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决策树的川滇地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小艳
蒋海昆
+2 位作者
孟令媛
苏有锦
贺素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5,共15页
基于1966—2021年川滇地区225次5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经验,构建了10个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定义,设置多震型、主...
基于1966—2021年川滇地区225次5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经验,构建了10个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定义,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样本“标签”。对样本进行不均衡处理、对特征参数进行缺失处理后,采用决策树模型对特征参数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特征参数重要性类别有一定差异,随着序列数据资料的增加,序列类型判断更倚重动态的序列数据资料;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和主震参数对序列分类有较高的贡献率,序列参数对序列分类贡献率不高。整体而言,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实际经验性预报方法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机器学习
特征参数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锦红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31,共15页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内地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构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训练、检验特征样本数据集,将地震序列标签分为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采用特征递归消除-随机森林(RFE-RF)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地震特征...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内地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构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训练、检验特征样本数据集,将地震序列标签分为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采用特征递归消除-随机森林(RFE-RF)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地震特征参数和地震序列类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震后3个不同时间节点的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预测,并对特征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模型分类性能有重要影响,同类样本中位值补齐缺失特征并采用随机重采样方法预处理可达到较高的分类预测效果。对分类结果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在震后1天,三类样本的总体报准率可达0.93。考察模型最优特征子集随时间的变化可见,在地震刚发生时(即缺乏地震序列资料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地震序列类比,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以及主震震源机制P轴方位相对于附近区域应力场的偏差等相关参数具有更大的分类贡献率。随着震后时间的延长,序列相关特征成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的主要因素。在震后3天,在可能已发生最大余震的地震序列数据集中,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成为判定地震序列类型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单一的随机森林(RF)模型,RFE-RF模型的在震后1天测试集中报准率提高了0.41,能够更有效地对地震序列类型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判定
中国内地
随机森林
递归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正光
杨润海
+2 位作者
赵晋明
胡毅力
许昭永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大破裂前的“平静”、“密集”、“低频扰动”及“慢破裂”现象也有波形显示。这些结果与天然地震很相似,几乎所有天然地震的类型和震兆异常都能在声发射破裂实验中得到发现和验证。实验还显示,在低应力阶段破裂类型较单一,但随着应力升高和逼近主(大)破裂,破裂类型越来越多,而且低频成分变多的破裂增多,慢破裂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类型
地震序列类型
慢破裂
低频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祁玉萍
龙锋
+4 位作者
林圣杰
肖本夫
赵小艳
王培玲
冯建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96,共20页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大,主余型地震所占的比例增加,多震型、孤立型逐渐减少,7.0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为主,无孤立型地震;对于不同破裂类型,逆冲型地震中主余型最多,多震型地震更可能为走滑和正断性质的地震。2)主余型和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震后20d内,主余型最大余震集中在震后3d内发生,多震型地震中次大地震集中在震后12d内发生,孤立型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地震当天。3)地震序列空间分布显示,主余型地震分布相对较广,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川西巴塘—理塘、川东马边—昭通一带、川北松潘和滇西北云龙、姚安、龙陵及附近区域,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NW段及四川盆地等地更易发生孤立型地震。4)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
地震
带中段
地震序列类型
最大余震震级
序列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陈玉华
马文静
张瑞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 1 970~ 1 999年发生在青海及邻近地区的 6 5次MS ≥ 5.0地震序列 .这些地震序列可分为孤立型、主震 余震型、前震 主震 余震型和多震型4种 ,以孤立型为主 .其中有 1 8次MS ≥ 6 .0地震序列以主震 余震型为主 ....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 1 970~ 1 999年发生在青海及邻近地区的 6 5次MS ≥ 5.0地震序列 .这些地震序列可分为孤立型、主震 余震型、前震 主震 余震型和多震型4种 ,以孤立型为主 .其中有 1 8次MS ≥ 6 .0地震序列以主震 余震型为主 .这些地震序列分布于 4个地震构造带内 .每个地震带内地震的频度、强度及序列类型不同 .计算分析了地震序列早期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地震
活动特征
地震序列类型
早期判断
空间分布
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祁连—海原地震带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立明
王振亚
+1 位作者
程建武
殷志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研究了 1 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 ,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该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 44%为主震型 ,5 6 %为孤立型 .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
研究了 1 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 ,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该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 44%为主震型 ,5 6 %为孤立型 .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 ;1 0 1°~ 1 0 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 ;99°~ 1 0 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 ;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 .将上述结果应用于 2 0 0 0年 6月 6日景泰MS5 .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 ,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海原
地震
带
地震序列类型
空间分布
震后趋势判定
地震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林松建
赵志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2,565,共6页
整理和分析了1971~2009年发生在福建及邻区的46组地震序列。结果显示:福建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地震序列类型分区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以孤立型或主余震型地震活动为主,而西部内陆地区多发生震群型地震;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可能与福建地区地...
