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卫平
周宜红
何蕴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明确采用数值算法时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间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研究位移输入模型在水工大坝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本文在一致输入和只考虑平动自由度基础上,首先研究两种输入模型平衡方程的差异,并结合Rayleigh阻尼模型探讨...
为明确采用数值算法时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间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研究位移输入模型在水工大坝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本文在一致输入和只考虑平动自由度基础上,首先研究两种输入模型平衡方程的差异,并结合Rayleigh阻尼模型探讨阻尼矩阵对结果的影响;然后选取多自由度体系定量分析输入模型间的差异,研究阻尼比变化对两种输入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间的差异源自阻尼矩阵与地面运动速度确定的激振力;阻尼比为0.05时,Rayleigh阻尼的质量比例部分带来的差异约为刚度比例部分的7~10倍;两种输入模型间的差异随基频和阻尼比的增加而增大。水工大坝结构在采用位移输入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须对误差情况进行预估或测算,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输入模型
位移
输入
模型
加速度
输入
模型
Rayleigh阻尼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在铁
任青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论证了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的实践与发展现状。目前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分析方法主要有拟静力法和动力响应分析法,并依据大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判断大坝的安全性;各国规范体现的抗震设防理念和大坝材料的容许应力差别很大。坝址...
论证了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的实践与发展现状。目前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分析方法主要有拟静力法和动力响应分析法,并依据大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判断大坝的安全性;各国规范体现的抗震设防理念和大坝材料的容许应力差别很大。坝址河谷不同高程处地震动状态不尽相同、河谷两恻同一高程处地震动也不一样。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与加载速度、应变速率有关;地震时大坝不同部位的应变速率不相同、同一部位的应变速率也随时间变化;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既与应变速率有关,也与应变历史等其它因素有关。大坝河谷地震动的输入机理和模型研究、混凝土的动态强度的变化规律探索、大坝抗震安全性评价准则的完善与创新等将有待深入。通过以上内容针对性分析,提出了大坝抗震评价的一些合理建议、方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抗震评价准则
混凝土动态强度
动力分析
地震动输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混凝土高拱坝抗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陈在铁
任青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1,共4页
综述能对坝基、坝身与库水综合分析的简单实用方法,合理的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准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动力特性,坝址河谷地震动的输入模型,抗震工程措施等高拱坝抗震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在分析高拱坝抗震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
综述能对坝基、坝身与库水综合分析的简单实用方法,合理的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准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动力特性,坝址河谷地震动的输入模型,抗震工程措施等高拱坝抗震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在分析高拱坝抗震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用动力分析技术研究坝、水、地基综合系统的地震响应、更新抗震设防理念、建立不均匀地震动模型、加强抗震工程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抗震分析
评价准则
混凝土动态强度
地震动输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础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与阻尼矩阵在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世渊
谭平
马海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248,共10页
结构阻尼模型和运动方程是影响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由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因此普通非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算法未必适用。基于这一认识,重点研究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采用的各种模型,考虑基于不同...
