功能。台网建成以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防震减灾能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支持和震害快速评估。本文... 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并接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地震台网数据,实现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功能。台网建成以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防震减灾能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支持和震害快速评估。本文初步探讨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的建设情况,详细介绍台站的分布情况,仪器性能指标、安装调试情况及试运行情况。介绍2015年11月1日台网监测到荆门市沙洋县发生3.2级地震并发出预警的情况。最后对台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 SIEREW数据处理平台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辨重叠双正交变换在地震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武文波 赵健 +1 位作者 杨志高 秦前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针对地震数据中信号和噪声的特点,基于多分辨重叠双正交变换(HLBT),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数据压缩 方法。HLBT方法的优势是,对信号频谱的非均匀划分可以更加有效地将能量集中在有限的变换域子带上。对 多分辨重叠双正交变换的原理进行了描... 针对地震数据中信号和噪声的特点,基于多分辨重叠双正交变换(HLBT),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数据压缩 方法。HLBT方法的优势是,对信号频谱的非均匀划分可以更加有效地将能量集中在有限的变换域子带上。对 多分辨重叠双正交变换的原理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地震数据压缩的实现方法,即先对地震数据进行二维重叠变 换,再进行量化和系数组织,最后采用自适应算术编码对量化后的数据流进行无损熵编码。利用新的压缩方法 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压缩处理,并与小波变换压缩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高倍率的压缩,其效果要 优于小波压缩方法。同时,对解压信号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形态逼真度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压缩 正交变换 多分辨 自适应算术编码 压缩方法 应用 信号频谱 重叠变换 压缩处理 小波变换 评价标准 信号质量 T方法 HLB 变换域 非均匀 熵编码 数据 高倍率 逼真度 量化 子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真多次波剔除法及其在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欢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基于李庆忠院士剔除拟合P波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可以输出高保真地震道集记录的多次波剔除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达到了在道集上剔除多次波能量并且能够保留完整一次波AVO特征的目的。海上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由于软件中使用... 基于李庆忠院士剔除拟合P波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可以输出高保真地震道集记录的多次波剔除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达到了在道集上剔除多次波能量并且能够保留完整一次波AVO特征的目的。海上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由于软件中使用了一次波保护技术和近道多次波优先识别、优先剔除等技术,同时还集成了随机噪声压制功能和去假频功能,因此剔除多次波后的道集记录保真度高。本文提出方法对近道多次波压制能力强,处理速度快,适合海上大数据量常规处理及AVO分析前的数据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地震资料处理 高保真多次波剔除法 数据处理 压制能力 A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地震监测现状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帅 房立华 +1 位作者 任华育 周本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8,共18页
美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起步较早,在台网设计、设备研制、软件研发、标准制定、数据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强震动观测、地震预警和大规模流动台阵等项目的推进,美国的地震数据产品实现了从... 美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起步较早,在台网设计、设备研制、软件研发、标准制定、数据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强震动观测、地震预警和大规模流动台阵等项目的推进,美国的地震数据产品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化、定制化的跨越。我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地震站网密度、监测预警能力、地震数据智能处理、服务水平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更好地了解国际地震监测现状,文章从地震监测架构、地震台网布局、数据处理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和数据产品五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进展,并与我国地震监测进行对比分析,可为我国地震监测预警事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地震监测 区域地震台网 地震预警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装备质量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柳超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针对当前装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装备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数据仓库技术 装备质量管理 数据收集 信息利用率 管理方法 技术应用效率 数据仓库化 在线分析处理 数据挖掘技术 决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结题验收
12
作者 习年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43,共1页
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2年重大课题以及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地震局关于《共同推进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依托项目之一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15年2月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 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2年重大课题以及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地震局关于《共同推进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依托项目之一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15年2月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结题验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持、十多个单位参加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充分调查、收集并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总公司 结题验收 科技研究开发 中国地震 监测预警 铁道科学 紧急处置 国家地震台网 分析平台 数据综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示——我国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13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5年第9期8-8,共1页
8月27日,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披露,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往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屡屡见诸报端的“标准滞后”、“检验能力低下”等监管问题,有望得以解决。近年来我国食品质... 8月27日,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披露,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往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屡屡见诸报端的“标准滞后”、“检验能力低下”等监管问题,有望得以解决。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2005年以来,新问题屡有出现,一些国际国内知名的企业也被发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应急处理机制 风险预警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突发事件 监管问题 检验能力 安全事故 食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检总局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14
