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甄长方 张月敏 《物探装备》 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GDC) 技术是一种在地震采集过程中用于监视数据质量的方法。文中具体介绍了GDC技术在LYNX三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GDC技术对地震数据采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和采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三维地震数据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调制和特征识别的光纤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自检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勤 刘超 张健博 《电视技术》 2021年第8期113-11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载波调制和特征识别的光纤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自检技术,可以对光纤检波器阵列中的光纤检波器进行通断自检,并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拾取功能进行自检。由于光纤检波器阵列中的光纤检波器在有回光和没有回光的情况下,地震... 提出一种基于载波调制和特征识别的光纤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自检技术,可以对光纤检波器阵列中的光纤检波器进行通断自检,并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拾取功能进行自检。由于光纤检波器阵列中的光纤检波器在有回光和没有回光的情况下,地震数据采集软件接收到的信号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采集软件中通过特征识别的方法可以对光纤检波器有无回光进行通断自检。通过在高频载波中携带震动信号频段的调制信号,观察光纤解调器的解调输出结果,可以实现对光纤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拾取功能的自检。基于载波调制和特征识别的自检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光纤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缺乏有效自检技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干涉 地震数据采集 载波调制 自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海上3D地震采集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
4
作者 卢雪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针对水下浅层目标及近海底目标的高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与成像技术,是Widmaier等人于2017年和2020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概念。其关键在于将传统的窄震源间距转变为宽震源间距,并引入多震源配置(如3震源、4震源和5震源等),使震源沿拖... 针对水下浅层目标及近海底目标的高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与成像技术,是Widmaier等人于2017年和2020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概念。其关键在于将传统的窄震源间距转变为宽震源间距,并引入多震源配置(如3震源、4震源和5震源等),使震源沿拖缆前端分布,因此也被称为“宽拖多震源”解决方案。这种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海上地震观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 先进海上3D地震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甘肃积石山Ms6.2级地震地表形变对比研究
5
作者 涂碧海 王建伟 +2 位作者 覃鹏 张萍 吴昊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的同震形变场,通过不同升降轨数据的同震形变场的反演干涉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其它数据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变化,得到研究区内由于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以及沉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积石山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同震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P地震预报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数据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军科 赵少强 +1 位作者 陈涛 刘建国 《隧道建设》 2014年第5期489-493,共5页
隧道施工常采用地震反射波法采集地震波数据,受施工进度、地质情况、现场配合、操作人员水平等因素限制,使得很多采集到的数据出现异常。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避免出现异常数据,通过TGP地震预报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从触发与... 隧道施工常采用地震反射波法采集地震波数据,受施工进度、地质情况、现场配合、操作人员水平等因素限制,使得很多采集到的数据出现异常。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避免出现异常数据,通过TGP地震预报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从触发与装药、电压(流)干扰、耦合不良、隧道管波、岩性变化5方面分析总结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1)提高装药质量;2)远离高压电缆及设备;3)保证成孔质量;4)做好注水和堵孔;5)重视基础地质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达到准确预报前方地质情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TGP地震预报技术 数据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GL技术在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亚平 杨慧珠 +1 位作者 董渊 倪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Open GL(Open Graphics Librar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性能卓越的应用编程接口 (API) ,它已经成为三维图形设计的工业标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视化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工作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本文探讨了利用 Open
关键词 OPENGL技术 地震数据可视化 图形软件接口 二维地震数据 三维地震数据 像素灰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数据管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素珍 冯启民 陈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UEECTS)数据管理为研究背景,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数据管理领域,为UEECTS系统设计并开发了数据管理子软件系统,在实现对UEECTS系统数据空间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系统数据的查询、添加、删除及... 以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UEECTS)数据管理为研究背景,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数据管理领域,为UEECTS系统设计并开发了数据管理子软件系统,在实现对UEECTS系统数据空间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系统数据的查询、添加、删除及修改数据管理操作,为城市UEECTS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针对UEECTS系统的数据规划以及数据管理子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做了详细讨论与阐述,以期为全国范围内UEECTS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数据管理子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通用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数据规划 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SDE A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 SQL SERVER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圣强 米宏亮 +2 位作者 杨满栋 宋喜先 赵育浦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基于WINDOWS NT 网络操作系统的MS SQL SERVER复制环境,分析并探讨了SQL SERVER复制技术、 复制模块的参数设置及其在地震前兆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说明了SQL SERVER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数据集成中应用的可行性。 同时,对复制... 基于WINDOWS NT 网络操作系统的MS SQL SERVER复制环境,分析并探讨了SQL SERVER复制技术、 复制模块的参数设置及其在地震前兆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说明了SQL SERVER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数据集成中应用的可行性。 同时,对复制过程中常出现的事务日志空间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分析结果表明,应用SQL SERVER复制技术进行数据交换、 共享及应用是较为有效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技术 SQL SERVER WINDOWS NT 地震前兆数据 复制模块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预报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翠珍 王晓霞 +2 位作者 安凯杰 薛生瑞 薛锦明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最近几年,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信息产业界受到极大关注,这是数据量快速增加、信息量相对贫乏的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是适应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大数据时代的地震预报工作有重要积极作用。本文将从认识数据挖掘技... 