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次覆盖地震反射波法在琼州海峡跨海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建波 夏支埃 +2 位作者 冯建铭 王侨 任士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33,共4页
基于琼州海峡具有海水深、覆盖层厚、断层埋深大等特点,试验采取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中深层地震反射波法相结合的方法,沿桥位(隧道)中线布置纵测线,对在纵测线存在物探异常的地段,适当加布一定数量的短纵测线和横测线,获取了0~1 600 m深... 基于琼州海峡具有海水深、覆盖层厚、断层埋深大等特点,试验采取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中深层地震反射波法相结合的方法,沿桥位(隧道)中线布置纵测线,对在纵测线存在物探异常的地段,适当加布一定数量的短纵测线和横测线,获取了0~1 600 m深度范围内的有效地震反射波,经数据处理推断出各地层反射界面及断层,为线路方案比选以及大桥和隧道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两种方法优势互补、相互验证,达到了预期的勘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中深层地震反射波法 水域地震勘探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某重大工程预选厂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祖珉 雷宛 +2 位作者 鲁红英 吴有亮 李金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结合某重大工程预选厂址项目的工程实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现场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结合典型地段的试验,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初步和精细的计算机资料处理,可以得到清晰的浅... 结合某重大工程预选厂址项目的工程实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现场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结合典型地段的试验,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初步和精细的计算机资料处理,可以得到清晰的浅层反射剖面,准确地查明了预选厂址的地层结构和纵波速度分布,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选址 工程勘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柏青 潘华 白聚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7,62,共4页
通过对怀新高速公路庙山隧道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工作的阐述,介绍了在隧道中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 通过对怀新高速公路庙山隧道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工作的阐述,介绍了在隧道中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说明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山隧道 地震反射波法 超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追索地下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正根 龚育龄 邓茗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0-52,共3页
对于许多规模小、深度浅的地下人防工程.用地震反射波法查明它们在地下的分布和大小。在江西临川市某区,我们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根据当地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适当的... 对于许多规模小、深度浅的地下人防工程.用地震反射波法查明它们在地下的分布和大小。在江西临川市某区,我们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根据当地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适当的资料处理,得到了清晰的地震时间剖面。根据时间剖面上反映出来的反射空白区,较好地推断出了该区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位置和防空洞的深度、宽度等。为该区一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反射空白区 人防工程 防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法在水坝选址中的应用
5
作者 龚育龄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利用地震浅层反射波法,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浅层进行了各种地质因素的调查,对石灰岩溶洞、溶蚀现象、断裂带、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及基岩的起伏情况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坝址选定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地震剖面 低速圈 溶洞 水坝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在地裂缝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章振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3,共6页
研究目的: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的灾害地质现象,已对西安城市建设构成危害。为了查明西安市地铁6号线沿线地裂缝的分布及其与线路的关系,从而为确定地铁6号线走向、车站位置、敷设方式及工法等提供地裂缝基础资料。三类地裂缝场地勘... 研究目的: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的灾害地质现象,已对西安城市建设构成危害。为了查明西安市地铁6号线沿线地裂缝的分布及其与线路的关系,从而为确定地铁6号线走向、车站位置、敷设方式及工法等提供地裂缝基础资料。三类地裂缝场地勘察难度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为了地裂缝钻探具有针对性,减少钻探量,从而提高勘察质量,加快勘察进度,沿线路布设人工地震勘探,以便从深部确定地裂缝,为地面地裂缝钻探提供指导性依据。研究结论:(1)本文针对三类地裂缝场地的复杂性,先采用18 t的震源车进行人工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然后在地震异常处进行钻探验证,查出地裂缝;(2)地震勘探试验表明,物性差异明显,所解译的地裂缝位置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是有效可信的手段之一;(3)在城市道路环境下使用大吨位的震源车,抗干扰效果好,勘探精度、深度均达到了预期要求,可以在地裂缝勘察中推广运用;(4)本研究成果对隐伏断裂勘察也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人工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大吨位震源车 地裂缝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界面反射波解释方法的探讨
7
作者 李希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对于陡倾有限界面反射波,若按零炮检距剖面自激自收反射波解释,将引起叠加剖面反射波几何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变化,造成构造、岩性的错误解释。为此,本文依据几何地震学理论,分析了引起陡倾有限界面反射波特征变化的几何因素;以及反... 对于陡倾有限界面反射波,若按零炮检距剖面自激自收反射波解释,将引起叠加剖面反射波几何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变化,造成构造、岩性的错误解释。为此,本文依据几何地震学理论,分析了引起陡倾有限界面反射波特征变化的几何因素;以及反射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频谱、信噪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叠加剖面上确定反射波终断点的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界面 地震反射波法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张家口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温超 郝海强 +2 位作者 汪慎文 温来福 刘国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1-275,共5页
