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动斜入射对桩-土-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毅
李雄彦
薛素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基于粘弹性边界基本理论,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和FORTRAN程序,采用时域波动方法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斜入射,并建立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研究在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PSSI)下地震动输入方向对...
基于粘弹性边界基本理论,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和FORTRAN程序,采用时域波动方法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斜入射,并建立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研究在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PSSI)下地震动输入方向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入射角度在40°~60°时,桩体的地震响应大于土体的地震响应,同时边桩的地震响应大于内桩地震响应;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未必在地震动垂直入射时最大,整体结构体系的水平地震响应在入射角为45°~60°时出现最大值;在进行地震分析时宜考虑地震动入射角度对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时域波动法
粘弹性边界
地震动斜入射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动斜入射下层状岩体隧洞接触响应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勐
肖明
+1 位作者
陈俊涛
金汉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为研究层状岩体对隧洞地震响应的影响,考虑地震动斜入射特性和层状岩体层间非线性接触特性,建立一种层状岩体水工隧洞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基于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和波场分解理论,将地震动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上的等效...
为研究层状岩体对隧洞地震响应的影响,考虑地震动斜入射特性和层状岩体层间非线性接触特性,建立一种层状岩体水工隧洞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基于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和波场分解理论,将地震动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上的等效节点力,建立了一种层状岩体中地震动三维空间斜入射输入方法.其次,针对地震作用下层状岩体层间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了一种考虑接触面黏结滑移特性的动接触力算法.将该模拟方法应用于巴基斯坦阿扎德帕坦水电站输水隧洞抗震稳定计算,对比分析地震动竖直入射、地震动斜入射、地震动斜入射且考虑动接触3种工况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隧洞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响应受地震动入射角影响明显;层间剪切、挤压破碎带的存在加剧了隧洞的地震反应,接触面附近破坏区发展较大;考虑接触作用后,衬砌腰部的应力和位移响应相比顶拱较大,首先发生开裂损伤破坏,成为水工隧洞衬砌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部位,隧洞结构的损伤区主要分布于软岩穿过部位和层间接触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水工隧洞
地震动斜入射
动接触力法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赵源
杜修力
李立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624-630,共7页
考虑土-结构接触面效应和场地初始静应力影响,基于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动力松弛法的分析思路,建立了一种地震动斜入射条件下地下结构的接触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和方法,并讨论了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
考虑土-结构接触面效应和场地初始静应力影响,基于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动力松弛法的分析思路,建立了一种地震动斜入射条件下地下结构的接触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和方法,并讨论了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斜入射使得结构的整体反应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节点的水平向应力反应明显增大,竖向应力峰值较小,增大程度也相对较小;节点的位移峰值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也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分析近源地震作用下的地下结构动力响应时,需要考虑地震动的非一致输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斜入
射
地震动
接触非线性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埋互层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勐
肖明
+1 位作者
陈俊涛
杨步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9-2168,共10页
针对深埋大型地下洞室地震波场特性,考虑近场斜入射地震动的方向性、多面性和非一致性,通过将场地地震反应转化为人工边界上等效荷载实现了深埋地下洞室地震波斜入射。针对地震作用下互层岩体层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考虑层面震动...
