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楔形模型分析煤厚与地震振幅属性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邹冠贵 彭苏萍 +2 位作者 郝小霞 张健 王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1,100,共5页
为实现通过地震振幅属性预测煤层厚度,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建立楔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楔形厚度小于楔形地震波波长的1/4时,顶界面反射波波形随着楔形厚度的增大而逐渐与底界面波形分开,不仅有顶底干涉,还有楔形内部的层间多次波干... 为实现通过地震振幅属性预测煤层厚度,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建立楔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楔形厚度小于楔形地震波波长的1/4时,顶界面反射波波形随着楔形厚度的增大而逐渐与底界面波形分开,不仅有顶底干涉,还有楔形内部的层间多次波干涉,这是引起地震振幅属性变化的原因,振幅属性与楔形厚度主要是负相关的关系。楔形厚度大于楔形地震波波长的1/4时,煤层顶底板界面的反射波波形完全分开。通过地震振幅属性预测寺河煤矿煤层厚度可知,矿区西采区中部向斜轴部煤层较厚,勘探区西部煤层相对较薄,煤层厚度与振幅包络为负相关,与楔形模型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 楔形模型 地震振幅属性 煤层厚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属性的五维地震预测方法在顺北X井区的应用
2
作者 李弘艳 龚伟 +1 位作者 韩俊 张永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针对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叠后储层预测精度不足及裂缝识别困难等问题,基于五维地震数据,探索了提高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在研究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叠后储层预测精度不足及裂缝识别困难等问题,基于五维地震数据,探索了提高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在研究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五维地震各向异性正演模拟,建立了地震振幅与裂缝参数的关系,并优选了裂缝预测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方位弹性阻抗方程,开展了裂缝型储层预测,并在顺北X井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储集体的AVAZ(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zimuth and offset)地震响应特征,指出裂缝密度是指示裂缝型储层的敏感参数;同时,利用二阶傅里叶系数表征了裂缝发育密度,在顺北X井区实现了裂缝型储层的精细表征,预测吻合率较高。基于振幅属性的五维地震预测技术通过挖掘宽方位地震数据的振幅、方位信息,丰富了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等相关信息的预测。建立的傅里叶系数-裂缝密度映射关系为断控缝洞型油藏预测提供了定量化工具,为断控缝洞型油藏裂缝预测及目标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地震振幅属性 五维地震预测 裂缝密度 方位角 入射角 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洪星 韩诗文 +1 位作者 胡佳 潘志浩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于钻井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地震等资料,运用模型正演、多参数反演体融合技术等,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分布特征及油气富集条件进行了研究,预测了优质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 基于钻井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地震等资料,运用模型正演、多参数反演体融合技术等,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分布特征及油气富集条件进行了研究,预测了优质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为裂隙式喷发形成的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地震反射特征总体表现为低频、差连续、中强振幅或弱振幅,多参数反演体融合体技术预测的凝灰岩储层“甜点”分布与钻井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高,凝灰岩储层平均钻遇率达92.8%,气层平均钻遇率为81.0%,其中12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华家构造带与郭家断阶带储层岩性分别以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和含角砾晶屑凝灰岩为主,断裂发育,是2个优质储层发育区。(2)研究区凝灰岩的测井和地震相特征相匹配形成的岩性-岩相模板可有效指导凝灰岩的地震相识别,振幅属性刻画出的火山口相、近火山岩相为有利岩性分布区。(3)研究区发育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3套优质烃源岩厚度均超过300 m,TOC值分别为0.26%~5.08%,0.10%~5.55%,0.10%~9.74%,S1+S2分别为0.24~8.23 mg/g,0.12~18.15 mg/g,0.25~2.86 mg/g,Ro分别为0.6%~1.3%,1.1%~1.6%,1.0%~2.2%,具有丰度高,成熟度中等的特征,为大规模成藏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4)研究区凝灰岩气藏是一套源储侧向对接、高位富集的致密气藏,成藏主要受构造样式、断裂发育程度和供烃窗口控制,其中拉张和伸展作用形成的叠瓦状断弯褶皱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断裂发育程度及供烃窗口的大小决定了气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地震振幅属性 源储侧向对接 构造样式 断弯褶皱 供烃窗口 模型正演 火石岭组 白垩系 德惠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