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建模与噪声压制方法理论探讨
1
作者 葛大明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信号或相干噪声进行预测,最后压制数据中相干噪声和随机的非相干噪声。全波形反演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逐渐成为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代表性方法技术,它们对噪声压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前地震数据去噪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首先,提出了勘探地震数据的概念模型,即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结构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叠加上满足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噪声;然后,分析针对该概念模型的各种方法技术,对于线性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预测器、线性Radon变换方法、K-L变换方法、Hankel矩阵方法,对于非线性(双曲)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Radon变换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最后,指出对数据中的非线性信号进行最佳建模是地震数据去噪的基础。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加深了数据处理人员对目前主流去噪软件模块理论基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线性及非线性地震信号及相干噪声 不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 信号建模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及初步结果 被引量:57
2
作者 赵明辉 丘学林 +2 位作者 夏戡原 谢剑波 叶春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开展南海东北部海陆过渡带和滨海断裂带横向深部结构研究,利用陆上流动地震台记录与海上气枪放炮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广东汕头沿海进行了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详细介绍了该次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与流程,并针对海陆联测地... 为开展南海东北部海陆过渡带和滨海断裂带横向深部结构研究,利用陆上流动地震台记录与海上气枪放炮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广东汕头沿海进行了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详细介绍了该次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与流程,并针对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和常用地震软件编写了3个格式转换程序。应用这3个程序和SAC、SU等地震软件得到了初步的数据处理结果。在南澳台和新塘台的单台地震记录剖面中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多种震相,得到许多有用的地震信息,证明海陆联测的野外工作和第1阶段的数据处理工作是成功的,为下一步地壳深部结构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海陆联测 地震数据处理 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震数据处理的并行与分布式编程框架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长海 晏海华 +2 位作者 王宏琳 史晓华 王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地震资料处理的并行与分布式编程框架GeoPF。该框架构建在集群系统之上,采用粗粒度数据并行执行模型,它可以调度串行语言编写的处理模块,同时运行在多个计算节点或者单个节点内的多个CPU核上,隐藏了计算节点及其CP...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地震资料处理的并行与分布式编程框架GeoPF。该框架构建在集群系统之上,采用粗粒度数据并行执行模型,它可以调度串行语言编写的处理模块,同时运行在多个计算节点或者单个节点内的多个CPU核上,隐藏了计算节点及其CPU核的调度、通讯与节点故障恢复、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等并行编程细节。经过实验评估,GeoPF框架从串行到并行的线性加速性能有所提高,处理相同任务的时间从21h33min缩减到15min27s,效果显著。GeoPF与商用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相比,在业务流程方面有一些相同特点,其不同之处就是GeoPF的处理模块具有自动并行特点,而大部分地震处理模块只能是串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执行模型 地震数据处理 编程框架 分布式 计算节点 地震资料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串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实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学伟 尹军杰 +1 位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80,387,共7页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情况下,确定了每一排列片线数、满覆盖测线长度、面元尺度、纵横向覆盖次数及排列类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观测方法所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断裂位置成像清晰,目的层及其以上各反射层特征清晰可靠,分辨率和信噪比均有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陡坡带 地震数据处理 泌阳凹陷 覆盖次数 静校正 地震资料 排列 要求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散射点成像及其在低信噪比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勇 朱亚平 杨慧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6,共7页
根据地震旅行时的双平方根方程,采用叠前克希霍夫积分偏移原理,将地震道按产生的散射点,在给定的偏移距范围内抽成道集,称为共散射点道集。然后对该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偏移地震剖面,即共散射点成像。由于共散射点等价... 根据地震旅行时的双平方根方程,采用叠前克希霍夫积分偏移原理,将地震道按产生的散射点,在给定的偏移距范围内抽成道集,称为共散射点道集。然后对该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偏移地震剖面,即共散射点成像。由于共散射点等价于共反射点,而且它具有很高的信噪比,还可以通过它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因此利用共散射点成像,再配合专门的去噪、剩余静校正等处理手段,对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是很有意义的。文中给出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散射点 成像 地震数据处理 信噪比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红霞 赵改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4期125-140,共16页
简要回顾了地震数据处理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 2 1世纪石油工业对地震数据处理的需求 ,并根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新一代地震处理系统的架构、应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另外 ,还在分析国内外... 简要回顾了地震数据处理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 2 1世纪石油工业对地震数据处理的需求 ,并根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新一代地震处理系统的架构、应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另外 ,还在分析国内外地震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就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业如何抓住机遇 ,发展国产地震处理软件系统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信息技术 软件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相关特征参数分析法——一种叠前地震数据处理中有效的分析工具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少武 周兴元 +1 位作者 蔡希玲 赵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9-15,共7页
