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被引量:58
- 1
-
-
作者
何碧竹
周杰
汪功怀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
文摘
何碧竹 ,周杰 ,汪功怀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信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5 8~ 2 6 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横向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信息预测的理论基础是 ,储层中岩石性质、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可引起地震反射波形、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地震属性的分类 (聚类 )分析和多元地震属性回归技术 ,来分析特定区域储层纵、横向变化特征 ;强调在区域地质概念模型的前提下 ,预测储层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物性。应用实例表明 ,本文方法的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
-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多元回归
储层预测
岩石性质
流体性质
地震反射波形
钻井资料
油气勘探
-
Keywords
seismic attribution,multivariate regression,reservoir prediction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波形分析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张永升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35-138,5,共4页
-
文摘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一直是一世界性难题,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也不例外,而且其储层埋藏深(大于5300m),储集空间以后期构造及成岩作用形成的溶蚀孔洞及裂缝系统为主,纵、横向非均质性强。通过分析数10口井的钻井结果,细致类比过井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波形特征,并结合模拟实际地层的正演模拟结果,总结出了储层发育与其地震反射波形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应用波形分析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技术。
-
关键词
波形分析方法
碳酸盐岩
储层
预测方法
孔隙度
渗透性
地震反射波形
地震勘探
-
Keywords
Tahe Oilfield
carbonate rock
reservoir prediction
seismic reflection
waveform analysis
forward modeling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地震岩性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震
张万选
殷积峰
-
机构
石油大学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5-377,共13页
-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地层学方法研究"附加内容
-
文摘
模式识别技术引入到地震岩性预测领域,实现了地质、测井和地震综合资料的自动解释。地震岩性模式识别同时采用了统计模式识别和结构模式识别两种技术,并将两者合理地结合为一体,通过地层岩性-地层速度-地震反射波形的模式匹配、地震岩性特征抽取、以及句法分析和判别运算,完成地层岩性的分类和识别。在辽西凹陷北洼应用地震岩性模式识别进行了模式训练和钻前岩性预测,所获结果均表明该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形
模式识别
岩性预测
-
Keywords
Seismic reflective waveform, Interval velocity, Pattern recognition,Lithologic prediction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微地震相自动化解释及其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季平
-
机构
渤海石油公司计算中心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4-361,324,共9页
-
文摘
微地震相分析着眼于地震反射波形,目的是确定地下储层的横向岩性变化。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假设,当沉积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必定有所变化,即不同成因的地质体,必定有相应的地震反射波形特征。据此.本文应用模糊动态聚类和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上自动实现微地震相分析。
-
关键词
微地震相
地震反射波形
解释
-
Keywords
micro seismic facies
seismic reflection waveform
fuzzy dynamic clustering
pattern recognition
electric logging trace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2005年国外石油科技十大进展
- 5
-
-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世界台盆区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开发及配套技术在气区构造识别、储层展布预测、储层改造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区构造识别方面,已经建立起以研究地质构造垂向变异特征和规律以及建立构造模式为基础,以研究速度横向变化规律建立层状物理模式为核心,以叠前偏移技术为主体、地震剖面精细解释为保证的准确识别圈闭的地震勘探技术。储层展布预测方面,应用地震反射波形、时差异常、瞬时相位、道积分、G-log等储层预测技术,能准确预测气藏的分布范围。储层保护与改造等开发技术方面,通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了适合碳酸盐岩的酸化改造技术,主要包括低黏酸酸压、稠化酸酸压、多极注入酸压.闭合酸化等工艺。
-
关键词
石油科技
储层预测技术
天然气勘探开发
海相碳酸盐岩
储层改造
国外
构造识别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反射波形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F407.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