《养殖与饲料》 2005年第11期56-56,共1页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刘菊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前正在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往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屡屡见诸报端的“标准滞后”“检验能力低下”等监管问题,有望得以解决。
关键词 食品安全事件 应急处理机制 风险预警 质检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安全突发事件 检验能力 新华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算子对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复兴 孙建国 孙章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09,365,共6页
在波前构建法射线追踪的实现过程中,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对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光滑算子或同一光滑算子的不同光滑次数都会给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造成差异,从而影响到偏移成像的质量。本文针对同一速度模... 在波前构建法射线追踪的实现过程中,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对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光滑算子或同一光滑算子的不同光滑次数都会给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造成差异,从而影响到偏移成像的质量。本文针对同一速度模型,采用不同的光滑算子以及不同光滑次数的同一光滑算子和不同光滑因子,分析对比其对地震波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的差异,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用的光滑算子和光滑次数,以获得较精确的射线路径和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算子 地震波走时 射线路径 光滑因子 地震数据处理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郭向宇 凌云 +2 位作者 高军 郭建民 孙祥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8-450,17,共13页
垂直地震剖面(VSP)在求取地层参数(大地吸收衰减系数、速度、VTI和HTI介质参数)、时深转换与标定以及储层波场描述方面具有优势;地面地震则具有观测系统灵活均匀、成像孔径大、宏观地质解释能力强的优势。因此,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被... 垂直地震剖面(VSP)在求取地层参数(大地吸收衰减系数、速度、VTI和HTI介质参数)、时深转换与标定以及储层波场描述方面具有优势;地面地震则具有观测系统灵活均匀、成像孔径大、宏观地质解释能力强的优势。因此,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被视为未来地震勘探和油藏地球物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本次东部火成岩裂缝储层的VSP(零偏VSP,Walkaway VSP和160级三维VSP观测)与全方位地面地震观测的井地联合地震研究表明,基于VSP驱动的地面地震数据提高分辨率处理是有益的,但参数求取方法和近地表空间影响的消除需深入研究;基于VSP驱动的三维速度场的建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基于WVSP和三维VSP求取的VTI和HTI参数有效,并且对于驱动全方位地面地震数据的VTI处理、裂缝预测和叠前反演是有益的。最终通过基于VSP驱动的地面地震数据处理和消除近地表影响的相对保持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获得了火成岩裂缝储层的地质信息和火成岩相带精细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联合 地震勘探技术 technology seismic exploration 地面地震 VSP 地震数据处理 高分辨率处理 火成岩 驱动 裂缝储层 参数 油藏地球物理 吸收衰减系数 三维速度场 全方位 近地表影响 观测 垂直地震剖面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品质对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怡 朱敏 +2 位作者 杨建军 齐俊宁 李德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影响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数据品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资料噪声较重,野外采集通常采用变化的观测系统施工,部分地段炮检距分布非常不均匀... 目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影响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数据品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资料噪声较重,野外采集通常采用变化的观测系统施工,部分地段炮检距分布非常不均匀,造成资料品质不能满足叠前时间偏移的需要。通过对川东地区一条二维测线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的试处理分析,总结出一套提高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质量的技术方法,即利用偏移前道集去噪技术,提高道集资料信噪比;运用道内插技术,改变由于野外施工造成数据分布不均的现象。最终使得数据品质能够满足叠前偏移处理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数据 质量 偏移成像 偏移速度 叠前偏移 信噪比 影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创新的石油地震勘探行业应用平台项目简介
18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66-2566,共1页
2016年7月28日,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牵头承担的“基于自主创新的石油地震勘探行业应用平台”项目通过科技部审核,正式立项。该项目旨在依托国内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系统环境,整合国内自主研发的石油地震勘探行业软件,建成适应国... 2016年7月28日,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牵头承担的“基于自主创新的石油地震勘探行业应用平台”项目通过科技部审核,正式立项。该项目旨在依托国内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系统环境,整合国内自主研发的石油地震勘探行业软件,建成适应国内地震勘探行业需求、具备亿亿次地震数据处理能力、自主软硬件结合的高性能石油地震勘探行业应用平台,突破国外垄断,支持国内石油勘探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震勘探 行业软件 应用平台 自主创新 超级计算系统 数据处理能力 石油勘探行业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的偏移孔径与采集孔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文霞 王艳华 +1 位作者 王媛 王江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叠前时间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有效的偏移方法之一,它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倾角较大的偏移成像。影响偏移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偏移孔径和偏移速度。偏移孔径过小,偏移剖面将损失陡倾角的同相轴;偏移孔径过大,会降低资料的偏移质量... 叠前时间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有效的偏移方法之一,它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倾角较大的偏移成像。影响偏移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偏移孔径和偏移速度。偏移孔径过小,偏移剖面将损失陡倾角的同相轴;偏移孔径过大,会降低资料的偏移质量。虽然偏移孔径同野外采集孔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偏移孔径是受采集孔径约束的,采集孔径不够时,给再大的偏移孔径也不能使不同目的层的高角度数据很好地成像,因此合理设计野外采集孔径是决定最终成像质量的关键。对于一个工区的最深目的层而言,偏移孔径对采集的最大炮检距有很强的依赖性,偏移孔径只需略大于采集的最大炮检距的2倍即可,如果采集孔径不能满足目的层的需求,室内处理时给再大的偏移孔径也不会提高目的层高角度资料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叠前时间偏移 采集孔径 偏移孔径 数据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审核的实施方法及满意度评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颖 薛靓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7-110,共4页
针对在质量计量工作中常用作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测量审核工作,具体介绍该工作的实施过程,并以测量F1等级砝码的折算质量修正值为实例,详细分析砝码测量审核的数据处理过程,采用En值评定、CD值评定和Z值评定3种方法判定测量结果的满意度,... 针对在质量计量工作中常用作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测量审核工作,具体介绍该工作的实施过程,并以测量F1等级砝码的折算质量修正值为实例,详细分析砝码测量审核的数据处理过程,采用En值评定、CD值评定和Z值评定3种方法判定测量结果的满意度,从而验证申请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能力,确保质量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计量 实验室能力验证 测量审核 F1等级砝码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