首先讨论了互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及互相关函数的意义 ,提取了 3种特征参数和 5个统计量 ,并说明了这些特征参数所包含的地震信息及其意义 ;然后分析了互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列举了在原始数据分析、剩余静校... 首先讨论了互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及互相关函数的意义 ,提取了 3种特征参数和 5个统计量 ,并说明了这些特征参数所包含的地震信息及其意义 ;然后分析了互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列举了在原始数据分析、剩余静校正分析、检验相位校正效果和判断埋置检波器极性是否翻转等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地区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 ,互相关特征参数分析法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地震数据 地震信息 剩余静校正 地震数据处理 检波器 统计特征 相位校正 互相关 分析工具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多域去噪技术在复杂地表区域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廷全 夏冰 杜莉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复合多域去噪技术利用多域变换 ,将干扰波与有效波的差别最大化 ,从压制干扰波与提高有效波能量两个方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该技术根据干扰波与有效波的不同特征 ,分别在炮域、共炮检距域和超共中心点域 ,运用频率—空间域相关干扰... 复合多域去噪技术利用多域变换 ,将干扰波与有效波的差别最大化 ,从压制干扰波与提高有效波能量两个方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该技术根据干扰波与有效波的不同特征 ,分别在炮域、共炮检距域和超共中心点域 ,运用频率—空间域相关干扰压制、拉冬变换信噪分离、共炮检距域随机干扰消除、主频区域异常振幅压制、超共中心点域线性干扰消除 ,以及有效波识别加强等方法 ,在新疆、合肥、南方山地等复杂地表地区的资料处理中 ,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多域去噪 复杂地表区域 地震数据处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少武 赵卫峰 +2 位作者 赵波 梁意文 陈世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地震数据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针对当前单个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分布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以适应愈来愈复杂... 地震数据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针对当前单个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分布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以适应愈来愈复杂的地震数据处理的需要,达到提高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减少地震数据处理周期的目的。分布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地震数据采用局部地震数据库和全局地震数据库两种管理方式,功能模块设计为局部的,使用该处理系统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功能,将多台计算机上的多个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次地震数据处理过程。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优化模块组合,进行数据共享,形成最佳处理流程,快速、高效地完成处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分布式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模块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S变换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学强 秦晶晶 +1 位作者 万森林 王宏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广义S变换类型、原理与特点,归纳了现今广义S变换在时频域滤波去噪、时频谱分解、初至波识别与拾取及面波干扰压制等地震资料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广义S变换在地震弱信号识别与提取、地震资料精细时变滤波... 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广义S变换类型、原理与特点,归纳了现今广义S变换在时频域滤波去噪、时频谱分解、初至波识别与拾取及面波干扰压制等地震资料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广义S变换在地震弱信号识别与提取、地震资料精细时变滤波、面波频散特性分析、背景噪声成像等研究方面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时频分析 广义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OpenMP混合模型的并行地震数据处理支撑库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肯立 杨进 +1 位作者 彭成斌 秦云川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12期136-139,142,共5页
计算机集群技术已经引起了石油地球物理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将现有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快速、高效地移植到集群上已成为地震数据处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将现有的基于消息传递(MPI)的并行地震处理模型与共享存储(OpenMP)模型相结合,实... 计算机集群技术已经引起了石油地球物理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将现有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快速、高效地移植到集群上已成为地震数据处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将现有的基于消息传递(MPI)的并行地震处理模型与共享存储(OpenMP)模型相结合,实现了一个适合于SMP集群的并行地震数据支撑库,将涉及到消息传递的并行地震数据操作以直观的API的形式提供给开发人员。本文利用支撑库提供的API开发了一些测试模块。实验证明,支撑库可支持现有地震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的多种并行计算模型,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并行加速比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并行地震数据处理 支撑库 OPENMP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以淮南谢桥煤矿采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爱敏 李海山 董守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49,共4页
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是近两年用于煤矿达产采区,查清细微地质构造的新技术。数据处理是该项技术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关键是DMO叠加代替常规共中心点叠加、叠前部分偏移加上叠后偏移代替叠前偏移、精细静校正与两步... 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是近两年用于煤矿达产采区,查清细微地质构造的新技术。数据处理是该项技术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关键是DMO叠加代替常规共中心点叠加、叠前部分偏移加上叠后偏移代替叠前偏移、精细静校正与两步法子波反褶积、叠后高频补偿。结果表明:运用以上技术是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三维数据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高分辨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关参数统计法──一种地震数据处理中有效的分析工具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希玲 刘树田 陈义景 《信号处理》 CSCD 2000年第B12期63-68,共6页
本文将地震数据的自相关函数用于处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质量控制之中.文中首先讨论了自相关函数的统计算法,提取了六种特征参数和三种统计量;然后分析了自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列举了其在原始数据分析、异常... 本文将地震数据的自相关函数用于处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质量控制之中.文中首先讨论了自相关函数的统计算法,提取了六种特征参数和三种统计量;然后分析了自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列举了其在原始数据分析、异常道检测、检验反褶积效果等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地区的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自相关参数统计法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自相关参数统计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氏子波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希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7-507,共11页
