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海上3D地震采集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
1
作者 卢雪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针对水下浅层目标及近海底目标的高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与成像技术,是Widmaier等人于2017年和2020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概念。其关键在于将传统的窄震源间距转变为宽震源间距,并引入多震源配置(如3震源、4震源和5震源等),使震源沿拖... 针对水下浅层目标及近海底目标的高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与成像技术,是Widmaier等人于2017年和2020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概念。其关键在于将传统的窄震源间距转变为宽震源间距,并引入多震源配置(如3震源、4震源和5震源等),使震源沿拖缆前端分布,因此也被称为“宽拖多震源”解决方案。这种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海上地震观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拖缆地震数据采集 先进海上3D地震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过渡带近地表Q补偿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立 陈勇 +2 位作者 肖艳玲 王晓涛 郑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0-877,共8页
近地表吸收衰减严重,会引起地震子波的空间变化,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首先描述了基于质心频移的近地表Q计算方法及稳健的Q补偿方法;其次从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受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算子的稳定性等... 近地表吸收衰减严重,会引起地震子波的空间变化,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首先描述了基于质心频移的近地表Q计算方法及稳健的Q补偿方法;其次从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受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算子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比了近地表Q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效果。对叠前粘弹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和某近地表由沙漠区向公益林区过渡的三维地震资料,分别利用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技术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在近地表岩性变化剧烈的区域,激发和接收岩性对地震子波的影响起主要作用时,应使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技术;在地表吸收起主要作用的沙漠区,应使用近地表Q补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Q补偿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地震数据分辨率 沙漠区 空变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