整理和分析了1971~2009年发生在福建及邻区的46组地震序列。结果显示:福建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地震序列类型分区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以孤立型或主余震型地震活动为主,而西部内陆地区多发生震群型地震;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可能与福建地区地震动力作用、构造应力场及地震断层运动性质、地层岩性分布特征有关,同时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地区地震构造运动及动力环境。这些结果对分析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的准确预测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分布特征
地震
活动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用于机器学习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讨论
被引量:
8
8
作者
蒋海昆
王锦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72,共18页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构建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3类样...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构建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3类样本标签,初步提出44个可用于机器学习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的备选特征,包括主震及震源机制相关参数、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序列衰减和G-R关系相关参数、震级及频次相关参数。以44个备选特征为基础,变换震级下限、统计时段等参数,可以扩充出更多的机器学习备选特征。基于特征与标签之间的关联特性,评估特征对序列分类的重要性。宏观来看,震级相关参数、G-R关系和序列衰减相关参数、历史地震序列类型、震源机制相关参数等特征对序列分类有贡献,其中震级相关参数特征与标签之间的互信息值明显较大且排序稳定。补齐缺失特征不但能够增加可用的训练和检验样本,还可明显提升特征与序列类型之间的关联性,这意味着恰当的数据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提高特征的序列分类能力。添加原始数据的交互特征是拓展可用特征数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非独立特征经信息交互处理之后显示出与序列标签更强的关联性,这意味着特征选择应以模型预测效能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准,不宜过分强调特征参数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机器学习
特征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
被引量:
11
9
作者
刘小凤
肖丽珠
+1 位作者
梅秀萍
徐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祁连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震前地震活动图象表现为地震空区、前兆地震、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等.地震空区以中期异常为主,中期向短期过渡的标志为空区边缘或内部出现前兆地震、空区停止围空1~3个月或空区内发生小地震而导致...
祁连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震前地震活动图象表现为地震空区、前兆地震、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等.地震空区以中期异常为主,中期向短期过渡的标志为空区边缘或内部出现前兆地震、空区停止围空1~3个月或空区内发生小地震而导致空区解体.前兆地震一般于震前1~6个月出现,多数前兆地震与主震之间距离小于30 km,震级差1.5~3.0.通过序列类型及参数的统计分析,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活动特征
地震序列类型
祁连山
地震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省地震序列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程鑫
黄显良
+3 位作者
洪德全
吴雯雯
戚浩
郁建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0-737,共8页
根据安徽省历史地震(294~1969年,M≥4)和现代地震(1970~2013年,MS≥3.5)资料的统计结果,通过估计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将安徽地震类型划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结果表明:安徽省历史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
根据安徽省历史地震(294~1969年,M≥4)和现代地震(1970~2013年,MS≥3.5)资料的统计结果,通过估计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将安徽地震类型划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结果表明:安徽省历史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大致吻合,绝大多数中强历史地震属"相对安全类",而"相对危险类"的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在霍山地区、皖东北地区和宿北地区。安徽地区内的地震活动具有较高的继承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震后地震趋势的快速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分布特征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序列参数的水库地震类型综合判定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金
杨马陵
+1 位作者
吴时平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收集整理了我国大陆东部地区44组水库地震序列,其中震群型32组,主余型和孤立型12组。分别计算了44组序列的h值、b值、归一化熵值K、能量均匀度U、地震发生方式参数ρ等5个序列参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每一参数分震群型、主余型加孤...
收集整理了我国大陆东部地区44组水库地震序列,其中震群型32组,主余型和孤立型12组。分别计算了44组序列的h值、b值、归一化熵值K、能量均匀度U、地震发生方式参数ρ等5个序列参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每一参数分震群型、主余型加孤立型两大类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h、U、ρ值对水库地震序列类型的分类能力不强;b值平均值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数值分布范围有部分重叠;K值差异性显著,K=0.35可作为区分震群型与主余型加孤立型两类水库地震序列的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上述5个参数为自变量的Fisher判别函数,用于序列类型的综合判定。结果显示,所有数据全部参与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回溯性内符判别检验,识别正确率为97.6%;利用32组序列参数参与判别函数建立,另外10组进行外推检验,识别正确率为100%,表明上述综合判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水库地震序列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地震序列类型
序列
参数
震群型
孤立型
主余型
Fisher判别函数
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跟踪分析研究
被引量:
9
12
作者
赵小艳
韩立波
+3 位作者
徐甫坤
刘自凤
孙楠
李永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从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序列参数、历史地震活动类比、余震精定位、较大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分析等方面分析了鲁甸地震序列的序列类型及后续强余震预测问题。分析认为,鲁甸地震序列余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鲁甸地震...