针对深埋大型地下洞室地震波场特性,考虑近场斜入射地震动的方向性、多面性和非一致性,通过将场地地震反应转化为人工边界上等效荷载实现了深埋地下洞室地震波斜入射。针对地震作用下互层岩体层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考虑层面震动劣化效应和黏结滑移特性的动接触力算法。由此构建地震动斜入射下深埋互层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阿扎德帕坦水电站地下厂房地震损伤演化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斜入射地震动加剧了衬砌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响应,主要体现在波动幅值上,厂房上部边墙和顶拱损伤破坏程度最大;考虑动接触后,层面附近洞室的地震响应增大,岩层间产生明显的地震劣化现象和剪切滑移破坏,层间错动更加明显,最大错动位移在5.9 cm处趋于稳定;并从横向和纵轴向两个角度归纳总结了互层岩体地下洞室结构的震损特征和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斜入射
互层岩体
地下洞室
震动
劣化
地震响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动斜入射对桩-土-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毅
李雄彦
薛素铎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10
5127800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2005)
文摘
基于粘弹性边界基本理论,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和FORTRAN程序,采用时域波动方法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斜入射,并建立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研究在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PSSI)下地震动输入方向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入射角度在40°~60°时,桩体的地震响应大于土体的地震响应,同时边桩的地震响应大于内桩地震响应;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未必在地震动垂直入射时最大,整体结构体系的水平地震响应在入射角为45°~60°时出现最大值;在进行地震分析时宜考虑地震动入射角度对桩-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时域波动法
粘弹性边界
地震动斜入射
地震响应
Keywords
single layer reticulated cylindrical shell
time-domain wave method
viscoelastic boundary
oblique incident seismic waves
seismic response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动斜入射下层状岩体隧洞接触响应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勐
肖明
陈俊涛
金汉城
机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057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191)。
文摘
为研究层状岩体对隧洞地震响应的影响,考虑地震动斜入射特性和层状岩体层间非线性接触特性,建立一种层状岩体水工隧洞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基于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和波场分解理论,将地震动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上的等效节点力,建立了一种层状岩体中地震动三维空间斜入射输入方法.其次,针对地震作用下层状岩体层间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了一种考虑接触面黏结滑移特性的动接触力算法.将该模拟方法应用于巴基斯坦阿扎德帕坦水电站输水隧洞抗震稳定计算,对比分析地震动竖直入射、地震动斜入射、地震动斜入射且考虑动接触3种工况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隧洞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响应受地震动入射角影响明显;层间剪切、挤压破碎带的存在加剧了隧洞的地震反应,接触面附近破坏区发展较大;考虑接触作用后,衬砌腰部的应力和位移响应相比顶拱较大,首先发生开裂损伤破坏,成为水工隧洞衬砌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部位,隧洞结构的损伤区主要分布于软岩穿过部位和层间接触部位.
关键词
层状岩体
水工隧洞
地震动斜入射
动接触力法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Keywords
layered rock mass
hydraulic tunnel
obliquely incidence earthquake
dynamic contact force method
seismic respons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赵源
杜修力
李立云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624-6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15035
50808006)
+1 种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7142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27B04)资助
文摘
考虑土-结构接触面效应和场地初始静应力影响,基于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动力松弛法的分析思路,建立了一种地震动斜入射条件下地下结构的接触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和方法,并讨论了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斜入射使得结构的整体反应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节点的水平向应力反应明显增大,竖向应力峰值较小,增大程度也相对较小;节点的位移峰值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也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分析近源地震作用下的地下结构动力响应时,需要考虑地震动的非一致输入问题。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斜入
射
地震动
接触非线性
地震响应
Keywords
underground structure
obliquely incident seismic wave
contact nonlinearity
seismic response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埋互层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勐
肖明
陈俊涛
杨步云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9-216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19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057904)。
文摘
针对深埋大型地下洞室地震波场特性,考虑近场斜入射地震动的方向性、多面性和非一致性,通过将场地地震反应转化为人工边界上等效荷载实现了深埋地下洞室地震波斜入射。针对地震作用下互层岩体层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考虑层面震动劣化效应和黏结滑移特性的动接触力算法。由此构建地震动斜入射下深埋互层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阿扎德帕坦水电站地下厂房地震损伤演化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斜入射地震动加剧了衬砌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响应,主要体现在波动幅值上,厂房上部边墙和顶拱损伤破坏程度最大;考虑动接触后,层面附近洞室的地震响应增大,岩层间产生明显的地震劣化现象和剪切滑移破坏,层间错动更加明显,最大错动位移在5.9 cm处趋于稳定;并从横向和纵轴向两个角度归纳总结了互层岩体地下洞室结构的震损特征和破坏模式。
关键词
地震动斜入射
互层岩体
地下洞室
震动
劣化
地震响应
数值分析
Keywords
obliquely incident earthquake
interbedded rock mass
underground cavern
vibration deterioration
seismic respons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动斜入射对桩-土-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刘毅
李雄彦
薛素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震动斜入射下层状岩体隧洞接触响应分析
赵勐
肖明
陈俊涛
金汉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动入射角度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赵源
杜修力
李立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埋互层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赵勐
肖明
陈俊涛
杨步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