结构阻尼模型和运动方程是影响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由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因此普通非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算法未必适用。基于这一认识,重点研究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采用的各种模型,考虑基于不同地震动输入的结构阻尼模型和运动方程。研究发现,采用现有常规方法构造隔震结构阻尼模型时,上部结构会随着隔震支座发生刚体位移时产生阻尼力,这将可能导致计算精度的显著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确定基础隔震结构阻尼矩阵的一般方法,给出了基于上部结构阻尼矩阵和隔震层阻尼常数的通用表达式。采用隔震结构剪切型模型,给出了结构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隔震结构阻尼模型可能会高估结构的阻尼作用,从而低估结构响应;采用位移输入模型会高估隔震层相对位移、低估上部结构响应,当隔震层等效阻尼比达到0.3时,相对偏差可达到34.6%和-31.1%,而采用位移-速度输入模型可得到与加速度输入模型一致的分析结果,故应采用位移-速度输入模型代替传统的位移输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运动方程
阻尼矩阵
位移
输入
模型
地震动输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卫平
周宜红
何蕴龙
机构
三峡大学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9103)
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开放基金(2016KSD16)
文摘
为明确采用数值算法时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间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研究位移输入模型在水工大坝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本文在一致输入和只考虑平动自由度基础上,首先研究两种输入模型平衡方程的差异,并结合Rayleigh阻尼模型探讨阻尼矩阵对结果的影响;然后选取多自由度体系定量分析输入模型间的差异,研究阻尼比变化对两种输入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间的差异源自阻尼矩阵与地面运动速度确定的激振力;阻尼比为0.05时,Rayleigh阻尼的质量比例部分带来的差异约为刚度比例部分的7~10倍;两种输入模型间的差异随基频和阻尼比的增加而增大。水工大坝结构在采用位移输入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须对误差情况进行预估或测算,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地震动输入模型
位移
输入
模型
加速度
输入
模型
Rayleigh阻尼
阻尼比
Keywords
seismic input model
displacement input model
acceleration input model
rayleigh damping
damping ratio
分类号
TV312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在铁
任青文
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379005)
文摘
论证了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的实践与发展现状。目前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分析方法主要有拟静力法和动力响应分析法,并依据大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判断大坝的安全性;各国规范体现的抗震设防理念和大坝材料的容许应力差别很大。坝址河谷不同高程处地震动状态不尽相同、河谷两恻同一高程处地震动也不一样。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与加载速度、应变速率有关;地震时大坝不同部位的应变速率不相同、同一部位的应变速率也随时间变化;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既与应变速率有关,也与应变历史等其它因素有关。大坝河谷地震动的输入机理和模型研究、混凝土的动态强度的变化规律探索、大坝抗震安全性评价准则的完善与创新等将有待深入。通过以上内容针对性分析,提出了大坝抗震评价的一些合理建议、方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坝
抗震评价准则
混凝土动态强度
动力分析
地震动输入模型
Keywords
large dam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dynamic strength of mass concrete
dynamic analysis
seismic input model
分类号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混凝土高拱坝抗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陈在铁
任青文
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9005)
文摘
综述能对坝基、坝身与库水综合分析的简单实用方法,合理的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准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动力特性,坝址河谷地震动的输入模型,抗震工程措施等高拱坝抗震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在分析高拱坝抗震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用动力分析技术研究坝、水、地基综合系统的地震响应、更新抗震设防理念、建立不均匀地震动模型、加强抗震工程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高拱坝
抗震分析
评价准则
混凝土动态强度
地震动输入模型
Keywords
high arch dam
seismic analysis
evaluation criterion
dynamic strength of concrete
seismic input model
分类号
TV642.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础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与阻尼矩阵在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世渊
谭平
马海涛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24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12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185)
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发展计划(IRT13057)。
文摘
结构阻尼模型和运动方程是影响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由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因此普通非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算法未必适用。基于这一认识,重点研究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采用的各种模型,考虑基于不同地震动输入的结构阻尼模型和运动方程。研究发现,采用现有常规方法构造隔震结构阻尼模型时,上部结构会随着隔震支座发生刚体位移时产生阻尼力,这将可能导致计算精度的显著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确定基础隔震结构阻尼矩阵的一般方法,给出了基于上部结构阻尼矩阵和隔震层阻尼常数的通用表达式。采用隔震结构剪切型模型,给出了结构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隔震结构阻尼模型可能会高估结构的阻尼作用,从而低估结构响应;采用位移输入模型会高估隔震层相对位移、低估上部结构响应,当隔震层等效阻尼比达到0.3时,相对偏差可达到34.6%和-31.1%,而采用位移-速度输入模型可得到与加速度输入模型一致的分析结果,故应采用位移-速度输入模型代替传统的位移输入模型。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运动方程
阻尼矩阵
位移
输入
模型
地震动输入模型
Keywords
base isolation
equation of motion
damping matrix
displacement input model
ground motion input model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动位移与加速度输入模型差异研究
何卫平
周宜红
何蕴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进展
陈在铁
任青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前混凝土高拱坝抗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陈在铁
任青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础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与阻尼矩阵在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李世渊
谭平
马海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