从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序列参数、历史地震活动类比、余震精定位、较大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分析等方面分析了鲁甸地震序列的序列类型及后续强余震预测问题。分析认为,鲁甸地震序列余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鲁甸地震序列M≥4.0地震时间间隔遵从线性关系、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呈共轭分布、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震源机制一致性程度较低、历史地震序列类比表明鲁甸地震序列与1974年大关7.1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类似,这些均表明鲁甸地震序列类型为主—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鲁甸6.5级
地震
地震序列类型
精确定位
共轭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及邻区地震序列h值震型判定与强余震预测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马茹莹
马震
+1 位作者
王培玲
苏维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9-75,133,共8页
通过对青海及其周边28组记录相对完备的5.0级以上中强地震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序列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所有地震序列h值在主震发生后0~3天内波动变化较大,除个别地震序列外,h值在震后第8天开始趋于稳定;可根据h值是否大于...
通过对青海及其周边28组记录相对完备的5.0级以上中强地震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序列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所有地震序列h值在主震发生后0~3天内波动变化较大,除个别地震序列外,h值在震后第8天开始趋于稳定;可根据h值是否大于1快速判定地震序列是否为前震型序列,但由于不同类型地震序列之间h值分布范围重叠较为严重,不能根据h值完全准确地判定出序列类型;通过h值方法得到最大余震震级的预测结果报准率约为70%(震级误差为±0.5级),余震震级较低时,预测结果相对较为准确,孤立型序列判定结果优于主余型序列;根据实际发生的地震,检验认为门源6.4级地震序列的发展趋势和最大余震均符合h值预测所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值
地震序列类型
判定
强余震预测
青海及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地震的地震矩—震级标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
12
14
作者
钟羽云
朱新运
张震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收集整理了中国大陆1977~2001年发生的107次M≥5.0地震的震型、震源机制、发震断层、地震矩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震型、不同断层性质地震的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矩和震级标度关系中直线的斜率与地震视应力和介质...
收集整理了中国大陆1977~2001年发生的107次M≥5.0地震的震型、震源机制、发震断层、地震矩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震型、不同断层性质地震的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矩和震级标度关系中直线的斜率与地震视应力和介质非均匀程度相联系,走滑断层地震的视应力和介质的非均匀程度均高于非走滑断层地震,走滑断层中孤立型地震的视应力和介质的非均匀程度均低于多震型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矩—震级关系
断层性质
地震序列类型
视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李锰
杨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2-682,700,共11页
基于断层强度分布的非均匀性,构建了由81×81个细胞单元组成的4种不同匀质度及其各自6种不同随机构型共计24个非均匀二维单断层模型样本,并通过设计的细胞自动机模拟程序,在保持其它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
基于断层强度分布的非均匀性,构建了由81×81个细胞单元组成的4种不同匀质度及其各自6种不同随机构型共计24个非均匀二维单断层模型样本,并通过设计的细胞自动机模拟程序,在保持其它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结构非匀质度的增加,其宏观变形破坏行为由相对脆性向塑性变化;地震序列类型依次表现出主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群型;震级分布表现出非均匀性依次减小;地震发生在时间上表现为一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即小震随机、中强地震丛集和大震准周期的特点.此外,结构几何分布的随机性也对地震序列的特点有较显著的影响,但这种随机差异性随着结构非匀质程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动机
模拟
非均匀性
变形破坏
地震序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决策树的川滇地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小艳
蒋海昆
孟令媛
苏有锦
贺素歌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5,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0705-08)
云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社会发展专项)(202203AC100003).
