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地震响应及减震控制仿真分析
1
作者 李子轩 吴水根 +1 位作者 杨阿娟 谢强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造价高,功能重要,保证柔直阀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有必要对其抗震安全问题开展研究。为提升支撑式柔直阀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了给斜拉绝... 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造价高,功能重要,保证柔直阀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有必要对其抗震安全问题开展研究。为提升支撑式柔直阀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了给斜拉绝缘子施加不同预应力情况下阀塔的地震响应,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减震方法:斜拉绝缘子—环簧减震器,即在原先的斜拉绝缘子末端安装环簧阻尼器。对比安装不同预应力斜拉绝缘子与安装组合减震器情况下阀塔的地震响应,结果显示,安装组合减震器情况下,阀塔的顶部位移响应与设备根部应力均大幅降低,可以实现对设备根部应力和顶部位移的双重控制,有更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考虑工程实际,仅替换外侧部分预应力斜拉绝缘子,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位移及应力控制效果,降低成本的同时简化现有阀塔减震措施的施工过程,有更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 预应力 环簧 地震响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水生 李锦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0-45,共6页
研究目的: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大幅震动已为世人关注。国外学者将磁流变(MR)阻尼器应用到土木结构震动控制上,效果较好。为扩大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对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 研究目的: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大幅震动已为世人关注。国外学者将磁流变(MR)阻尼器应用到土木结构震动控制上,效果较好。为扩大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对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构件参数(如:活塞的有效长度、缸体的内径、活塞直径、流体的粘度系数等)、输入电流及阻尼器活塞相对于缸体简谐运动频率的改变,分析了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这将为设计阻尼特性较好的磁流变阻尼器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了磁流变(MR)阻尼器的修正Bouc-Wen模型及剪切型最优控制(Clipped-Optimal Control)算法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半主动控制分析研究,并且与结构被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在EI-centro地震激励作用下,被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水平位移与速度产生了不同的控制效果;对结构的位移及速度的控制效果,MR半主动控制均明显地优于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地震响应 阻尼特性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的遗传-模糊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汪权 王建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33,共7页
本文针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问题,应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模糊规则库的遗传—模糊控制方法,通过MR阻尼器实现减小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将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峰值控制双重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得到一组优化... 本文针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问题,应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模糊规则库的遗传—模糊控制方法,通过MR阻尼器实现减小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将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峰值控制双重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得到一组优化的模糊推理规则。以结构位移、加速度、地震加速度信号作为输入量,以MR阻尼器所提供的控制力为输出量,分别构造单阻尼器和多阻尼器的模糊控制策略。以某3层和6层框架结构为例,分别对两种遗传—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与LQR最优控制结果进行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遗传—模糊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地震响应 模糊逻辑 半主动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C半主动控制算法在相邻结构地震响应控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伟 陈尚鸿 +1 位作者 祁皑 张根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在相邻结构间连接磁流变(MR)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小两边建筑物的地震响应,同时也能通过控制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移来防止碰撞。将基于信赖域的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TIOC)应用于MR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问题中,首先由相邻结构动力... 在相邻结构间连接磁流变(MR)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小两边建筑物的地震响应,同时也能通过控制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移来防止碰撞。将基于信赖域的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TIOC)应用于MR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问题中,首先由相邻结构动力方程出发建立了半主动控制问题的最优化方程组,进而得到TIOC半主动控制算法相应的带有限界约束的最小值问题在每个时间步求解TIOC最优半主动控制力。最后通过一安装有MR阻尼器的相邻建筑物的数值仿真分析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T1OC半主动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与Clipped-opti-mal控制算法相比在多阻尼器工况可以更好地控制相邻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TIOC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通过改变算法中的控制目标函数使相应的控制效果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谨慎选取目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基于信赖域的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TIOC) MR阻尼器 地震响应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周国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近桥梁局部位置的加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针尖”放大效应,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不会产生这种加速度放大效应;比较而言,“开关型”半主动控制算法比“连续型”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严重;半主动控制算法引起的桥梁加速度放大效应与阻尼器类型、阻尼器位置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的位移和弯矩不会产生剧烈放大的“针尖”现象;阻尼器设置在墩梁刚性连接部位时不会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控制算法 加速度放大效应 磁流变阻尼器 刚构连续梁桥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送财 李锦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文章根据高架桥的结构特点,将整个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MDOF)体系,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中修正的Bouc-Wen模型和剪切型最优控制(clipped-optimal control)算法对高架桥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半主动控制研究;同时将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与结构被... 