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跨断层简支钢箱梁桥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江辉
张鹏
+1 位作者
黄磊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3-262,共10页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于紧邻断层桥墩,当断层滑冲强度为78.0 cm时,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由均值模型的7.53%增大到随机模型的13.01%,说明强震下如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的易损性。紧邻断层桥墩面临更高的地震损伤概率,当断层滑冲强度为52.0 cm时,四种损伤状态下非紧邻断层墩的超越概率分别为97.54%、88.51%、2.42%和0.06%,而紧邻断层墩分别为99.24%、99.15%、6.50%和0.28%。因此,应对跨断层桥梁紧邻断层桥墩的抗震设计予以更多关注,开展针对性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钢箱梁桥
活动断层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概率性
地震损伤特性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干接缝装配式桥墩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江辉
李辰
+2 位作者
冯梦瑶
罗萌
马馨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574,共9页
为研究装配式桥墩的地震损伤特性,建立了干接缝拼装桥墩的纤维模型,以150条近场地震动为激励,开展了不同混凝土强度、初始预应力水平及节段个数的预制拼装桥墩增量动力分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获得了拼装桥墩和同尺寸现浇桥墩的地震易...
为研究装配式桥墩的地震损伤特性,建立了干接缝拼装桥墩的纤维模型,以150条近场地震动为激励,开展了不同混凝土强度、初始预应力水平及节段个数的预制拼装桥墩增量动力分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获得了拼装桥墩和同尺寸现浇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浇桥墩,拼装桥墩各级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更大.当混凝土强度在C30~C45范围内变化时,提高强度可降低拼装桥墩发生轻微、中等及严重损伤的概率;鉴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特性,混凝土强度超过C50时则会增大桥墩完全破坏的概率.当初始预应力水平为30%~50%时,提高预应力对轻微及中等损伤的发生概率影响不大,但会增加桥墩严重损伤及完全破坏的概率.当节段个数在2~8范围内变化时,对桥墩各级损伤状态超越概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IDA
非参数估计
核密度估计法
概率性
地震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被引量:
24
3
作者
陈国兴
陈苏
+3 位作者
左熹
戚承志
杜修力
王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位移反应等。结果表明:地震波在模型地基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下而上低频增大、高频减小的现象;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的基频明显降低,呈现出明显的低频聚集(放大)、高频滤波效应;模型地基的孔压比增长较小,在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孔压比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显示出显著的空间效应;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模型地下结构对软土地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模型地下结构相对变形小、未出现明显上浮现象,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其侧墙的变形模式和大小存在显著的影响;模型结构中柱为地震损伤最严重部位;模型结构整体损伤情况较轻、处于非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模型试验
软弱场地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损伤特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远场强震下深水桥梁群桩基础的非线性响应及损伤特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江辉
王志
+2 位作者
白晓宇
曾聪
王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22,共10页
以某大型深水桥梁的群桩基础为对象,建立考虑动水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计算模型,以近、远场强震记录为输入,分析了不同水深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特性。可发现,近场地震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均大于远场,弯矩、剪力、位移的...
以某大型深水桥梁的群桩基础为对象,建立考虑动水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计算模型,以近、远场强震记录为输入,分析了不同水深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特性。可发现,近场地震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均大于远场,弯矩、剪力、位移的最大增幅分别出现在冲刷线以下不同深度处,轴力的最大增幅则出现在桩顶处,弯矩、剪力、位移和轴力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50.6%、227.2%、333.4%和64.2%。近场地震下,墩底、桩顶是主要易损部位,当PGA=0.38g和0.6g时,桩顶损伤指数分别为0.19和0.40,损伤水平及范围随地震动强度增加而增大,随水深增加而略有增大;远场地震下,群桩基础主要处于弹性状态。由于桩周土的约束作用,一定深度的土层交界处也可能出现桩基损伤,且损伤程度会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向两端扩散。对比表明,近场地震下深水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均明显大于远场,表明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具有更高的变形和耗能需求,应在深水桥梁的抗震设计尤其是基础延性设计中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桥梁群桩基础
非线性模型
动水效应
桩-土相互作用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损伤特性
近、远场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断层简支钢箱梁桥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江辉
张鹏
黄磊
曾聪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3-2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27813,5137805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B13002)
+1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35)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开放课题基金(2019YJ193)。
文摘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于紧邻断层桥墩,当断层滑冲强度为78.0 cm时,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由均值模型的7.53%增大到随机模型的13.01%,说明强震下如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的易损性。紧邻断层桥墩面临更高的地震损伤概率,当断层滑冲强度为52.0 cm时,四种损伤状态下非紧邻断层墩的超越概率分别为97.54%、88.51%、2.42%和0.06%,而紧邻断层墩分别为99.24%、99.15%、6.50%和0.28%。因此,应对跨断层桥梁紧邻断层桥墩的抗震设计予以更多关注,开展针对性抗震设计。
关键词
简支钢箱梁桥
活动断层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概率性
地震损伤特性
易损性曲线
Keywords
simply-supported steel box girder bridge
active fault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probabilistic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fragility curve
分类号
U448.21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干接缝装配式桥墩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江辉
李辰
冯梦瑶
罗萌
马馨怡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57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050,51727813)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13002)
+2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203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9YJ19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系统性重大课题资助项目(P2019G002).