文摘
基于1966—2021年川滇地区225次5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经验,构建了10个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定义,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样本“标签”。对样本进行不均衡处理、对特征参数进行缺失处理后,采用决策树模型对特征参数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特征参数重要性类别有一定差异,随着序列数据资料的增加,序列类型判断更倚重动态的序列数据资料;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和主震参数对序列分类有较高的贡献率,序列参数对序列分类贡献率不高。整体而言,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实际经验性预报方法较为一致。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机器学习
特征参数
决策树
Keywords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machin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decision tre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锦红
蒋海昆
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31,共15页
基金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22B05)资助。
文摘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内地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构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训练、检验特征样本数据集,将地震序列标签分为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采用特征递归消除-随机森林(RFE-RF)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地震特征参数和地震序列类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震后3个不同时间节点的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预测,并对特征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模型分类性能有重要影响,同类样本中位值补齐缺失特征并采用随机重采样方法预处理可达到较高的分类预测效果。对分类结果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在震后1天,三类样本的总体报准率可达0.93。考察模型最优特征子集随时间的变化可见,在地震刚发生时(即缺乏地震序列资料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地震序列类比,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以及主震震源机制P轴方位相对于附近区域应力场的偏差等相关参数具有更大的分类贡献率。随着震后时间的延长,序列相关特征成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的主要因素。在震后3天,在可能已发生最大余震的地震序列数据集中,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成为判定地震序列类型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单一的随机森林(RF)模型,RFE-RF模型的在震后1天测试集中报准率提高了0.41,能够更有效地对地震序列类型加以区分。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判定
中国内地
随机森林
递归消除
Keywords
Judgement of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s
Chinese mainland
Random forest
Recursive elimina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正光
杨润海
赵晋明
胡毅力
许昭永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GH10)"中越合作红河断裂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特征对比研究"资助
文摘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大破裂前的“平静”、“密集”、“低频扰动”及“慢破裂”现象也有波形显示。这些结果与天然地震很相似,几乎所有天然地震的类型和震兆异常都能在声发射破裂实验中得到发现和验证。实验还显示,在低应力阶段破裂类型较单一,但随着应力升高和逼近主(大)破裂,破裂类型越来越多,而且低频成分变多的破裂增多,慢破裂也增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类型
地震序列类型
慢破裂
低频扰动
Keywords
rock-breaking type,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slow rupture, low frequency disturbance
分类号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祁玉萍
龙锋
林圣杰
肖本夫
赵小艳
王培玲
冯建刚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96,共20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026Y)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青年课题(2019010107)共同资助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30501)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ZYD026)。
文摘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大,主余型地震所占的比例增加,多震型、孤立型逐渐减少,7.0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为主,无孤立型地震;对于不同破裂类型,逆冲型地震中主余型最多,多震型地震更可能为走滑和正断性质的地震。2)主余型和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震后20d内,主余型最大余震集中在震后3d内发生,多震型地震中次大地震集中在震后12d内发生,孤立型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地震当天。3)地震序列空间分布显示,主余型地震分布相对较广,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川西巴塘—理塘、川东马边—昭通一带、川北松潘和滇西北云龙、姚安、龙陵及附近区域,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NW段及四川盆地等地更易发生孤立型地震。4)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南北
地震
带中段
地震序列类型
最大余震震级
序列
空间分布特征
Keywords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sequence type
magnitude of maximum aftershock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sequence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陈玉华
马文静
张瑞斌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6,共7页
基金
青海省地震局地震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99 0 0 2 )
文摘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 1 970~ 1 999年发生在青海及邻近地区的 6 5次MS ≥ 5.0地震序列 .这些地震序列可分为孤立型、主震 余震型、前震 主震 余震型和多震型4种 ,以孤立型为主 .其中有 1 8次MS ≥ 6 .0地震序列以主震 余震型为主 .这些地震序列分布于 4个地震构造带内 .每个地震带内地震的频度、强度及序列类型不同 .计算分析了地震序列早期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 。
关键词
青海
地震
活动特征
地震序列类型
早期判断
空间分布
频度
Keywords
Qinghai
Seismicity feature
Seismic sequence type
Early discrimination
Spac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海原地震带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立明
王振亚
程建武
殷志钢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文摘
