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M_(S)5.9与M_(S)4.7地震序列特征及其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鑫 张珂 王玥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4-1331,共18页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在2003年与2021年先后发生M_(S)5.9地震与M_(S)4.7地震。这2次地震是该地区近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事件,均未造成地表破裂,余震分布与已知断层的相关性不强,地震活动特征和发震机制仍不甚明确。针对该问题,文中...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在2003年与2021年先后发生M_(S)5.9地震与M_(S)4.7地震。这2次地震是该地区近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事件,均未造成地表破裂,余震分布与已知断层的相关性不强,地震活动特征和发震机制仍不甚明确。针对该问题,文中使用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观测数据,对阿鲁科尔沁旗2次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M_(S)5.9和M_(S)4.7地震序列的余震震源深度分别为2~12km和8~22km间,主震位于余震序列的南东段,余震带走向为NW-SE。余震带深度剖面分析显示2次地震序列结构相对简单,均呈一个NW走向、倾向SW的地震集群。进一步采用CAP方法与P波初动极性方法,得到了震源区M_L≥1.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M_(S)4.7主震的发震断裂为左旋走滑性质,震源矩心深度为19.9km,与重定位得到的震源初始破裂深度21km较为接近,余震与主震的性质整体相同,均发育NW-SE走向的断层面。前期研究结果显示,M_(S)5.9地震序列的主震也为左旋走滑型。文中对阿鲁科尔沁旗M_(S)5.9与M_(S)4.7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表明,阿鲁科尔沁旗2次地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断层的产状及力学性质应与NW走向的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较为一致,但展布位置不同,证实M_(S)5.9地震的发震构造应是位于该断裂西侧、倾向SW的一条左旋走滑次级断裂,M_(S)4.7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震中附近与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性质相近的一条隐伏断裂。2次地震序列均是发震构造受到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科尔沁旗地震 地震序列精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其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珂 王鑫 +3 位作者 杨红樱 王玥 徐岩 李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51,共21页
2021年5月21日21时,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该地震的震中位于川滇块体的西南边界,是该区40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未产生地表破裂,余震也未沿震区附近已知的断裂分布。研究者针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已有若... 2021年5月21日21时,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该地震的震中位于川滇块体的西南边界,是该区40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未产生地表破裂,余震也未沿震区附近已知的断裂分布。研究者针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已有若干研究结果,但采用不同数据、方法和思考角度对这些结果进行验证并同时补充新认识是必要的。文中利用云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分析了漾濞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重新定位,并通过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取序列中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结果表明,漾濞地震的余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3km,余震带总体呈NW-SE走向,空间分段性明显:主震震中北西侧余震稀少且分布相对集中,东南侧余震密集且余震带宽度变大;前震序列发生在主震震中的东南侧,与余震密集段的位置基本重叠,反映主震震中北西侧的稀疏余震应属于触发型,而主震破裂可能属于由震中向SE扩展的单侧破裂型。余震带的深度横剖面显示主震破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序列北西段的结构较为简单,显示出一个地震丛集,而南东段则相对复杂,很可能由2条倾向SW的高倾角断层组成。漾濞地震序列中29个M_(S)≥3.0地震的矩心深度主要分布于3~13km,震源机制解以右旋走滑型为主,大多存在一个NW-SE走向的高倾角节面,且具有一定的正断倾滑分量。主震是以右旋走滑为主的破裂所引发的,矩心深度为5.2km,与重定位所得的震源初始破裂深度8.9km较为接近,反映该地震发生在上地壳,也反映震区的地震活动深度偏浅。文中对2021年5月云南漾濞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解的分析,反映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产状及力学性质与NW走向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较为一致,但位置不同,证实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该断裂南段西侧一条SW陡倾的右旋走滑次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漾濞M_(S)6.4地震 地震序列精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