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梁桥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洋 林均岐 +1 位作者 刘金龙 林庆利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4期224-229,共6页
在总结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桥梁可恢复性的概念。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桥梁构件脆弱性曲线及修复加固方法,可以同时考虑恢复时间和初建时间的可恢复性评价方法,并建议了可恢复能力评价的标准。以一座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 在总结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桥梁可恢复性的概念。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桥梁构件脆弱性曲线及修复加固方法,可以同时考虑恢复时间和初建时间的可恢复性评价方法,并建议了可恢复能力评价的标准。以一座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坏 钢筋混凝土梁桥 可恢复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健康视角下的恢复性环境实证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屈海燕 郑思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社会飞速发展,人类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给予了环境新的价值和意义,环境的健康效益被深度挖掘。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346篇文献和中国知网166篇文献,从环境和需求两个角度梳理恢复性环境基础理论及概... 社会飞速发展,人类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给予了环境新的价值和意义,环境的健康效益被深度挖掘。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346篇文献和中国知网166篇文献,从环境和需求两个角度梳理恢复性环境基础理论及概念,分类总结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比较分析实证研究中的材料呈现、被试筛选及实验方法。最后,针对研究内容和实验流程进行深入探讨,挖掘恢复性环境研究的新内容,思考有关样本量有效性、前期施压程度及首位效应等实验中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后续恢复性环境的实证研究提供有力参考,作为循证设计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健康 研究方法 生理反馈 心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N方法的环境恢复性量表测量性能系统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畅 李树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7,共6页
遵循“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SMIN),对14个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中恢复性四因素发展的自评式环境恢复性量表的测量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形成推荐等级并讨论基于研究情境的量表决策路径。14个量表在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稳定... 遵循“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SMIN),对14个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中恢复性四因素发展的自评式环境恢复性量表的测量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形成推荐等级并讨论基于研究情境的量表决策路径。14个量表在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稳定性和跨文化效度方面整体表现一般,并普遍缺乏内容效度研究。在不考虑间接风险的条件下,仅RCS达到直接推荐等级,PRCS-C与PRS-23(CH)未达到推荐等级,其余11个量表归为暂时推荐等级,总体质量欠佳,亟须加强内容效度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深化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境恢复性量表 测量性能 系统评价 COSMI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DM的中国海岛县地震韧性评价
4
作者 贾婧 尤瑞妍 +1 位作者 王叶 邓赛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我国有一万多个海岛,多处地震活跃带,目前针对海岛区域的地震韧性研究较为薄弱。聚焦中国海岛县这一代表性海岛区域,以地震韧性为主题开展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岛及地震特征,归纳得出海岛县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抵抗能... 我国有一万多个海岛,多处地震活跃带,目前针对海岛区域的地震韧性研究较为薄弱。聚焦中国海岛县这一代表性海岛区域,以地震韧性为主题开展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岛及地震特征,归纳得出海岛县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海岛县地震韧性的具体构成,进而构建了一种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海岛县地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准则决策方法形成海岛县地震韧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海岛县进行地震韧性评价,探究我国海岛地震韧性现状。该研究可为我国海岛区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岛县 地震灾害 地震韧性 评价指标体系 多准则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震预警设备运行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世进 尹海权 +1 位作者 张超 何庆龙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36,共7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12个省地震局地震预警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2022年地震预警设备故障信息及备机调查资料和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本文构建了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指...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12个省地震局地震预警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2022年地震预警设备故障信息及备机调查资料和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本文构建了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预设范围内的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综合评价结果与地震预警站网运行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正确评价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改善评分较低的项目,补齐地震预警设备运行中的短板,为今后的地震预警站网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设备运行 层次分析方法(AHP)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国兴 吴琪 +2 位作者 孙苏豫 赵凯 Charng Hsein Juang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709,733,共34页
地震引起的土壤液化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重大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岩土地震工程界长期关注的一个复杂现象。土壤液化评估是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本文概述了过去50年土壤液化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和演变,重点在于从确定... 地震引起的土壤液化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重大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岩土地震工程界长期关注的一个复杂现象。土壤液化评估是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本文概述了过去50年土壤液化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和演变,重点在于从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法分析的角度回顾土壤液化评估的简化方法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最近20年里,这些简化方法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现场液化调查数据库的案例数量和质量提升,现场案例由一种或多种原位测试(如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和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描述;(2)各种不确定性的认识和概率评价方法的发展。