文章根据高架桥的结构特点,将整个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MDOF)体系,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中修正的Bouc-Wen模型和剪切型最优控制(clipped-optimal control)算法对高架桥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半主动控制研究;同时将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与结构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使用EI-Centro波、Taft波和天津波3种地震波对高架桥-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数值结果表明:基于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小高架桥的水平地震位移,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被动控制,且接近于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振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梁地震响应模糊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水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5-171,共7页
提出了使用MR阻尼器(M agnetorheological Damper)作为控制设备,以模糊集为基础的半主动控制算法,研究了8种模糊控制规则在高架桥梁地震响应中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的模糊方法的优势在于算法自身的鲁棒性、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和不需... 提出了使用MR阻尼器(M agnetorheological Damper)作为控制设备,以模糊集为基础的半主动控制算法,研究了8种模糊控制规则在高架桥梁地震响应中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的模糊方法的优势在于算法自身的鲁棒性、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和不需要结构的精确数学模型,算法需要的输入变量少,模糊算法的输出直接控制MR阻尼器的输入电压,与LQR-c lipped算法不同,MR阻尼器的输入电压可以是零与最大值之间的任意值。根据高架桥梁的结构特点,将典型的墩-支座-桥面结构简化为一个两自由度的线性系统,计算了E l Centro地震激励下,MR模糊半主动控制的地震响应,并分别与没有控制及其他控制时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R模糊半主动控制算法可以达到LQR-c lipped半主动的控制效果,且模糊控制所需要的控制力较小,为有效地发挥MR阻尼器的功能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半主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梁 模糊控制 MR阻尼器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场地震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
8
作者 樊长林 项雪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5,共8页
【目的】发展一种近场地震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采用神经模糊模型来描述SMA应变率、温度相关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方法】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设计了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实现对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结合近场地震特点,以最大层间位移和各层... 【目的】发展一种近场地震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采用神经模糊模型来描述SMA应变率、温度相关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方法】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设计了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实现对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结合近场地震特点,以最大层间位移和各层绝对加速度峰值为性能控制指标,调整模糊管理规则实现多目标启发式优化。最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比对分析了受控和无控三层框架,研究了该方法对近场地震结构振动控制性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在不增加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基础上,有效地减小主体结构位移和损伤,实现了对结构振动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控制 变摩擦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 近场地震 非支配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索穹顶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庆华 张晓龙 +1 位作者 芦燕 罗奇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实现大跨空间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以某体育馆大跨度索穹顶屋盖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基于台站与地震信息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采用研发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开展索穹顶结构被动控制研究... 为了实现大跨空间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以某体育馆大跨度索穹顶屋盖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基于台站与地震信息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采用研发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开展索穹顶结构被动控制研究.将地面加速度和结构变形量2个指标作为控制参数,进行索穹顶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被动控制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结构峰值加速度、最大相对变形量的最小减振率平均值仅分别为3.7%和-1.6%;半主动控制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能够适应不同强度地震动,有效降低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位移,且峰值加速度减振率平均值为20.0%~41.9%,最大相对变形量减振率平均值为12.0%~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摩擦阻尼器 索穹顶 半主动控制 地震响应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模糊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德山 陈水生 卢其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9-154,共6页
提出了使用MR阻尼器(M agnetorheological Damper)作为控制设备,模糊集为基础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并运用提出的算法对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振动控制分析。本文方法的优势在于算法自身的鲁棒性、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和不需要结构的... 提出了使用MR阻尼器(M agnetorheological Damper)作为控制设备,模糊集为基础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并运用提出的算法对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振动控制分析。本文方法的优势在于算法自身的鲁棒性、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和不需要结构的精确数学模型,算法需要的输入变量少,可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结构响应信息难以测量的困难。模糊算法的输出直接控制MR阻尼器的输入电压,控制器的计算非常简单且易于在工程中实现。本文以一个3层框架结构为算例,分析了本文算法与前人研究算法的异同。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半主动控制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减小需要的控制力,充分使用了MR阻尼器的输入电压可以调节的功能,使MR阻尼器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算法 半主动控制 地震响应 磁流变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在弧形闸门地震控制中的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友一 王珏 +1 位作者 靳双明 许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173,共9页
