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及抗震设计思考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生水 方绪顺 钱亚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几座典型土石坝的震害表现,并对这些土石坝,特别是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震害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导致的坝体附加变形以及坝体不同部位变形的不均匀和不协调是土石坝发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土石坝的各类不同... 介绍了国内外几座典型土石坝的震害表现,并对这些土石坝,特别是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震害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导致的坝体附加变形以及坝体不同部位变形的不均匀和不协调是土石坝发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土石坝的各类不同材料的接触带以及河谷地形突变处是发生震害的主要部位,在大坝设计施工时需特别予以关注.最后,对高土石坝安全评价和抗震设计方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并特别指出,考虑到地震的随机性和高土石坝安全的绝对重要性,有必要研究高土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震害表现 地震安全评价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波 刘博 +4 位作者 吕涛 许文锋 杨建宏 夏祥 周青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73-1882,共10页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围岩岩体级别、衬砌混凝土厚度、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与这5个因素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有(无)衬砌支护结构两种情况的地震安全评价公式,提出了岩体地下洞室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分别对唐山余震地震作用下溪洛渡水电站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与Dowding-Rozen及Sharma-Judd的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分析还表明,文中提出的岩体地下工程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溪洛渡水电站: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gue集的地下洞室地震安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倩 王乾伟 +3 位作者 王飞 王振 朱晓斌 佟大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3-418,共6页
针对地下洞室群安全评价研究相对匮乏,且研究中大多针对应力或位移等单一指标开展安全评价,其结果具有明显局限性的问题,基于集成强度折减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法及Vague集的集对分析模型等方法,以结构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 针对地下洞室群安全评价研究相对匮乏,且研究中大多针对应力或位移等单一指标开展安全评价,其结果具有明显局限性的问题,基于集成强度折减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法及Vague集的集对分析模型等方法,以结构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加速度及压应力等多个动态响应参量作为地下洞室地震安全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了适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多指标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体系。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地震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地下洞室的3个断面均处于安全稳定性较好的评价等级,验证了地下洞室群地震安全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地震安全评价 VAGUE集 粒子群优化算法 投影寻踪法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水坝的安全管理和地震安全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Yoshikazu YAMAGUCHI Toshihide KOBORI +2 位作者 Tadahiko SAKAMOTO 陈奇 徐方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水坝 大坝安全管理 地震安全评价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坡体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地震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邹德高 屈永倩 +3 位作者 高东红 杨智凯 刘京茂 王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研究强震下土石坝压坡体影响机制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强地震区的土石坝工程,考虑大坝-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开展了全弹塑性的动力强非线性变形分析以及等价线性动力分析和时程稳定分析,研究了压坡体对坝体地震反应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压坡体对坝坡的法向压力明显大于顺坡向剪切力,压坡体有利于减小坝体地震变形;压坡体孔隙率变化对坝体地震变形基本没有影响,无需提高压坡体碾压标准;压坡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是不影响坝体安全的浅层无害滑面,建议采用大坝整体变形或穿过坝体的有害滑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滑移量)进行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研究成果为强震区土石坝压坡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压坡体 地震响应 地震安全评价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对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检验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文涛 李海鸥 +5 位作者 杨主恩 陈桂华 陈献程 杨清源 邓志辉 孙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6-803,共8页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的野外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分析了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的破坏情况。在汶川地震震中区和高烈度区内,其危害性程度明显比当地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烈度高Ⅰ~Ⅲ度,暴露出在当地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的野外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分析了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的破坏情况。在汶川地震震中区和高烈度区内,其危害性程度明显比当地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烈度高Ⅰ~Ⅲ度,暴露出在当地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受限于历史地震记录时间短、无法预测出超过历史地震最高震级的上限,严重低估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危险性,酿成当地水电水利工程遭受很大损坏,坝体普遍出现裂缝、渗水、局部坍塌等情况,甚至有些水库出现溃坝险情。因此,在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中应加强活动断裂的鉴定工作,可以利用古地震或地震规模与最大震级关系等来弥补历史地震资料记录时间短的缺陷,以提高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震安全评价 水电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活动构造问题 被引量:12
7
作者 冉勇康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3-741,共9页
长线工程场地一般都得穿经活动构造带,因而活动构造研究在该类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尤为重要。为此,文中对长线工程场地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要求和活动构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线场地地震安全性评... 长线工程场地一般都得穿经活动构造带,因而活动构造研究在该类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尤为重要。为此,文中对长线工程场地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要求和活动构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线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活动构造研究宜开展的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技术路径和成果提交等工作要点。最后,对长线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活动构造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长线工程场地 活动构造 断层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及其在地震预报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金学申 刁建新 高淑云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13,共8页
关键词 历史有感地震 目录 预报 地震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高层建筑的地震动输入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柏坡 窦立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烈度的含义,指出在使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不协调之处.根据多年参加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经验,总结了目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过程... 本文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烈度的含义,指出在使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不协调之处.根据多年参加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经验,总结了目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建议:针对高层建筑进行新的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对高层建筑工程场地作地震安全性评价时,可根据高度的不同,适当简化安全性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高层建筑 地震动输入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若干地震地质问题探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本刚 沈得秀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本文在对活动断层的工程涵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后,讨论了断层物质测年的工程应用进展及其断层活动时代鉴定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应用地震地质资料评估大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以及活动断层地表断错位移的概率评价等问题作... 本文在对活动断层的工程涵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后,讨论了断层物质测年的工程应用进展及其断层活动时代鉴定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应用地震地质资料评估大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以及活动断层地表断错位移的概率评价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断层活动性鉴定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裕明 周本刚 沈得秀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本文讨论了目前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家关心的两个问题:不同级别地震工作的近场区(近区域)地震构造调查和评价的不同要求以及Ⅰ级工作中确定论和概率论分析方法中发震构造与潜在震源区的统一性。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潜在震源区 发震构造 近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158,共6页
