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地质建模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的机遇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琪
鲁人齐
+3 位作者
苏鹏
王辉
朱亚玲
王力维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地震预测预报亟需从经验性预测向数值预测转变,但是建模难的问题制约了地震数值预测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了解决模型问题的机遇。文中从地震数值预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
地震预测预报亟需从经验性预测向数值预测转变,但是建模难的问题制约了地震数值预测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了解决模型问题的机遇。文中从地震数值预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简述了地震数值预测目前存在的难点。随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以及国内外三维公共断层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情况。结合以上2部分内容,对如何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解决地震数值预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多源多精度异构数据的联合建模、地质模型-属性模型-数值模型一体化建模、平直断层结构建模、三维断层结构建模、数据-模型-计算的迭代与相互驱动等。最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地震数值预测应用中的难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有望为地震数值预测及相关数值计算领域提供更逼近现实的数值模型和几何模型,可缩短建模工期,实现快速更新迭代,从而解决建模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震数值预测
三维公共断层模型
数值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值模拟和地震活动性统计的混合地震预测: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姚琪
王辉
+5 位作者
刘杰
王海涛
张微
杨文
赵静
姜祥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62-4175,共14页
地震数值预测是近年来最为前沿的科学研究问题之一,但是大部分地震数值预测的探索都受困于数值模拟步长的问题.本文引入混合预测方法,探索了较短预测时长的地震数值预测方法,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中进行应用.该混合预测方法主要建...
地震数值预测是近年来最为前沿的科学研究问题之一,但是大部分地震数值预测的探索都受困于数值模拟步长的问题.本文引入混合预测方法,探索了较短预测时长的地震数值预测方法,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中进行应用.该混合预测方法主要建立在活动块体理论和构造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推测未来长时间的应力变化量,并引入上一次7级地震之后数十年间,中等强度地震同震应力的影响,最后通过重分类和加权,在应力变化量上叠加年尺度小地震活动异常的统计,从而实现区域地震危险程度的混合评估.基于该方法,我们将地震数值预测的预测时间尺度缩短到年尺度,以年为单位滚动预测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自2021—2030年或更长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中强地震的区域.2022年芦山6.1级地震、2021年漾濞6.4级地震、2021年泸州6.0级地震和2022年泸定6.8级地震均发生在危险性较高的区域,而2022年马尔康6.0级地震则不在预测区域内.本文展示的混合预测尝试为地震数值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证,也为解决数值预测步长控制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值预测
混合方法
数值
模拟
核密度估计
2022年芦山M_(S)6.1
地震
2022年马尔康M_(S)6.0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地质建模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的机遇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琪
鲁人齐
苏鹏
王辉
朱亚玲
王力维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5)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U2039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4131)共同资助。
文摘
地震预测预报亟需从经验性预测向数值预测转变,但是建模难的问题制约了地震数值预测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了解决模型问题的机遇。文中从地震数值预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简述了地震数值预测目前存在的难点。随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以及国内外三维公共断层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情况。结合以上2部分内容,对如何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解决地震数值预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多源多精度异构数据的联合建模、地质模型-属性模型-数值模型一体化建模、平直断层结构建模、三维断层结构建模、数据-模型-计算的迭代与相互驱动等。最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地震数值预测应用中的难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有望为地震数值预测及相关数值计算领域提供更逼近现实的数值模型和几何模型,可缩短建模工期,实现快速更新迭代,从而解决建模难的问题。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震数值预测
三维公共断层模型
数值
模拟
Keywords
3D geoscience modeling
earthquake numerical forecasting
3D community fault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值模拟和地震活动性统计的混合地震预测: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姚琪
王辉
刘杰
王海涛
张微
杨文
赵静
姜祥华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62-4175,共14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U2039207)
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2021YFC3000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4131)资助。
文摘
地震数值预测是近年来最为前沿的科学研究问题之一,但是大部分地震数值预测的探索都受困于数值模拟步长的问题.本文引入混合预测方法,探索了较短预测时长的地震数值预测方法,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中进行应用.该混合预测方法主要建立在活动块体理论和构造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推测未来长时间的应力变化量,并引入上一次7级地震之后数十年间,中等强度地震同震应力的影响,最后通过重分类和加权,在应力变化量上叠加年尺度小地震活动异常的统计,从而实现区域地震危险程度的混合评估.基于该方法,我们将地震数值预测的预测时间尺度缩短到年尺度,以年为单位滚动预测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自2021—2030年或更长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中强地震的区域.2022年芦山6.1级地震、2021年漾濞6.4级地震、2021年泸州6.0级地震和2022年泸定6.8级地震均发生在危险性较高的区域,而2022年马尔康6.0级地震则不在预测区域内.本文展示的混合预测尝试为地震数值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证,也为解决数值预测步长控制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
地震数值预测
混合方法
数值
模拟
核密度估计
2022年芦山M_(S)6.1
地震
2022年马尔康M_(S)6.0
地震
Keywords
Earthquake numerical forecasting
Hybrid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2022 Lushan M_(S)6.1 earthquake
2022 Barkam M_(S)6.0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地质建模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的机遇
姚琪
鲁人齐
苏鹏
王辉
朱亚玲
王力维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数值模拟和地震活动性统计的混合地震预测: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
姚琪
王辉
刘杰
王海涛
张微
杨文
赵静
姜祥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