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属性信息在砂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吕复苏
黄小平
任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地震属性信息是蕴含在地震反射波中的有用信息,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强及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开展,地震属性信息已经引起地球物理、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管现代地震技术发展很快,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忽视地震信息是反映...
地震属性信息是蕴含在地震反射波中的有用信息,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强及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开展,地震属性信息已经引起地球物理、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管现代地震技术发展很快,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忽视地震信息是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这一基本属性,它能从多方面反映地下特殊地质现象、沉积现象、流体特征等。以克拉玛依五区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全面介绍了各种常用地震属性信息的概念及其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信息
砂砾岩
油藏开发
地震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属性模式聚类预测储层物性参数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波
胡少华
毕建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地震模式聚类预测技术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1所用地震资料的质量满足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及高保真度的要求;2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综合框架) ,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好的学习样本;3选...
地震模式聚类预测技术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1所用地震资料的质量满足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及高保真度的要求;2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综合框架) ,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好的学习样本;3选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在上述第二个环节中,涉及储层层段划分上应力求按岩性特征细化,然后按测井细分层数据对地震信息进行准确标定,建立地震属性信息与地质、井信息的联系。文中列举了两个油田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聚类
储层物性参数
模式识别技术
地震属性信息
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预测技术
储层预测
高信噪比
地震
资料
高保真度
高分辨率
地质模型
学习样本
岩性特征
地震
信息
应用实例
油气
测井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延章
廖前进
+1 位作者
范军侠
赵海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大港滩海探区 ,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 地质条件 ,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 ,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
在大港滩海探区 ,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 地质条件 ,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 ,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相划分 ,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 ,预测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区带 ,获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 ,证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以宏观沉积相模型为指导 ,应用多种地震微相分析技术进行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的预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微相聚类分析
沿层相干分析
地震属性信息
优化
神经网络
地震
波形分类
储集层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石5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9-31,共3页
以石5油藏为例,论述了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油气藏(尤其是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中蕴含的有用信息有助于解决地质问题,可提高寻找油气藏的能力。
关键词
油气藏勘探开发
地球物理综合技术
地震属性信息
应用
效果
石5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
被引量:
72
5
作者
凌云
高军
吴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2,189,共8页
陆上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也随之产生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最终成像储层反射地震属性信息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远大于地质和油气因素引起的储层信息变化,势必给储层的识别带来困难。以往的球面...
陆上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也随之产生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最终成像储层反射地震属性信息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远大于地质和油气因素引起的储层信息变化,势必给储层的识别带来困难。以往的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一定的近地表影响,但它们难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原有时频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油田的三维开发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和开发钻井的验证,表明该补偿方法在消除近地表对地震属性的空间影响的同时,还满足相对保持储层振幅信息的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域
发散
球面
陆上
地震
勘探
地表一致性
地震属性信息
大地吸收衰减
空间变化
补偿方法
近地表
激发能量
信息
变化
振幅补偿
地震
数据
开发钻井
空间影响
振幅
信息
有效方法
储层
反褶积
和空间
时频域
岩性
子波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属性信息在砂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吕复苏
黄小平
任涛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文摘
地震属性信息是蕴含在地震反射波中的有用信息,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强及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开展,地震属性信息已经引起地球物理、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管现代地震技术发展很快,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忽视地震信息是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这一基本属性,它能从多方面反映地下特殊地质现象、沉积现象、流体特征等。以克拉玛依五区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全面介绍了各种常用地震属性信息的概念及其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地震属性信息
砂砾岩
油藏开发
地震
勘探
Keywords
amplitude
frequency
waveform
trace inversion
seismic facies
pattern recognition
分类号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31.49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属性模式聚类预测储层物性参数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波
胡少华
毕建军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文摘
地震模式聚类预测技术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1所用地震资料的质量满足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及高保真度的要求;2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综合框架) ,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好的学习样本;3选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在上述第二个环节中,涉及储层层段划分上应力求按岩性特征细化,然后按测井细分层数据对地震信息进行准确标定,建立地震属性信息与地质、井信息的联系。文中列举了两个油田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模式聚类
储层物性参数
模式识别技术
地震属性信息
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预测技术
储层预测
高信噪比
地震
资料
高保真度
高分辨率
地质模型
学习样本
岩性特征
地震
信息
应用实例
油气
测井
油田
Keywords
seismic attributes,integrative framework,neural network,modeling loggin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延章
廖前进
范军侠
赵海宽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0,共3页
文摘
在大港滩海探区 ,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 地质条件 ,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 ,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相划分 ,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 ,预测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区带 ,获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 ,证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以宏观沉积相模型为指导 ,应用多种地震微相分析技术进行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的预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图 4参
关键词
地震
微相聚类分析
沿层相干分析
地震属性信息
优化
神经网络
地震
波形分类
储集层特征反演
Keywords
micro facies cluste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seismic attribute optimization
waveform classification
reservoir inversion
分类号
P53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石5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涛
机构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9-31,共3页
文摘
以石5油藏为例,论述了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油气藏(尤其是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中蕴含的有用信息有助于解决地质问题,可提高寻找油气藏的能力。
关键词
油气藏勘探开发
地球物理综合技术
地震属性信息
应用
效果
石5油藏
Keywords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technology
seismic attribut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result
Shi5 reservoir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
被引量:
72
5
作者
凌云
高军
吴琳
机构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2,189,共8页
文摘
陆上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也随之产生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最终成像储层反射地震属性信息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远大于地质和油气因素引起的储层信息变化,势必给储层的识别带来困难。以往的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一定的近地表影响,但它们难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原有时频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油田的三维开发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和开发钻井的验证,表明该补偿方法在消除近地表对地震属性的空间影响的同时,还满足相对保持储层振幅信息的处理要求。
关键词
空间域
发散
球面
陆上
地震
勘探
地表一致性
地震属性信息
大地吸收衰减
空间变化
补偿方法
近地表
激发能量
信息
变化
振幅补偿
地震
数据
开发钻井
空间影响
振幅
信息
有效方法
储层
反褶积
和空间
时频域
岩性
子波
油气
Keywords
near-surface influence,ground attenuation by absorption,time-frequency-space domain,spherical dispersion and absorption,compensation for attenuation
分类号
P631.4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属性信息在砂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吕复苏
黄小平
任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震属性模式聚类预测储层物性参数
陈波
胡少华
毕建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张延章
廖前进
范军侠
赵海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石5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孙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
凌云
高军
吴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