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地震学的天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李文倩
冉慧敏
赵瑞胜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广东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
黄玉龙
郑斯华
刘杰
赵兴权
康英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5
|
|
3
|
云南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
崔建文
李世成
高东
赵永庆
包一峰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3
|
|
4
|
汶川地震动衰减特性及其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规律 |
单德山
张二华
董俊
郭珊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5
|
陕西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范文
杜文和
王晓军
邵辉成
文毅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中国西部地区新一代地震动衰减模型 |
张齐
胡进军
谢礼立
姜治军
|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7
|
河北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
赵英萍
杨锐
高景春
王宁
贾炯
李雪英
蔡玲玲
王莉婵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8
|
吉林西部中强地震土层地表地震动衰减关系 |
吴兆营
刘红帅
迟天峰
丁广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9
|
以地震动衰减关系为基础的设计谱研究 |
倪永军
朱晞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0
|
美国2014地震区划中采用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
陶正如
陶夏新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1
|
NGA数据库的多圆组合地震动衰减模型 |
刘平
罗奇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江苏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詹小艳
朱升初
王恒知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新疆皮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李文倩
魏斌
何金刚
张振斌
朱皓清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地震动衰减关系区域性差异初步探讨 |
张齐
胡进军
谢礼立
刘章军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5
|
四川盆地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
冯继威
李山有
王振明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基于NGA模型的芦山余震地震动衰减关系 |
党鹏飞
刘启方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7
|
莫霍反射效应对俯冲带浅地壳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影响研究 |
康莉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8
|
地震动衰减模型在玛多M_(w)7.3级地震影响场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
王韶鹏
卢育霞
石玉成
刘北
李韬
贺海浪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动衰减模型及其在地震影响场评估中的应用 |
王韶鹏
卢育霞
石玉成
田秀丰
贺海浪
刘北
李韬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
|
20
|
近、远场地震动界定及分类方法研究 |
颜宏毅
赵晓彦
沈旭
李兵
蹇黎明
龙睿馨
|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