研究了 1 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 ,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该带的 1 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 44%为主震型 ,5 6 %为孤立型 .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 ;1 0 1°~ 1 0 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 ;99°~ 1 0 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 ;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 .将上述结果应用于 2 0 0 0年 6月 6日景泰MS5 .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 ,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
关键词
祁连-海原
地震
带
地震序列类型
空间分布
震后趋势判定
地震
活动性
Keywords
Qilian—Haiyuan seismic zone
Seismic sequence type
Space distribution
Seismicity trend judgement after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林松建
赵志伟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2,565,共6页
文摘
整理和分析了1971~2009年发生在福建及邻区的46组地震序列。结果显示:福建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地震序列类型分区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以孤立型或主余震型地震活动为主,而西部内陆地区多发生震群型地震;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可能与福建地区地震动力作用、构造应力场及地震断层运动性质、地层岩性分布特征有关,同时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地区地震构造运动及动力环境。这些结果对分析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的准确预测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分布特征
地震
活动
福建
Keywords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distribution feature
seismicity
Fujian
分类号
P315.7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于机器学习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讨论
被引量:
8
8
作者
蒋海昆
王锦红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72,共18页
基金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22B05)。
文摘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构建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3类样本标签,初步提出44个可用于机器学习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的备选特征,包括主震及震源机制相关参数、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序列衰减和G-R关系相关参数、震级及频次相关参数。以44个备选特征为基础,变换震级下限、统计时段等参数,可以扩充出更多的机器学习备选特征。基于特征与标签之间的关联特性,评估特征对序列分类的重要性。宏观来看,震级相关参数、G-R关系和序列衰减相关参数、历史地震序列类型、震源机制相关参数等特征对序列分类有贡献,其中震级相关参数特征与标签之间的互信息值明显较大且排序稳定。补齐缺失特征不但能够增加可用的训练和检验样本,还可明显提升特征与序列类型之间的关联性,这意味着恰当的数据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提高特征的序列分类能力。添加原始数据的交互特征是拓展可用特征数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非独立特征经信息交互处理之后显示出与序列标签更强的关联性,这意味着特征选择应以模型预测效能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准,不宜过分强调特征参数的独立性。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机器学习
特征
互信息
Keywords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machine learning
feature
mutual information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
被引量:
11
9
作者
刘小凤
肖丽珠
梅秀萍
徐辉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2063)
"十五"攻关课题(2002BA601B01-03-01)资助.
文摘
祁连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震前地震活动图象表现为地震空区、前兆地震、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等.地震空区以中期异常为主,中期向短期过渡的标志为空区边缘或内部出现前兆地震、空区停止围空1~3个月或空区内发生小地震而导致空区解体.前兆地震一般于震前1~6个月出现,多数前兆地震与主震之间距离小于30 km,震级差1.5~3.0.通过序列类型及参数的统计分析,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震
活动特征
地震序列类型
祁连山
地震
带
Keywords
Seismicity character
Earthquake sequence pattern
Qilianshan seismic belt
分类号
P315.7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省地震序列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程鑫
黄显良
洪德全
吴雯雯
戚浩
郁建芳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0-737,共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20150412)
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30601)
安徽省大别山监测预报实验场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根据安徽省历史地震(294~1969年,M≥4)和现代地震(1970~2013年,MS≥3.5)资料的统计结果,通过估计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将安徽地震类型划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结果表明:安徽省历史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大致吻合,绝大多数中强历史地震属"相对安全类",而"相对危险类"的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在霍山地区、皖东北地区和宿北地区。安徽地区内的地震活动具有较高的继承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震后地震趋势的快速判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分布特征
安徽
Keywords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hui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序列参数的水库地震类型综合判定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金
杨马陵
吴时平
蒋海昆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广东省地震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2012BAK19B02-05)资助
文摘
收集整理了我国大陆东部地区44组水库地震序列,其中震群型32组,主余型和孤立型12组。分别计算了44组序列的h值、b值、归一化熵值K、能量均匀度U、地震发生方式参数ρ等5个序列参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每一参数分震群型、主余型加孤立型两大类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h、U、ρ值对水库地震序列类型的分类能力不强;b值平均值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数值分布范围有部分重叠;K值差异性显著,K=0.35可作为区分震群型与主余型加孤立型两类水库地震序列的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上述5个参数为自变量的Fisher判别函数,用于序列类型的综合判定。结果显示,所有数据全部参与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回溯性内符判别检验,识别正确率为97.6%;利用32组序列参数参与判别函数建立,另外10组进行外推检验,识别正确率为100%,表明上述综合判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水库地震序列分类能力。
