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二维破裂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培善 陈海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7-350,共14页
使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导出了大小不同地震的震源位移谱的表达式.位移谱有三个拐角频率f_c1,f_c2,f_c3.f_c1和f_c2分别联系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f_c3联系着震源函数的上升时间.根据三个拐角频率,可以把位移谱u(ω)分成四个区... 使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导出了大小不同地震的震源位移谱的表达式.位移谱有三个拐角频率f_c1,f_c2,f_c3.f_c1和f_c2分别联系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f_c3联系着震源函数的上升时间.根据三个拐角频率,可以把位移谱u(ω)分成四个区域,在Ⅰ区,f<f_c1,u(ω)=u(0)∝f^0;在Ⅱ区,f_c1<f<f_c2,u(ω)∝1/f;在Ⅲ区,f_c2<f<f_c3,u(ω)∝1/f^2;在Ⅵ区,f >f_c3,u(ω)∝1/f^3.由于在四个区域u(ω)随频率的增加下降的速度不一样,决定了震源参数在不同的震级范围内(也就是不同地震矩范围)有不同的表达式.假定地震满足几何相似、应力环境相似以及动力学相似条件,因而地震矩M_0,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上升时间都可以用断层长度L来定标。根据Dziewonski and Woodhouse给出的1981—1983年800多个地震的地震矩M_0资料,以及BISC给出的面波震级M_s、体波震级m_b,来确定定标律中的常数.这样就可以从定标律推导出震源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破裂模式 地震定标律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地震定标律研究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嘉政 刘丽芳 钱晓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58-463,共6页
根据二维地震位错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关系,估算了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破裂参数和震源应力参数,结果给出:主破裂断层长度L=218km,破裂宽度W=29km,断层破裂面积S=6310km2,最大位错D=5.01m,断层破裂速度vr=2.8km/s,主破裂过程持续时间为7... 根据二维地震位错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关系,估算了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破裂参数和震源应力参数,结果给出:主破裂断层长度L=218km,破裂宽度W=29km,断层破裂面积S=6310km2,最大位错D=5.01m,断层破裂速度vr=2.8km/s,主破裂过程持续时间为78s,地震矩M0=7.94×1020N.m,矩震级MW=7.9,这些断层破裂参数与有关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主震和3次6级强余震的震源应力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给出:主震应力降Δσ=6.34MPa,视应力σa=0.60MPa,剪应力τ0=22.13MPa,表明主震的发震应力场处于构造环境剪应力为22.13MPa的高值背景,主震发生后,6级强余震剪应力τ0下降了约一半,平均约为10MPa;应力降Δσ则没有明显变化,平均为7.0MPa左右。结合余震序列空间分布情况,分析认为主震破裂为单侧破裂,走向为NE方向,断层从初始破裂点开始主破裂长度约200km范围内是地震能量主要的释放区,由于主震为浅源大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因而在破裂过程中释放的巨大地震波能量对震区造成了烈度高达Ⅺ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标律 破裂过程 震源参数 汶川8.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