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耦合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的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
王雅丽
王平
王会娟
许书雅
于浩然
张兴富
|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
高波
董英
贾俊
薛强
武文英
李林
王涛
刘港
江睿君
|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考虑地震构造背景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光滑方法在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中的应用 |
张力方
吕悦军
彭艳菊
马晓玲
宁亚灵
|
《震灾防御技术》
|
2012 |
3
|
|
4
|
福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
朱金芳
黄宗林
徐锡伟
郑荣章
方盛明
白登海
王广才
闵伟
闻学泽
韩竹军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5
|
帕米尔东北部公格尔拉张系现今构造形变InSAR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
陈荣柳
李杰
刘代芹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九寨沟地区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 |
张迎宾
徐佩依
林剑锋
伍新南
柳静
相晨琳
何云勇
杨昌凤
许冲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7
|
基于GIS技术的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四川省北川县为例 |
齐信
唐川
铁永波
梁京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3
|
|
8
|
GIS支持下基于AHP方法的2013年芦山地震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
刘丽娜
许冲
徐锡伟
陈剑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5
|
|
9
|
基于地震波和电磁波CT联合探测的采掘巷道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
刘少虹
潘俊锋
王洪涛
齐庆新
唐忠义
冯美华
娄金福
张豫龙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10
|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及编图——以映秀震中区为例 |
葛华
陈启国
王德伟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1
|
四川汶川Ms8级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预测 |
张春山
孙炜锋
谭成轩
韩金良
何淑军
吴树仁
杨为民
王涛
张永双
石菊松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2
|
天津地区隐伏断裂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 |
陈宇坤
刘芳
袁盾
李文栋
杨绪连
高武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3
|
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 |
梁小华
蒋溥
董津城
刘守华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4
|
基于证据权方法的玉树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
许冲
徐锡伟
于贵华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15
|
5·12汶川地震灾区茂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丁军
朱静
王磊
王玉夜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6
|
基于小流域的地震扰动区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
王萌
姜元俊
黄栋
李倩倩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7
|
地震构造的能量积累和释放特征与新疆天山部分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
沈军
李莹甄
汪一鹏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8
|
基于Newmark模型的天水市北山地震黄土滑坡危险性评价 |
程小杰
杨为民
向灵芝
张树轩
李焕彬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9
|
祁连山活动地块东北部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与大地震危险性分析 |
刘百篪
李清河
刘小凤
何文贵
吕太乙
袁道阳
王永成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
2000 |
7
|
|
20
|
逻辑回归模型在玉树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与检验 |
许冲
徐锡伟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