通过对这些进展的回顾,提供了一些见解;并对循环应力比和液化强度计算的几个不确定性校正因素进行了讨论;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液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液化评价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对数十年来土壤液化评估的研究、发展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下一代土壤液化评估方法提供了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液化 地震 液化评价方法 确定性方法 概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地震液化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玉生 刘小生 +4 位作者 赵剑明 陈彩虹 杜小凯 薛毅杰 刘启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194,共10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咨询和审查中,经常遇到对各类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以及评价结果合理性存在困惑的问题。鉴于此,在考察不同地震液化评价方法提出的依据基础上,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土体地震液...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咨询和审查中,经常遇到对各类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以及评价结果合理性存在困惑的问题。鉴于此,在考察不同地震液化评价方法提出的依据基础上,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土体地震液化判别的各类方法提出的依据不同,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目前水利行业规范考虑工程运行时标贯试验点应力条件的变化,对试验标贯击数进行校正的方法存在偏差,采用该方法进行地震液化评价可能会导致误判,建议参考水电行业规范推荐的校正方法对水利行业规范土体地震液化评价方法进行修订。对于强震区包括复杂深厚覆盖层地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议联合室内和现场试验准确确定计算模型参数,在数值模拟和振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地震液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地震液化 评价方法 优缺点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海波 刘博 +4 位作者 吕涛 许文锋 杨建宏 夏祥 周青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73-1882,共10页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围岩岩体级别、衬砌混凝土厚度、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与这5个因素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有(无)衬砌支护结构两种情况的地震安全评价公式,提出了岩体地下洞室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分别对唐山余震地震作用下溪洛渡水电站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与Dowding-Rozen及Sharma-Judd的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分析还表明,文中提出的岩体地下工程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溪洛渡水电站: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电站系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雷建成 高孟潭 +1 位作者 吴健 亢川川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385,共13页
对梯级电站大坝以及梯级电站系统进行了一些简化和假定,分析了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的主要来源,重点研究了上游大坝对下游相邻大坝的附加危险性影响,将全部梯级电站作为一个整体,提出了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以大渡河干流... 对梯级电站大坝以及梯级电站系统进行了一些简化和假定,分析了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的主要来源,重点研究了上游大坝对下游相邻大坝的附加危险性影响,将全部梯级电站作为一个整体,提出了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以大渡河干流梯级电站系统为分析实例,考虑汶川8.0级地震后地震环境的变化,评价了该系统在现今地震环境下的危险性.根据梯级电站系统的特性,考虑电站规划、设计、施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经分析指出,提高梯级电站系统最薄弱的几个电站的设防参数,是提高系统地震安全性的最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电站 系统 地震危险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地震储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浩 董少群 +2 位作者 王志章 侯加根 李汉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8,共6页
以红岗油田某研究区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为例,探讨储层质量评价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砂岩储层的特点,综合岩性、物性等参数构造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参数RQCP,以此确定储层质量级别标准,解决储层分类问题;然后应用核Fisher判别分析建... 以红岗油田某研究区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为例,探讨储层质量评价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砂岩储层的特点,综合岩性、物性等参数构造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参数RQCP,以此确定储层质量级别标准,解决储层分类问题;然后应用核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质量分类的识别模型,预测储层质量平面展布;最终在储层质量平面约束下建立3维储层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储层质量评价方法获得的3维质量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对储层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核Fisher判别方法 地震属性 储层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欣 郑智江 +2 位作者 刘文龙 吕传振 李林蔚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9-605,共7页
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地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师做了大量工作,如增加网络防护、开展安全演练等,但在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 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地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师做了大量工作,如增加网络防护、开展安全演练等,但在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9)要求,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获取系统评价权重指标,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可拓方法对地震信息系统实例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并对比2种评判方法,验证其在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量化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为信息系统安全评价、风险识别、安全等级保护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息系统 安全评价 AHP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可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保幅性评价方法综述与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尚新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是指在保持原始地震资料有效反射地震信息不发生相对畸变的前提下,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提升地震资料品质的过程,保幅性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体现在对反射子波波形特征和反射系数特征的相对保持上。基于对前人研究成... 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是指在保持原始地震资料有效反射地震信息不发生相对畸变的前提下,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提升地震资料品质的过程,保幅性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体现在对反射子波波形特征和反射系数特征的相对保持上。