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地震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沈亚 陈元忠 +3 位作者 孙维军 李艳明 管俊亚 覃素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6-150,196+13,共7页
柴西南地区深部成藏组合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可划分为5个正向构造带,其中新区昆北断阶带切6井已获得重大突破,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和乌南斜坡也具有一定的潜力。柴西南地区红狮、跃进、乌南斜坡岩性勘探领域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并... 柴西南地区深部成藏组合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可划分为5个正向构造带,其中新区昆北断阶带切6井已获得重大突破,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和乌南斜坡也具有一定的潜力。柴西南地区红狮、跃进、乌南斜坡岩性勘探领域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并在乌南斜坡取得了重要进展。柴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分布广,厚度大,但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相对局限,冷湖—南八仙构造带、鄂博梁构造带及南祁连山前带为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地震地质研究 深部成藏组合 昆北断阶带 岩性勘探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中的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方法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大卫 杨锴 杨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质量监控,再到基于一致性处理理念的叠前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处理流程与质控体系,逐个分析了3种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并对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体系的未来发展目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 质量监控 井控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新进展——“2011年石油地震地质学学术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杰 卫平生 李相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文中综述了当前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的新动向、新进展,包括地震沉积学、地震储层学及地震成藏学等方面。指出地震-地质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在当前油气勘探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陆相砂泥岩薄互层的砂体勘探中,人们在地震沉... 文中综述了当前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的新动向、新进展,包括地震沉积学、地震储层学及地震成藏学等方面。指出地震-地质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在当前油气勘探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陆相砂泥岩薄互层的砂体勘探中,人们在地震沉积学(寻找砂体)—地震储层学(确定有效砂体)—地震成藏学(发现油气藏)的研究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文中还对石油地震地质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 地震沉积学 地震储层学 地震成藏学 石油地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石山Ms6.2级和泸定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 被引量:20
4
作者 铁永波 张宪政 +15 位作者 曹佳文 秦雅东 王立朝 董英 郭富赟 郭兆成 白永健 冉涛 侯圣山 王涛 高波 卢佳燕 李光辉 宁志杰 向炳霖 孙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59,共14页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为揭示不同震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空间叠加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积石山和泸定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和控灾因子。结果表明:断层类型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优势坡向和垂向空间展布,即“背向坡效应”和“上下盘效应”;地貌条件是影响同震地质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即川西高山峡谷地貌中“线状”分布和陇西黄土地貌中“面状”分布;特殊土体类型、气候、植被覆盖等差异性是同震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子。本次研究可为不同断层类型和不同地貌区同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泸定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对比研究 同震滑坡分布特征 控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稿约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震地质》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地质研究 学术性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解释系统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硕 冯亚琴 +3 位作者 肖冬生 何燕清 周亚东 李宏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26-136,6,共11页
位于挤压型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的油田大多为构造—岩性控制下的层状油藏,断块间无统一的油水界面,一个断块内存在多套油水系统;分割油藏的逆断层断距小于10m;岩性以砂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单层厚度大多为2~4m。因此,小断层刻画和薄互储... 位于挤压型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的油田大多为构造—岩性控制下的层状油藏,断块间无统一的油水界面,一个断块内存在多套油水系统;分割油藏的逆断层断距小于10m;岩性以砂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单层厚度大多为2~4m。因此,小断层刻画和薄互储层描述成为现今油田勘探开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断层识别和储层描述技术对该区油藏进行研究,很好地刻画断层的展布方向和储层分布规律;DHAF法的烃类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符合率较高;依据对构造、储层、油藏的综合研究结果,可预测出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GeoEast解释系统完全适用于台北凹陷的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储层描述 GeoEast解释系统 断层识别 烃类检测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 挤压型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