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换流站设备地震损伤识别方法
1
作者 李强 宋云海 +1 位作者 杨洋 张世洪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为了提高特高压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损伤识别精度和实时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结合小波散射特征提取的设备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加速度响应,生成包含不同损伤工况的时程数据。采... 为了提高特高压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损伤识别精度和实时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结合小波散射特征提取的设备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加速度响应,生成包含不同损伤工况的时程数据。采用小波散射技术对加速度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减少信号噪声并保留损伤特征,再将提取后的特征输入LSTM模型进行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散射特征的LSTM网络相比直接使用原始加速度数据,显著提升了识别速度与精度,模型的最终识别准确率达到95%。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换流站设备地震损伤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换流站等电力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和灾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并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换流站设备 地震损伤识别 长短期记忆网络 散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储层地震精细刻画技术
2
作者 陈可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地震数据分离处理软件系统(CSeis)是一款利用地震精细刻画非均质储层的软件,可有效解决页岩油、火山岩等储层强非均质性问题,该系统从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相对保幅地分离出散射波能量,获得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震响应,从而为页岩油、基岩... 地震数据分离处理软件系统(CSeis)是一款利用地震精细刻画非均质储层的软件,可有效解决页岩油、火山岩等储层强非均质性问题,该系统从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相对保幅地分离出散射波能量,获得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震响应,从而为页岩油、基岩风化壳等天然裂缝的地震精细刻画,以及古河道、火山岩内幕等的地震精细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页岩油、基岩风化壳领域多口水平井实钻验证,裂缝识别符合率可从原有资料的25%提升至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精细刻画 裂缝识别 地震数据 散射 基岩风化壳 相对保幅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海相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物探技术需求与创新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漆立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94,共14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经过地震采集、处理成像、量化识别和地质工程一体化解释的系统攻关,逐渐形成了高密度、高精度、面向缝洞体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带、高保真全波场地震处...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经过地震采集、处理成像、量化识别和地质工程一体化解释的系统攻关,逐渐形成了高密度、高精度、面向缝洞体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带、高保真全波场地震处理技术;叠前宽方位分析、各向异性检测、可视化等多维度解释技术。但作为典型的非层状油气藏,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海相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地震勘探理论与地震勘探实践仍面临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物探技术攻关,包括进一步完善地震散射波传播与成像理论;试验以“共中心点离散化、近偏高覆盖、多观测系统”为主的地震采集技术;重新认识噪声,实现多态式地震波处理和全波场地震成像;积极探索智能化解释技术,综合岩石物理分析与正演模拟、多态式的叠前反演与地震属性分析,精细描述缝洞体及其内幕。这些技术对支撑顺北地区持续重大突破和持续发展,以及对国内外超深层碳酸盐岩勘探和非层状油气藏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碳酸盐岩油气藏 断控缝洞体 非层状油气藏勘探 地震 散射地震采集 多态式地震处理成像 地震散射波识别和量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