文摘
为研究装配式桥墩的地震损伤特性,建立了干接缝拼装桥墩的纤维模型,以150条近场地震动为激励,开展了不同混凝土强度、初始预应力水平及节段个数的预制拼装桥墩增量动力分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获得了拼装桥墩和同尺寸现浇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浇桥墩,拼装桥墩各级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更大.当混凝土强度在C30~C45范围内变化时,提高强度可降低拼装桥墩发生轻微、中等及严重损伤的概率;鉴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特性,混凝土强度超过C50时则会增大桥墩完全破坏的概率.当初始预应力水平为30%~50%时,提高预应力对轻微及中等损伤的发生概率影响不大,但会增加桥墩严重损伤及完全破坏的概率.当节段个数在2~8范围内变化时,对桥墩各级损伤状态超越概率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IDA
非参数估计
核密度估计法
概率性
地震损伤特性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ridge pier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probabilistic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被引量:
24
3
作者
陈国兴
陈苏
左熹
戚承志
杜修力
王志华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No.9121530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No.IDHT20130512)~~
文摘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位移反应等。结果表明:地震波在模型地基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下而上低频增大、高频减小的现象;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的基频明显降低,呈现出明显的低频聚集(放大)、高频滤波效应;模型地基的孔压比增长较小,在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孔压比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显示出显著的空间效应;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模型地下结构对软土地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模型地下结构相对变形小、未出现明显上浮现象,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其侧墙的变形模式和大小存在显著的影响;模型结构中柱为地震损伤最严重部位;模型结构整体损伤情况较轻、处于非破坏状态。
关键词
振动台模型试验
软弱场地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损伤特性
空间效应
Keywords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soft ground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seismic damage behavior
spatial effect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远场强震下深水桥梁群桩基础的非线性响应及损伤特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江辉
王志
白晓宇
曾聪
王敏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05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B13002)
+1 种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2013G002-A-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JBM044)
文摘
以某大型深水桥梁的群桩基础为对象,建立考虑动水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计算模型,以近、远场强震记录为输入,分析了不同水深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特性。可发现,近场地震下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均大于远场,弯矩、剪力、位移的最大增幅分别出现在冲刷线以下不同深度处,轴力的最大增幅则出现在桩顶处,弯矩、剪力、位移和轴力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50.6%、227.2%、333.4%和64.2%。近场地震下,墩底、桩顶是主要易损部位,当PGA=0.38g和0.6g时,桩顶损伤指数分别为0.19和0.40,损伤水平及范围随地震动强度增加而增大,随水深增加而略有增大;远场地震下,群桩基础主要处于弹性状态。由于桩周土的约束作用,一定深度的土层交界处也可能出现桩基损伤,且损伤程度会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向两端扩散。对比表明,近场地震下深水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均明显大于远场,表明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具有更高的变形和耗能需求,应在深水桥梁的抗震设计尤其是基础延性设计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
深水桥梁群桩基础
非线性模型
动水效应
桩-土相互作用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损伤特性
近、远场
地震
Keywords
group-piles foundation of a deep-water bridge
nonlinear model
hydrodynamic effect
pile-soil interaction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
near-fault and far-field earthquake
分类号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跨断层简支钢箱梁桥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研究
江辉
张鹏
黄磊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干接缝装配式桥墩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分析
江辉
李辰
冯梦瑶
罗萌
马馨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陈国兴
陈苏
左熹
戚承志
杜修力
王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远场强震下深水桥梁群桩基础的非线性响应及损伤特性
江辉
王志
白晓宇
曾聪
王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