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波变换与快速指数阈值迭代的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熙熙 张华 +3 位作者 武召祺 庞洋 李文杰 邱达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96-5303,共8页
传统的地震数据采集方式是炮与炮之间分开激发,施工效率较低,多震源地震混采技术通过多炮同时或延时激发,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同时也给地震数据带来了较大的混合噪声,传统方法的去混效率偏低,为此,将曲波变换与快速阈值迭代法进行结合... 传统的地震数据采集方式是炮与炮之间分开激发,施工效率较低,多震源地震混采技术通过多炮同时或延时激发,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同时也给地震数据带来了较大的混合噪声,传统方法的去混效率偏低,为此,将曲波变换与快速阈值迭代法进行结合,在此基础上使用指数阈值模型,得到一种基于稀疏反演快速高精度的多震源数据分离方法。在曲波域分离过程中,采用软阈值函数和指数阈值模型,经过迭代获得了较好的分离结果,此外,还对其抗噪性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应用,表明本文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分离方法,收敛速度更快,保留了更多的有效信号,具有更高精度的分离效果,且有良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震源 地震数据采集 地震数据分离 快速阈值迭代法 指数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islet-TV双正则化约束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 刘洋 +2 位作者 刘鑫明 刘财 张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56-2068,共13页
人工地震数据总是受到随机噪声的干扰,地震数据时-空变的特性使得常规去噪方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有效信号的损失.目前广泛应用的预测滤波类方法存在处理时变数据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不断完善,稀疏变换阈值算法能... 人工地震数据总是受到随机噪声的干扰,地震数据时-空变的特性使得常规去噪方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有效信号的损失.目前广泛应用的预测滤波类方法存在处理时变数据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不断完善,稀疏变换阈值算法能够解决时变地震数据噪声压制问题,但是常规的稀疏变换方法,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并不是特殊针对地震数据设计的,很难提供地震数据最佳的压缩特征,同时,常规阈值算法容易导致去噪结果过于平滑.因此开发更加有效的时-空变地震数据信噪分离方法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本文将地震数据信噪分离问题归纳为数学基追踪问题,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利用特殊针对地震数据设计的VD-seislet稀疏变换方法,结合全变差(TV)算法,构建seislet-TV双正则化条件,并利用分裂Bregman迭代算法求解约束最优化问题,实现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噪分离.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本文方法,并且与工业标准FXdecon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seislet-TV双正则化约束条件的迭代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时-空变地震信号,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强随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信噪分离 压缩感知 全变差 seislet-TV双正则化 分裂Bregman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带同步震源资料采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明强 陈浩林 +3 位作者 祖绍环 毛贺江 于少鹏 祝树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172,共6页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勘探同步震源高效采集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海上拖缆同步震源技术相继成熟,过渡带同步震源采集由于复杂的激发条件而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震源间距和延迟序列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过渡带...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勘探同步震源高效采集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海上拖缆同步震源技术相继成熟,过渡带同步震源采集由于复杂的激发条件而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震源间距和延迟序列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过渡带同步震源资料采集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证明周期性延迟序列更有利于同步震源数据分离,对有效信号的保持程度较高。通过对比四种同步震源观测系统,发现震源船最小间距应大于2km以减少震源之间的相干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勘探 同步震源 地震数据分离 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