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井条件下建立碎屑岩储层地震地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迎月 顾汉明 +1 位作者 汪勇 蔡成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55-2064,共10页
常规的储层建模以井数据为基础,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属性参数模型,并通过油田开发生产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最佳地质模型.在南海西北部深水区无井控制的情况下,针对中央峡谷浊积水道储层,采用确定性建模与连续型随机建模... 常规的储层建模以井数据为基础,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属性参数模型,并通过油田开发生产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最佳地质模型.在南海西北部深水区无井控制的情况下,针对中央峡谷浊积水道储层,采用确定性建模与连续型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碎屑岩储层地震地质模型,应用地震正演模拟和相似性分析方法,确定浊积水道砂体最佳模拟参数.文章首先分析了碎屑岩储层特征,应用连续型随机建模的方法模拟储层空间分布.然后分析实际地震、地质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思想,对研究区划分沉积体系域,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基于波阻抗和多种地震属性,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对浊积水道储层框架结构进行精细解释,建立储层结构模型;将储层结构模型与砂泥互层随机介质进行"交"、"并"运算,利用连续型随机模拟方法对储层内部介质进行精细刻画,建立中央峡谷浊积水道随机介质储层模型;通过对模型正演模拟、常规处理和相似性分析等建立最佳储层模型.文章研究了在无井条件下建立储层地震地质模型的方法,揭示南海西北部深水区中央峡谷浊积水道储层的空间展布和内部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地震地质模型 随机建模方法 地震正演模拟 砂体雕刻 南海西北部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建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已知信息 ,对油田和探区的地震层序模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有效的地震地质模型。将地震地质模型用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这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能...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已知信息 ,对油田和探区的地震层序模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有效的地震地质模型。将地震地质模型用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这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能补偿地震记录的高频成分并拓宽低频成分 ,有效地扩展了信号的有效频带。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 ,改善了资料的信噪比 ,从而提高了用地震时间剖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模型 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处理 信噪比 层序地层学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震地质模型述评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振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9,共11页
随着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加上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对地下地质情况提出的量化研究的需求,油气地震地质日益成为地质学中定量化研究程度较高的一个领域,而油气地震地质模型在量化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应于油气地震地质相... 随着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加上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对地下地质情况提出的量化研究的需求,油气地震地质日益成为地质学中定量化研究程度较高的一个领域,而油气地震地质模型在量化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应于油气地震地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及应用实践,油气地震地质模型也种类繁多。从研究成果的承载形式出发,油气地震地质模型可以分为地质构造模型、地层沉积模型、储层地质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等四大类。首先对和这几类地震地质模型关系密切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地震反演成像技术、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驱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以及地震流体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考虑到地震地质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对不同模型之间的尺度差异及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对逆时偏移成像技术、以全波形反演为代表的地震反演成像技术、物理模型及数据模型驱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基于频率和相位变化的地震流体检测技术等技术方法可能会给地震地质模型综合研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模型 地震地质 地震勘探 构造模型 沉积模型 储层岩石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被引量:16
4
作者 薛友兵 尹兵祥 +2 位作者 冷桂林 成云 许生卫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的设计和论证。首先建立地震地质模型,模拟野外单炮记录;然后对覆盖次数、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最大/最小偏移距、最大非纵距、记录长度及采样间隔等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结合仪器因素优选了8线14炮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属性分析表明,该观测系统在保持主测线方向覆盖优势的同时,实现了较宽方位角的激发和接收,这对压制侧面和散射干扰十分有利;均匀分布的近、中、远炮检距对速度分析十分有利;而合理的覆盖次数和相对较少的炮数,降低了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采集 地震地质模型 模拟 采集参数 设计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国权 王永刚 +2 位作者 朱兆林 刘磊 曹丹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把井旁道记录转换到时间域.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实际资料的地震子波,进而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经傅里叶反变换、时深转换和重采样后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深度域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层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深度域合成记录 不对称子波算子 有效地震地质模型 反射系数 地震子波 深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研究