俞氏子波是由俞寿朋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子波 ,它具有主瓣窄、旁瓣幅度小、波形简单、振幅谱光滑连续等特点 ,是目前条件下高分辨率处理中的理想子波。本文简要回顾了俞氏子波的构成及其性质 ,并对它在地震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 俞氏子波是由俞寿朋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子波 ,它具有主瓣窄、旁瓣幅度小、波形简单、振幅谱光滑连续等特点 ,是目前条件下高分辨率处理中的理想子波。本文简要回顾了俞氏子波的构成及其性质 ,并对它在地震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即俞氏子波作为子波反褶积的期望输出 ,可以改善反褶积的效果 ;俞氏子波的峰值频率可调 ,它的滤波效果优于带通滤波 ;选择高峰值频率的俞氏子波 ,可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 ;俞氏子波用于合成记录 ,可提高其保真度。本文还列举了三种实用的俞氏子波参数分析方法 ,为俞氏子波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实践表明 ,俞氏子波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氏子波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及S变换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侯树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6,114,共3页
时频分析是完整刻画地震资料在时间和频率轴上能量强度分布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因能同时展示平稳信号和非平稳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演变过程,提供信号的局部特征,所以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目前地震常用的一些时频分析... 时频分析是完整刻画地震资料在时间和频率轴上能量强度分布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因能同时展示平稳信号和非平稳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演变过程,提供信号的局部特征,所以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目前地震常用的一些时频分析方法,分析对比了常用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S变换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和试验,明确了利用S变换相对于其他2种方法在时频分析领域的优点,论述了S变换时频谱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技术可通过分析结果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进行能量补偿,可以有效地补偿衰减的振幅和高频成分,为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 时频分析 地震数据处理 吸收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地震数据处理平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娟 刘俊民 +2 位作者 盖磊 张波 许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基于分布式应用控制系统的地震数据处理平台是针对地震数据处理的特点设计的。该平台为地震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分布处理的框架,支持地震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交互分析,把分布于各个工作站上的UNIX软件进程连接为一个统一的、一致的处理分析... 基于分布式应用控制系统的地震数据处理平台是针对地震数据处理的特点设计的。该平台为地震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分布处理的框架,支持地震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交互分析,把分布于各个工作站上的UNIX软件进程连接为一个统一的、一致的处理分析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大大加快了地震数据处理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地震数据处理 底层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动力学仿真平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凯宁 郝永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3-669,共7页
介绍了高性能计算集群在地震科学领域的运用,深入分析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动力学模拟计算的特点,阐述了地震科学研究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性能要求。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动力学仿真平台为例,介绍了该平台的架构、... 介绍了高性能计算集群在地震科学领域的运用,深入分析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动力学模拟计算的特点,阐述了地震科学研究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性能要求。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动力学仿真平台为例,介绍了该平台的架构、软件环境、运维和业务应用等方面内容。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优化措施,并从业务应用、用户、管理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提升集群系统运行效率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动力学仿真 运行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策略——以巴基斯坦水合物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军 龚建明 廖晶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巴基斯坦外海发育有大量水合物,为研究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在此区域部署了多条多道地震测线。受客观条件制约,此次采集的地震资料覆盖次数低,电缆长度短,电缆噪音严重且存在空白道,这些不利因素要求在数据处理中必须采用非常规处理方法。... 巴基斯坦外海发育有大量水合物,为研究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在此区域部署了多条多道地震测线。受客观条件制约,此次采集的地震资料覆盖次数低,电缆长度短,电缆噪音严重且存在空白道,这些不利因素要求在数据处理中必须采用非常规处理方法。指导思想是变非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为常规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要灵活变通,这既包括处理流程参数的变通,也包含流程的组合变通。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强剖面的信噪比,在处理中通过3A去噪、空白道插值、相邻CMP道集合并、偏移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整体上处理后的剖面可以满足落实水合物分布特征的要求,达到了处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BSR 非常规地震数据处理 巴基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区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丘斌煌 晏红艳 常坤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2期46-52,共7页
在详细分析了底辟模糊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崎岖海底绕射多次波干扰、浅部气层吸收造成的高频成分缺失、复杂断裂结构造成的成像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项有效的数据资料处理对策。通过采用信号高保真、压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的... 在详细分析了底辟模糊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崎岖海底绕射多次波干扰、浅部气层吸收造成的高频成分缺失、复杂断裂结构造成的成像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项有效的数据资料处理对策。通过采用信号高保真、压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的优势信号、高精度地震速度建模以及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等关键处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底辟模糊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压制了多成因多特点的多次波干扰,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辟模糊区 地震数据处理 多次波 各向异性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中的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方法综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大卫 杨锴 杨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质量监控,再到基于一致性处理理念的叠前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处理流程与质控体系,逐个分析了3种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并对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体系的未来发展目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 质量监控 井控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