鉴于地震激励对弧形闸门可能造成的振动破坏问题,通过振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3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结构,即单个TMD(S-TMD)、多个串联TMD(M-TMD-Ⅰ)和多个并联TMD(M-TMD-Ⅱ)在弧形闸门地震响应控制中的减振效果。建立了与实际弧形闸... 鉴于地震激励对弧形闸门可能造成的振动破坏问题,通过振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3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结构,即单个TMD(S-TMD)、多个串联TMD(M-TMD-Ⅰ)和多个并联TMD(M-TMD-Ⅱ)在弧形闸门地震响应控制中的减振效果。建立了与实际弧形闸门等效的力学简化模型,并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含有3种减振结构的弧形闸门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遗传算法以动力放大系数为优化目标,优化了各个TMD的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以实现与弧形闸门振动特性的最佳匹配;利用ANSYS软件对加装优化减振结构的弧形闸门进行了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模拟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闸门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3种减振结构均能有效降低弧形闸门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尤其是M-TMD-I结构,在位移和加速度的减振方面展现出最优的减振效果。研究可为弧形闸门的振动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振优化 地震激励 动力响应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反馈的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MR阻尼控制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隋莉莉 王刚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95,共7页
本文针对安装有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 (MRdamper)的一座二层模型结构进行了抗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通过采用基于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的两种半主动控制算法进行了在各种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的抗震试验研究 ,并进行了Passive -on... 本文针对安装有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 (MRdamper)的一座二层模型结构进行了抗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通过采用基于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的两种半主动控制算法进行了在各种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的抗震试验研究 ,并进行了Passive -on和Passive -off两种被动控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MR阻尼器作为一种半主动控制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峰值位移和均方差反应 ,且半主动控制对结构顶层的峰值位移和均方差的控制效果均优于两种被动控制方法。因此 ,本文提出的两种半主动控制算法都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MR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算法 加速度反馈 振动台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行波输入下大跨连续刚构桥梁半主动控制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申永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0,151,共5页
给出了地震行波输入下大跨度桥梁的半主动控制分析方法,对一座四跨连续刚构桥梁进行了具有不同视波速的行波输入下的半主动控制计算分析,并与地震动一致输入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该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地震反应和... 给出了地震行波输入下大跨度桥梁的半主动控制分析方法,对一座四跨连续刚构桥梁进行了具有不同视波速的行波输入下的半主动控制计算分析,并与地震动一致输入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该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地震反应和减震效果影响显著,对主梁和桥墩均会在较低视波速地震行波输入时表现出不利影响。为此,建议在确定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参数时应考虑地震行波效应的影响以确保控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效应 半主动控制 连续刚构桥梁 一致地震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成博 史志利 李忠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101,共7页
应用新研制的MRF 04K型磁流变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建立了多点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MR阻尼器控制的运动方程,采用子空间模态分析法建立了适合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控制分析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数值仿... 应用新研制的MRF 04K型磁流变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建立了多点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MR阻尼器控制的运动方程,采用子空间模态分析法建立了适合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控制分析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激励下斜拉桥的反应幅值相差很大,且在天津波激励下的反应幅值最大,说明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对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十分敏感;当受El Centro波激励时,主跨跨中顺桥向位移幅值降低 57. 000,塔顶顺桥向位移幅值降低 67. 500,主跨跨中竖向位移增大 28. 300;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影响明显,其中主跨跨中和塔顶顺桥向位移响应更加减小,而主跨跨中竖向位移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半主动控制 地震反应 磁流变阻尼器 瞬时最优控制 子空间模态分析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MR智能阻尼器对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瞿伟廉 徐幼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4-31,共8页