结合地质和遥感图像解译资料,以物探方法查找活断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反演解释中具有多解性的弊端,本文提出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勘察组合模式。经实际钻探证明,这种综合物探模式... 结合地质和遥感图像解译资料,以物探方法查找活断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反演解释中具有多解性的弊端,本文提出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勘察组合模式。经实际钻探证明,这种综合物探模式对隐伏活断层的勘察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地震安评 高密度电阻率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法在宜山—柳州越高压输电线塔位地基勘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德兵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在灰岩分布地区,当有覆土层时,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以探查覆盖层厚度及其承载力状况;当基岩出露时,采用桩基动测应力波法测定岩石力学特性,由此对塔位地基是否存在溶洞、裂隙或破碎带作出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地质勘探 输电铁塔 地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震反射法在厦门美景花园工地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章强 方根显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本文应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查明了厦门美景花园工地地下构造破碎带的位置,与实际钻孔资料对比后,表明,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如果把钻孔地质勘探与浅层地震勘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效果是更佳的,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工程地质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岛礁工程地球物理方法初探 被引量:18
11
作者 崔永圣 马林 +1 位作者 刘宏岳 黄佳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83-689,共7页
梳理了国内珊瑚岛礁岩土工程物探调查的现状,结合钻孔原位测试,采用成熟的物探方法对珊瑚岛礁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说明了各种物探方法的场地适应性和效果。主动源面波探测效果好,面波视速度剖面很好地反映了珊瑚碎屑层与礁灰岩的地层... 梳理了国内珊瑚岛礁岩土工程物探调查的现状,结合钻孔原位测试,采用成熟的物探方法对珊瑚岛礁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说明了各种物探方法的场地适应性和效果。主动源面波探测效果好,面波视速度剖面很好地反映了珊瑚碎屑层与礁灰岩的地层层序;水域地震反射波对外礁坪、向海坡、外海的沉积层界面反映清晰,发现某岛礁的西南、东北端的水底形态不对称,沉积层差异大,可能与珊瑚礁成长的海洋水动力环境有关。孔内电阻率原位测试数据表明,松散珊瑚碎屑层与礁灰岩的电阻率差异很小,在同一数量级,总体上无法采用电法类勘探方法进行地质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岛礁 工程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 主动源面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 钻孔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成像与浅层地震联合在浅覆盖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承灏 王雷 +1 位作者 黎哲君 储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了避免单一物探方法在地质反演解释中存在的多解性弊端,本文介绍了以电成像法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方法对隐伏断层进行探测的应用实例,首先,通过电成像法查找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走向,然后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精确查明... 为了避免单一物探方法在地质反演解释中存在的多解性弊端,本文介绍了以电成像法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方法对隐伏断层进行探测的应用实例,首先,通过电成像法查找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走向,然后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精确查明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及断距等地质参数,并对两种方法的探测成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推断该隐伏断层为走向近东西向,倾向近南北向的正断层,断层落差约4.2m,其上断点埋深约17.9m。经钻孔验证表明,电成像与浅层地震联合方法在浅覆盖区隐伏断层探测中具有精确、可靠、经济的优势,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隐伏断层 浅覆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探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大虎 廖华 +4 位作者 梁明剑 王明明 王世元 杨歧焱 顾勤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5,共10页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估。针对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经过区段的主要乡(镇)所在地多为宽度不大于300m的山间峡谷地区,且探测场区存在交通条件不便、场地工作面狭窄等问题,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工作中采用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道短排列接收和共反射点多次覆盖观测的地震数据采集方式,并经数据处理后获得地震反射剖面图像。浅层地震探测定位结果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断面、探槽开挖和钻孔联合剖面资料,共同揭示了NE向的盐井—五龙断裂在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一带精确的空间展布位置、产状规模和近地表构造形态。探测结果表明盐井—五龙断裂于五龙乡北东风村西河两岸的T1阶地处隐伏通过,性质为倾向NW的逆冲断裂,近地表倾角50°-60°,上断点埋深19m。该断裂断错宝兴西河T2、T3阶地,西河右岸T1阶地断裂通过处两侧基岩的断距6-8 m,其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约30m。本文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可对判定盐井—五龙断裂的近地表构造活动提供可靠的地震学证据,也为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城)的灾后工程选址重建、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 盐井—五龙断裂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超前预报法在秦安高风险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延寿 谢婉丽 +3 位作者 葛瑞华 吴光辉 王晓峰 王华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97-103,共7页
为确保高风险隧道施工安全,如塌方、突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超前预报避免地质灾害发生,保障隧道中不良地质段的安全施工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宝兰客运专线秦安隧道工程,综合掌子面地质编录资料和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资料,解译探测... 为确保高风险隧道施工安全,如塌方、突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超前预报避免地质灾害发生,保障隧道中不良地质段的安全施工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宝兰客运专线秦安隧道工程,综合掌子面地质编录资料和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资料,解译探测资料时以地质编录资料为基础,以P波深度偏移剖面、提取的反射层和岩性参数图等P波数据资料为主,结合S波在液体中传播的特性综合判断,成功地预报了掌子面前方的断层(碎裂带)、软岩和地下水。通过预测结论和实际开挖情况相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特点,为隧道施工期超前预报中类似工程预报方法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预报 地震反射 断层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和浅层地震在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英宾 李毅 +3 位作者 魏滨 刘波 张占彬 杨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2-1451,共10页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在铀矿勘查中各有优缺点。