关键词
水库
地震序列类型
序列
参数
震群型
孤立型
主余型
Fisher判别函数
T检验
Keywords
Types of reservoir earthquake sequences
Sequence parameters
Multiple mainshock type
Isolated earthquake type
Mainshock-aftershock type
Fisher discriminant function
t tes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跟踪分析研究
被引量:
9
12
作者
赵小艳
韩立波
徐甫坤
刘自凤
孙楠
李永莉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1-07)资助
文摘
从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序列参数、历史地震活动类比、余震精定位、较大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分析等方面分析了鲁甸地震序列的序列类型及后续强余震预测问题。分析认为,鲁甸地震序列余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鲁甸地震序列M≥4.0地震时间间隔遵从线性关系、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呈共轭分布、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震源机制一致性程度较低、历史地震序列类比表明鲁甸地震序列与1974年大关7.1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类似,这些均表明鲁甸地震序列类型为主—余型。
关键词
云南鲁甸6.5级
地震
地震序列类型
精确定位
共轭
地震
Keywords
Yunnan Ludian Ms6.5 earthquake
earthquake sequence type
accurate location
conjugate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及邻区地震序列h值震型判定与强余震预测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马茹莹
马震
王培玲
苏维刚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9-75,133,共8页
基金
青海省地震局2016年地震科学基金--青海北部ML≥3.0级地震平静与中强以上地震的关系研究(2016B04)资助
文摘
通过对青海及其周边28组记录相对完备的5.0级以上中强地震序列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序列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所有地震序列h值在主震发生后0~3天内波动变化较大,除个别地震序列外,h值在震后第8天开始趋于稳定;可根据h值是否大于1快速判定地震序列是否为前震型序列,但由于不同类型地震序列之间h值分布范围重叠较为严重,不能根据h值完全准确地判定出序列类型;通过h值方法得到最大余震震级的预测结果报准率约为70%(震级误差为±0.5级),余震震级较低时,预测结果相对较为准确,孤立型序列判定结果优于主余型序列;根据实际发生的地震,检验认为门源6.4级地震序列的发展趋势和最大余震均符合h值预测所得结果。
关键词
H值
地震序列类型
判定
强余震预测
青海及邻区
Keywords
h-value
determination of sequence type
strong aftershock prediction
Qinghai Province and its adjacent area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地震的地震矩—震级标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
12
14
作者
钟羽云
朱新运
张震峰
机构
浙江省地震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资助(991103263)
文摘
收集整理了中国大陆1977~2001年发生的107次M≥5.0地震的震型、震源机制、发震断层、地震矩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震型、不同断层性质地震的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矩和震级标度关系中直线的斜率与地震视应力和介质非均匀程度相联系,走滑断层地震的视应力和介质的非均匀程度均高于非走滑断层地震,走滑断层中孤立型地震的视应力和介质的非均匀程度均低于多震型地震。
关键词
地震
矩—震级关系
断层性质
地震序列类型
视应力
Keywords
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moment and magnitude
Fault property
Type of earthquake (sequence
) Apparent (stress)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李锰
杨峰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2-682,70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4015)资助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断层强度分布的非均匀性,构建了由81×81个细胞单元组成的4种不同匀质度及其各自6种不同随机构型共计24个非均匀二维单断层模型样本,并通过设计的细胞自动机模拟程序,在保持其它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结构非匀质度的增加,其宏观变形破坏行为由相对脆性向塑性变化;地震序列类型依次表现出主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群型;震级分布表现出非均匀性依次减小;地震发生在时间上表现为一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即小震随机、中强地震丛集和大震准周期的特点.此外,结构几何分布的随机性也对地震序列的特点有较显著的影响,但这种随机差异性随着结构非匀质程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关键词
细胞自动机
模拟
非均匀性
变形破坏
地震序列类型
Keywords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seismicity simulation
fault strength het erogeneity
fracture mode seismic sequence typ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决策树的川滇地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研究
赵小艳
蒋海昆
孟令媛
苏有锦
贺素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研究
王锦红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李正光
杨润海
赵晋明
胡毅力
许昭永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
祁玉萍
龙锋
林圣杰
肖本夫
赵小艳
王培玲
冯建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
陈玉华
马文静
张瑞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祁连—海原地震带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及其应用
杨立明
王振亚
程建武
殷志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林松建
赵志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适用于机器学习的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讨论
蒋海昆
王锦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
刘小凤
肖丽珠
梅秀萍
徐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安徽省地震序列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
程鑫
黄显良
洪德全
吴雯雯
戚浩
郁建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序列参数的水库地震类型综合判定研究
宋金
杨马陵
吴时平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跟踪分析研究
赵小艳
韩立波
徐甫坤
刘自凤
孙楠
李永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青海及邻区地震序列h值震型判定与强余震预测研究
马茹莹
马震
王培玲
苏维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类型地震的地震矩—震级标度关系研究
钟羽云
朱新运
张震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
李锰
杨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