最近几年,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信息产业界受到极大关注,这是数据量快速增加、信息量相对贫乏的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是适应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大数据时代的地震预报工作有重要积极作用。本文将从认识数据挖掘技术和地震预报数据的特征入手,探究地震预报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途径,并提出注意事项,提高地震预报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地震预报 数据挖掘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忠 梁贵红 +1 位作者 魏耀文 晏祥春 《物探装备》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地震勘探采集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电子设备,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不可见的电磁干扰,由于检波器接收到的中深层反射信号较弱,因而这些干扰对原始的地震数据影响很大,会造成原始数据失真,致使采集质量下降。本文从地震... 地震勘探采集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电子设备,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不可见的电磁干扰,由于检波器接收到的中深层反射信号较弱,因而这些干扰对原始的地震数据影响很大,会造成原始数据失真,致使采集质量下降。本文从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受电磁干扰的途径进行分析,提供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采集质量 检波器 数据采集系统 下降 深层 抗干扰技术 电磁干扰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以大港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彬 林承焰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相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定量和客观性之优点。在介绍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以大港油田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的数据量选择、...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相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定量和客观性之优点。在介绍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以大港油田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的数据量选择、分类数确定、迭代次数选择,分析了测井相与地震相的综合判别,例举了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析 分类技术 地震波形 应用 分析原理 大港油田 迭代次数 综合判别 客观性 数据 模型道 分类数 测井相 沉积相 时窗 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3届SEG年会地震数据处理新技术简介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孟起 牛滨华 蔡希玲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介绍了第73届SEG年会论文中关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信号增强、多次波压制、陆上地震数据处理、频率与分辨率、数据内插及规则化等内容。集中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提高数据处理精度,有效压制叠前噪声,改善复杂构造成像... 介绍了第73届SEG年会论文中关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信号增强、多次波压制、陆上地震数据处理、频率与分辨率、数据内插及规则化等内容。集中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提高数据处理精度,有效压制叠前噪声,改善复杂构造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第73届SEG年会” 频率 分辨率 地震信号 多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14
作者 姬小兵 尚应军 张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1-33,共3页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取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 勘探 数据采集技术 地震资料 地震剖面 地震地质 观测系统 高地 难点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技术研究
15
作者 侯懿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103-104,107,共3页
高质量的地震数据是精确地质解释的基础,但受现场条件的限制,在一些复杂的地区勘探施工,必须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与分析,合理地确定现场数据采集的方法技术。结合端氏煤层气勘探工程,进行了复杂条件下施工方法的技术... 高质量的地震数据是精确地质解释的基础,但受现场条件的限制,在一些复杂的地区勘探施工,必须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与分析,合理地确定现场数据采集的方法技术。结合端氏煤层气勘探工程,进行了复杂条件下施工方法的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工程化技术
16
作者 蒋先艺 刘贤功 《物探装备》 2001年第4期235-238,302,共4页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要获得高质量的地震采集数据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和软件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西部复杂的探区,工程化的技术是决定采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物探局采集软件中心开发的KLSeis采集软件系统,介...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要获得高质量的地震采集数据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和软件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西部复杂的探区,工程化的技术是决定采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物探局采集软件中心开发的KLSeis采集软件系统,介绍目前地震数据采集的工程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工程化技术 观测系统 品质分析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秀红 乔大军 田新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本文结合东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衰减快、频率低和能量弱的特点,对深层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和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层地震勘探中应考虑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洋细的分析。在东濮凹陷前梨园... 本文结合东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衰减快、频率低和能量弱的特点,对深层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和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层地震勘探中应考虑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洋细的分析。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进行的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所得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技术 东濮凹陷 分辨率 信噪比 虚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头地震技术改进钻井数据
18
作者 赵佩华 《世界石油工业》 1998年第7期34-38,共5页
钻头地震技术使人们得以在钻井的同时,连续监测不同深度的地震时间,从而作出有关钻头距关键地层距离的决策,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介绍钻头地震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展望钻头地震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钻头 地震技术 钻井数据 随钻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S分析技术在拖缆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昌松 全海燕 +1 位作者 罗敏学 郭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3-17,共5页
均方根值(RMS)分析技术是海上拖缆式地震采集过程中典型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RMS技术对不同时域地震数据噪声强度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初至前时窗、目的层时窗、深层时窗,将RMS值按不同关键字平均,且详细地分析了噪声强度... 均方根值(RMS)分析技术是海上拖缆式地震采集过程中典型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RMS技术对不同时域地震数据噪声强度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初至前时窗、目的层时窗、深层时窗,将RMS值按不同关键字平均,且详细地分析了噪声强度;同时对叠后数据取一定时窗进行RMS分析,若所得RMS值过小或者小于某一门槛值,则认为相应通道灵敏度不足。研究表明,RMS分析技术在相应质量控制过程中可更直观、更准确地反映资料噪声水平及各通道灵敏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方根值 拖缆地震数据采集 质量控制技术 涌浪噪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国庆 王辉明 +2 位作者 李守才 宗遐龄 肖翌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数据传输的通道数和距离不易确定问题。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实验系统,解决了采集站定位问题,保证了每个数字检波器的采集信号同步,提供了一种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的新方法。实验系统中无线扩频技术的应用使无线通讯方法在地震勘探中更趋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无线扩频技术 GPS授时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