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确定了5大类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评价准则,利用模型数据及实际地震资料对多种保幅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包括残差分析法、时频分析法、振幅曲线对比法、振幅比计算法、子波一致性分析法、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法、AVO属性分析法、切片分析法、合成记录对比法等9种方法,明确了这些评价方法的地球物理意义及适用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震资料处理保幅性评价系统,为地震资料处理中选择保幅处理模块、构建保幅处理流程、评价处理成果的保幅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保幅处理 保幅性 评价准则 评价方法 振幅曲线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德湖 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101,共5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考虑空间协同的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EDAPCSC ;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协同时程分析结果 ,对配筋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并以上海园南小区住宅楼为例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 ,说明本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考虑空间协同的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EDAPCSC ;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协同时程分析结果 ,对配筋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并以上海园南小区住宅楼为例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 ,说明本文提出的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是可行和合理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砌体结构 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 空间协同 弹塑性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演结果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谭明友 张建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在地震反演中,由于观测数据的有限性和误差,使得地震反演结果的非唯一性广泛存在,求得的模型是实际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平均值。地震反演结果的评价是建立在现有观测数据精度和尺度基础上的。在进行地震反演时,反演结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 在地震反演中,由于观测数据的有限性和误差,使得地震反演结果的非唯一性广泛存在,求得的模型是实际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平均值。地震反演结果的评价是建立在现有观测数据精度和尺度基础上的。在进行地震反演时,反演结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地震问题的本质。对不同精度和尺度的观测数据,可以通过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消除误差和干扰,使之尽可能地逼近所对应的原始观测数据已确定精度和尺度最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尽可能达到地震本身应有的分辨率。反演结果必须是在方差和分辨率之间折衷的综合评价,不能盲目地提高分辨率,使反演结果的方差过大而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观测数据 精度 高分辨率 尺度 方差 干扰 最高分 评价方法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评价爆破地震效应的方法和标准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志呈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爆破 地震效应 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工程因素对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影响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风华 谢礼立 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2-877,共6页
首先提出了除工程性因素以外 ,共有 5项因素影响城市的地震灾害损失 ,分别为地震危险性评价能力、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社会经济防灾能力、非工程减灾能力及应急和恢复能力 ;然后建立了这些因素影响城市地震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 ;最后给出... 首先提出了除工程性因素以外 ,共有 5项因素影响城市的地震灾害损失 ,分别为地震危险性评价能力、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社会经济防灾能力、非工程减灾能力及应急和恢复能力 ;然后建立了这些因素影响城市地震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 ;最后给出了这 5项因素对地震灾害损失的影响评价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非工程性因素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方法在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欣 卢海宏 薄万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7-1342,共6页
地震信息系统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地震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且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为了更好地识别安全风险,提高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者利用... 地震信息系统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地震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且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为了更好地识别安全风险,提高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者利用可拓方法建立信息系统评价模型,通过程序自动进行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的计算,输出系统评价等级。实例表明:可拓方法可为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提供支撑,并具有应用价值。本研究为评价指标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自动评价软件的完善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可拓方法 地震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与核电厂密闭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戚承志 钱七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8-105,共8页
本文就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核电厂安全壳的防泄露可靠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了地震模型问题中的参数确定的一些方面,给出了可靠性评价的总体思路、分析方法及具体步骤,确定了要考虑的不定参数及其描述,并进而利用概率断裂... 本文就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核电厂安全壳的防泄露可靠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了地震模型问题中的参数确定的一些方面,给出了可靠性评价的总体思路、分析方法及具体步骤,确定了要考虑的不定参数及其描述,并进而利用概率断裂力学推导出可靠性计算的一般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震模型 安全壳 不定参数 概率断裂力学 核电厂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宁 徐琳 +1 位作者 郭小东 王延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研究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 为了研究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烈度下计算各种破坏状态等级中每一种破坏状态出现的概率,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应为概率最大的地震破坏状态,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程度。并对经受过汶川地震的两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进行了验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将提高木构古建筑震害预测的准确性,为古建筑抗震加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古建筑 地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的对比与讨论——以添立大厦和添富花园工程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鄢治华 谭松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地震液化的准确判别 ,对建筑物安全影响颇大。结合添立大厦和添富花园工程具体情况 ,借鉴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在地震液化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做平行分析 ,进行了该工程的地震液化的评价。对各种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进行... 地震液化的准确判别 ,对建筑物安全影响颇大。结合添立大厦和添富花园工程具体情况 ,借鉴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在地震液化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做平行分析 ,进行了该工程的地震液化的评价。对各种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进行了对比 ,并通过评价结果比较 ,说明了应用两种以上方法能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及工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评价 平行分析 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