本文提出了ER/MR智能阻尼器对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在推导了ER/MR智能阻尼器杆件有限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设置ER/MR智能杆件的网壳结构地震反应的运动方程,应用本文提出的局域半... 本文提出了ER/MR智能阻尼器对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在推导了ER/MR智能阻尼器杆件有限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设置ER/MR智能杆件的网壳结构地震反应的运动方程,应用本文提出的局域半主动控制策略,我们得到了ER/MR智能阻尼器对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计算方法。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ER/MR智能杆件是一种不会失稳的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合理布置ER/MR智能杆件和合理选取 ER/MR智能杆件的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MR智能阻尼器 网壳结构 地震反应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隔震高架桥梁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忠献 岳福青 周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8,共7页
研究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隔震连续梁桥邻联相对位移的半主动控制,并采用离线优化与在线自调整相结合进行模糊控制(FLC)。以邻联最大相对位移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对基本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量化因子、比例因子进行离线遗传优化;对优... 研究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隔震连续梁桥邻联相对位移的半主动控制,并采用离线优化与在线自调整相结合进行模糊控制(FLC)。以邻联最大相对位移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对基本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量化因子、比例因子进行离线遗传优化;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在线自调整;数值仿真分析一多跨隔震连续梁桥的简化四自由度体系的半主动控制,比较不同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将MR阻尼器安装在上部结构与桥墩之间对桥梁邻联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优于将其安装在邻联之间;半主动控制能同时有效控制邻联最大相对位移与支座变形;与普通模糊控制以及仅采用遗传优化的模糊控制相比,具有在线自调整功能的模糊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梁 地震反应 隔震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MR)阻尼器 模糊控制(FLC) 遗传算法 自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阎石 张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9-173,共5页
本文探讨了高架桥结构地震反应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及考虑刚度退化的桥墩非线性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程序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将隔震技术与利用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能... 本文探讨了高架桥结构地震反应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及考虑刚度退化的桥墩非线性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程序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将隔震技术与利用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减小高架桥的地震反应;MR阻尼器的设置位置以及结构的参数对控制效果有较大影响。考虑桥墩非线性影响将能得到更为接近实际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地震反应 半主动控制分析 MR阻尼器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F-04K阻尼器的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忠献 樊素英 +1 位作者 史志利 徐龙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79,共6页
应用最近设计制作的MRF-0 4K型磁流变(MR)阻尼器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首先建立了多支承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运动方程,并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建立了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 应用最近设计制作的MRF-0 4K型磁流变(MR)阻尼器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首先建立了多支承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运动方程,并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建立了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分析了某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不同控制策略下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在该连续刚构桥的两端各安装5 0个MRF-0 4K阻尼器,中墩墩顶水平位移降低7 0.4%,中跨跨中竖向位移降低7 7.7%,边跨跨中竖向位移降低6 6.0%。最后得出结论:应用MRF-0 4K阻尼器能使多支承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主动控制效果明显地高于被动控制效果,且半主动控制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即使地震发生时半主动控制系统失效,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从而为MRF-0 4K阻尼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刚构桥 地震反应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MR)阻尼器 瞬时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宏男 杨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结构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平动与扭转耦合的空间振动。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部分状态反馈次优控制策略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策略,以Matlab和Simulink为平台,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结构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平动与扭转耦合的空间振动。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部分状态反馈次优控制策略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策略,以Matlab和Simulink为平台,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偏心结构平-扭耦联反应进行半主动控制。对一6层双向偏心框架结构进行控制效果仿真分析的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2种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 偏心结构 平扭耦联反应 磁流变阻尼器 SIMULINK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碰撞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安薪 崔丽丽 李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针对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的碰撞问题,采用接触单元法模拟桥梁之间的碰撞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公路桥梁碰撞的半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对某公路桥梁的数值模拟发现,地震作用下桥梁之间的相互碰撞,将大幅增加桥梁的绝对... 针对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的碰撞问题,采用接触单元法模拟桥梁之间的碰撞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公路桥梁碰撞的半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对某公路桥梁的数值模拟发现,地震作用下桥梁之间的相互碰撞,将大幅增加桥梁的绝对加速度响应。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能够较好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消除地震作用下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地震 碰撞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