针对某大型尾矿库加高扩容项目,开展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对区域的地震构造、断裂活动性进行评价;确定震级上限、地震带起算震级、地震带b值和v4,确定潜在震源区的主破裂方向与分布函数;确定潜在震源区对场地基岩地震加... 针对某大型尾矿库加高扩容项目,开展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对区域的地震构造、断裂活动性进行评价;确定震级上限、地震带起算震级、地震带b值和v4,确定潜在震源区的主破裂方向与分布函数;确定潜在震源区对场地基岩地震加速度峰值的贡献概率,给出50 a和100 a的不同超越概率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经拟合基岩谱,获得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并合成设计地表地震动时程曲线。研究成果可为大型尾矿库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工程场地 地震安全评价 地震动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绍博 李斌 徐海云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4期302-308,共7页
本文对目前上海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根据上海市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设计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及相关技术问题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小军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1期15-24,共10页
本文简单回顾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变迁与发展过程,探讨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分析了相关技术方法的发展与更新趋势。文中重点讨论了不同的地震影响量之间概率水平的一致性问题,同时对在设防水准的选取、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 本文简单回顾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变迁与发展过程,探讨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分析了相关技术方法的发展与更新趋势。文中重点讨论了不同的地震影响量之间概率水平的一致性问题,同时对在设防水准的选取、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不确定性考虑、地震动衰减关系的获取、地震动时程合成中的参数匹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非线性处理、设计地震动确定等方面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对这些问题处理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场地 地震安全评价 设防水准 地震影响 衰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常见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一鹏 宋方敏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共14页
本文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着重指出了场址近场区断裂活动时代鉴定中控制性剖面缺失、测年数据应用不当、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方法的有效使用、钻孔探测的质量控制与孔间距、高密度电法的局限性等问题... 本文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着重指出了场址近场区断裂活动时代鉴定中控制性剖面缺失、测年数据应用不当、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方法的有效使用、钻孔探测的质量控制与孔间距、高密度电法的局限性等问题,强调应重视活动断裂活动性质、滑动速率、破裂分段和古地震事件等参数的获取;对场址范围活动断裂勘查和其他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也做了讨论;在发震构造判定和潜在震源划分中的一些不合理做法用实例做了论证。本文对提高今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水平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场地 地震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场地勘查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鄢家全 俞言祥 +1 位作者 潘华 郝玉芹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4期285-291,共7页
本文针对当前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多年来编写、评审报告的体会,论述了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场地勘查要点及缘由,期望对改进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等级 场地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特殊问题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小军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2期97-104,共8页
本文探讨了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涉及的几个特殊问题,如考虑中深源地震影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海底软弱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借鉴春晓气田群开发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其它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对这些问题处理... 本文探讨了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涉及的几个特殊问题,如考虑中深源地震影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海底软弱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借鉴春晓气田群开发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其它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对策,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场地 地震安全评价 中深源地震 软弱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的震级距离参数调整法及其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建文 刘峥 《震灾防御技术》 2011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传统等效线性化波动法最主要的缺陷之一是,当基岩输入地震动较强时,高频段算得的放大倍率比实际场地的实测结果明显偏低。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该缺陷导致了低估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严重后果。为弥补等效线性化方法的上述缺陷,沈建... 传统等效线性化波动法最主要的缺陷之一是,当基岩输入地震动较强时,高频段算得的放大倍率比实际场地的实测结果明显偏低。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该缺陷导致了低估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严重后果。为弥补等效线性化方法的上述缺陷,沈建文等(2010)提出了通过震级M和距离R参数修正等效线性化的方法EQLM(M,R)。本文指出应变折减系数对计算结果的重要影响,对土层反应的等效线性化方法EQLM(M,R)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同时结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算例,用设定地震确定了震级-距离,用EQLM(M,R)完成了土层反应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 土层地震反应 等效线性化方法 设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多方案比较工作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达 黄永林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1期47-55,共9页
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的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的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的结论,近十多年地震的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的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 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的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的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的结论,近十多年地震的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的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为0.15g。本次复核工作的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的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地震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黎益仕 张红 +3 位作者 余积明 张令心 林碧苍 赵凤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1-788,共8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是地震灾害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演化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成形,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国务院先后取消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许可和结... 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是地震灾害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演化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成形,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国务院先后取消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许可和结果审定的行政审批事项,提出施行区域评估。在建立新制度过程中,面临着审批部门须承担委托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责任、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地震小区划及地震区划同质化、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质量监管困难、重大建设工程"应评未评""评而未用"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历史变迁、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改革的展望,以期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制度 抗震设防要求监管 改革问题 制度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