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式计算的地震大数据处理方法
1
作者 朱婧 田野 +1 位作者 贾丹丹 张訸 《地震研究》 2026年第1期168-175,共8页
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震台网数量的增加,地震数据的采集量呈爆炸式增长。针对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中存在的运算速率瓶颈、处理时间较长以及存储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1种高效的地震大数据处理方法,构建1个集成数据实时采集、传... 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震台网数量的增加,地震数据的采集量呈爆炸式增长。针对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中存在的运算速率瓶颈、处理时间较长以及存储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1种高效的地震大数据处理方法,构建1个集成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及存储的综合性计算平台。首先利用Flink框架从各个地震台站实时获取观测数据,通过filter、map、process等算子对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并序列化为JSON格式缓存至Kafka消息队列中。Flink作为消费者角色从Kafka中接收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和建模,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HBase分布式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的即时访问和深度分析。此外,通过Flink的流处理能力和Kafka的高吞吐量消息传递机制,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每秒能够读写约130万条数据,相当于每秒处理约700 MB的数据量。在数据检索方面,该方法检索速度相较于传统工具提高了60%以上。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地震数据流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大数据 流式计算 Apache Flink Apache Kafka Apache HB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坤 张娅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551,共6页
针对当前地震时数据传输系统存在时延高、安全性较差及数据传输拥堵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视频转码模块、Python交互平台、数据流传输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几部分组成。利用解协议... 针对当前地震时数据传输系统存在时延高、安全性较差及数据传输拥堵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视频转码模块、Python交互平台、数据流传输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几部分组成。利用解协议、解封装、解码、视频数据存储、编码、封装等实现视频转码;利用Python交互平台实现测点与地震数据监测中心之间的交互;结合CDMA传输方式与VPDN组网方式作为无线传输模块;由区域中心运维管理和通知下发等单元组成系统维护模块。系统软件分为收包与发包两种数据传输模式,以收包为主完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延迟低,且安全性较为优越,解决了地震数据拥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地震大数据 拥堵 传输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随采地震探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8
3
作者 程建远 覃思 +3 位作者 陆斌 王保利 王季 王云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的炸药震源受火工品管控影响大,且无法实现煤矿开采动力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随采地震是以采煤机为震源的地震探测新技术。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随采地震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随采地震的方法原理和独特优势,并开展了一些先...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的炸药震源受火工品管控影响大,且无法实现煤矿开采动力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随采地震是以采煤机为震源的地震探测新技术。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随采地震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随采地震的方法原理和独特优势,并开展了一些先导性的试验研究利用。结果表明:采煤机震源具有激发能量强、频带宽、安全绿色经济、可重复等特点,可以作为随采地震探测的被动震源;采煤机震源与炸药震源的地震炮集记录接近,后者单炮信噪比相对较高;随采地震数值模拟、大数据动态处理等关键技术急需协同攻关。尽管随采地震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是它将成为未来透明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建模、开采动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重要手段,代表了今后煤矿智能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采地震 可控震源 采煤机震源 随采地震大数据 智能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