6
作者 蒋晓光 张光荣 +1 位作者 孔令霞 何颞婷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86-89,共4页
四川东部地区地形起伏剧烈、地腹构造复杂,给地震资料的处理成像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野外地质到室内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地震资料成像研究思路,从而针对地震地质模型、静校正、速... 四川东部地区地形起伏剧烈、地腹构造复杂,给地震资料的处理成像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野外地质到室内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地震资料成像研究思路,从而针对地震地质模型、静校正、速度场建立、偏移成像等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并将这套成像方法在西山构造地震资料处理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开展穿越高点的三教镇、邮亭铺及协丰剖面的实地考察和构建地震地质模型等研究工作.使该区主体构造地震老资料的成像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下古生界新的勘探目标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该技术不仅在四川东部双复杂(地表复杂、地下复杂)地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也为提高复杂构造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地震地质模型 静校正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迭代法井地联合地震资料拓频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程亮 孔庆丰 宋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6-703,共8页
为了精细描述储层,将步进迭代法应用于井地联合地震资料拓频处理中。针对两种地球物理资料的差异,通过步进迭代法降频处理测井资料。优化步进迭代方程参数提高测井与地震资料在地震中、低频范围内的匹配程度。降频后的测井资料可用于提... 为了精细描述储层,将步进迭代法应用于井地联合地震资料拓频处理中。针对两种地球物理资料的差异,通过步进迭代法降频处理测井资料。优化步进迭代方程参数提高测井与地震资料在地震中、低频范围内的匹配程度。降频后的测井资料可用于提取匹配因子,进而建立高分辨率地震地质模型,采用联合反演技术对三维地面地震数据体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拓宽了地震频带宽度,丰富了地震资料频率成分,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步进迭代法 参数优化 地震地质模型 三维地面地震资料 联合拓频 频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黄建平 李振春 +3 位作者 孔雪 刘玉金 曹晓莉 薛志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16-1725,共10页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是海相油气储层以及西部探区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多表现为缝洞储集体形态,埋藏深度大,地震反射波信号复杂,波场特征分析困难,因而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像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推导并实现了基于最小二乘理论的偏移成像(LSM...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是海相油气储层以及西部探区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多表现为缝洞储集体形态,埋藏深度大,地震反射波信号复杂,波场特征分析困难,因而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像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推导并实现了基于最小二乘理论的偏移成像(LSM)方法,并将LSM用于西部探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等效地震地质模型的偏移成像工作,成像结果表明:在理论上,LSM方法能够较好地分辨出埋藏深度在3000m以下的中深部20m尺度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在西部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地震勘探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储集体 高分辨率 最小二乘偏移 等效地震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油田长8油层油气沸腾包裹体群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志辉 黄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运用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充填度测定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富南3井、6井长8油层裂缝岩芯充填物中包裹体群进行分析,发现富南3井、6井与英旺油田英16井长8油层中油气沸腾包裹体群完全相同,密集分布的气泡不停晃动,证实油气沸腾... 运用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充填度测定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富南3井、6井长8油层裂缝岩芯充填物中包裹体群进行分析,发现富南3井、6井与英旺油田英16井长8油层中油气沸腾包裹体群完全相同,密集分布的气泡不停晃动,证实油气沸腾包裹体群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地质现象。富南3井、6井和英16井长8油层裂缝岩芯的原始裂缝性质为滑动-剪切裂缝和剪切裂缝,在区域构造的作用下,反复发生拉张-挤压交替活动;在拉张发生的瞬间,与裂缝沟通的油层里的原油发生减压沸腾,原油中的轻质馏分和其他流体进入裂缝空间;在随后的挤压发生时,裂缝基本封闭,一部分流体返回原来的油层,一部分被挤到别的裂隙空间形成新的油藏;残留在裂缝里的碳酸钙,在较高的地层压力下逐渐结晶,并把残留的轻质馏分包裹,形成油气包裹体;这些油气包裹体形成压力较高,又包裹着成分类似液化气的轻质馏分,在常温常压下就处于沸腾状态;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在裂缝充填物中形成了沿着晶体生长线以及成片、成带分布的油气沸腾包裹体群。上述油气沸腾包裹体群的形成过程就是油气的地震泵运移机制,丰富了油气运移地震泵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沸腾包裹体群 剪切裂缝 剪切-滑动裂缝 油气运移 地震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