为了提高矿勘查提的效率,本文介绍了以可控源音频大地测量(CSAMT)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实例。通过CSAMT和浅...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在铀矿勘查中各有优缺点。为了提高矿勘查提的效率,本文介绍了以可控源音频大地测量(CSAMT)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实例。通过CSAMT和浅层地震联合测量解释两条控盆断裂,查明四方台组和明水组顶底界面埋深约200~400m,呈椭圆形北东向分布,由盆地边部向凹陷中心地层由薄变厚;工作区基底埋深约700~1000m,呈宽缓波浪状展布;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当勘探深度大于700m时,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地层划分、查明基底埋深和基底断裂效果更好。经钻孔验证表明,合理利用CSAMT与浅层地震联合方法在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找矿工作中具有可靠、经济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CSAMT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铀矿勘查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抛石体探测中地震采集参数的优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国栋 傅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法采集的地震数据对抛石体的识别能力,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对采样周期、震源主频和炮检距3个地震采集参数对地震数据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周期的选择与震源主频有关,采样频率应大于或等于原始信号最大频率... 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法采集的地震数据对抛石体的识别能力,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对采样周期、震源主频和炮检距3个地震采集参数对地震数据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周期的选择与震源主频有关,采样频率应大于或等于原始信号最大频率的2倍;随着震源主频的增大,地震数据中所能识别抛石体的最小厚度和信噪比逐渐减小;炮检距影响着抛石体顶、底界面反射波能否区分开来,从而决定能否获得抛石体的厚度信息,最大炮检距随震源主频和水深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保定圩水下抛石探测实例,验证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抛石体 地震反射波法 探测 正演模拟 采集参数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技术在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陈楠 陈世锋 +4 位作者 吴强 荣鑫 叶荣华 许光 赵永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24-236,共13页
为系统分析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期等各阶段采用的物探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物探方法,并对物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市域(郊)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 为系统分析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期等各阶段采用的物探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物探方法,并对物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市域(郊)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阶段、引水隧洞竣工验收和运营阶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应用结果表明:1)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阶段,以浅地层剖面和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取得一定的勘察成效,为拟建隧道提供工程地质依据;2)隧道设计阶段,微动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技术,辅以少量地质钻孔,适用于查明隧道埋深30 m以内沿线基岩面埋深及起伏形态、断层破碎带位置及发育方向;3)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中,地质雷达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软弱夹层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4)隧道竣工验收和运营阶段,地质雷达法对混凝土衬砌段衬砌检测、冲击回波法对钢管衬砌段衬砌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技术 隧道工程 全生命周期 地震反射波法 多次 微动探测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隧道海域工程物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坚 魏栋华 +1 位作者 曹云勇 杜华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研...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研究结论:在资料采集中,施测时间选择在海域平潮期间;在资料处理中,需把非规则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转换成规则观测系统,通过加密速度分析点,提高资料处理质量;在资料解释中,归纳出时间剖面图中不同地质情况所对应的特征:淤泥较厚地段,海底界面反映为连续性好、频率高、能量低的反射波组;存在覆盖层时,显示为3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无覆盖层时,显示为2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存在裂隙或岩脉时,反射波组发生断开或上下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资料采集 资料处理 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深层岩质滑坡综合物探勘察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红林 化希瑞 赵晋乾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1,共6页
研究目的:巨型深层岩质滑坡具有成因复杂、规模大、勘察与处治难度大的特点,受地形地质条件和物探方法适用性的限制,单一物探方法往往不能完全有效揭示滑坡的范围、滑面的空间形态。本文以下个寮巨型深层凝灰岩滑坡勘察为例,从地质条件... 研究目的:巨型深层岩质滑坡具有成因复杂、规模大、勘察与处治难度大的特点,受地形地质条件和物探方法适用性的限制,单一物探方法往往不能完全有效揭示滑坡的范围、滑面的空间形态。本文以下个寮巨型深层凝灰岩滑坡勘察为例,从地质条件、勘探目的、探查方法等因素出发,研究适用于巨型复杂岩质滑坡综合物探的勘探模式。研究结论:(1)复杂深层岩质滑坡采用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综合物探先行”勘察程序是十分有益的,物探测线应沿主轴和垂直坡向呈网布设;(2)高频大地电磁法、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结合钻孔电视综合物探勘探模式具有多物性、多尺度探测优势,可有效探测滑坡空间分布形态、周界和滑带特征;(3)物探解译成果较为可靠地反映了滑面(带)的空间展布形态和规律,可作为指导钻探布置和滑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4)本研究结论可为巨型深层滑坡勘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滑坡 高频大地电磁 高密度电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地质体超前探测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齐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9,共5页
总结了地下灾害地质体超前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对不同灾害地质体采用不同的地震反射波法与直流电法组合,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井下实验的观测和分析,找出有效、快速的综合观测方法,... 总结了地下灾害地质体超前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对不同灾害地质体采用不同的地震反射波法与直流电法组合,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井下实验的观测和分析,找出有效、快速的综合观测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和最佳观测系统,提高超前探测的距离、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体 超前探测 直流电 地震反射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