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恩涛 王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76,207,共6页
文章以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课程,包括层序内部构型解剖、合成记录制作、层序界面识别与剖面解释、单井与连井分析、平面属性与水平切片制作、地质体平面展布六方面内容。该实验课程不仅加深了学... 文章以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课程,包括层序内部构型解剖、合成记录制作、层序界面识别与剖面解释、单井与连井分析、平面属性与水平切片制作、地质体平面展布六方面内容。该实验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地震地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而且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地震解释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实验设计 新工科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绪磊 赵振伟 +4 位作者 王兰英 王征 徐敏 郭海洋 吴战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1,共8页
由枯竭型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具有储气量大、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储气库建库的首选目标。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厚度薄,准确落实地下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难度大,地质目标难以一次性中靶。为了形成... 由枯竭型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具有储气量大、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储气库建库的首选目标。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厚度薄,准确落实地下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难度大,地质目标难以一次性中靶。为了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的地震解释技术序列,对整个建库期间使用到的地震解释技术进了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多井控制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可以对构造进行准确的三维空间雕刻,能够有效地解决高陡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预测的难题,进而对气藏的封闭性做出评价;②所形成的地震导向技术,为注采井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为提高高陡复杂构造区钻探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提高了钻井速度与效益;③随钻过程中实时跟踪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注采井一次性入靶率和目的层段的进尺。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为四川盆地东部XGS地下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以及动态调整井轨迹方案,提高了钻井一次性中靶率,大幅度提高了石炭系地层及储层的钻遇率,对今后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工程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区 枯竭型油气藏 改建地下储气库 地震导向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地层倾角预测 动态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43
3
作者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88+192,共18页
针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这一论题,本文从几个特定角度展开了简要的讨论。首先给出了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然后围绕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研讨了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八个在地震数据采集... 针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这一论题,本文从几个特定角度展开了简要的讨论。首先给出了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然后围绕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研讨了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八个在地震数据采集时及十个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问题;第三是论述了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震数据反演技术、属性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质建模和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最后讨论了地震数据的综合地质解释。文章并没有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介绍,而是针对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相关方法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作者认为所述问题对应用地震方法勘查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地震勘探技术 三维数据体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地震数据的地质综合解释 储层特性预测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