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动反应谱拟合过程中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被引量:7
1
作者 白泉 韩晶晶 +1 位作者 盛国华 张正帅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44,2,共8页
基于目标功率谱,本文从定量角度提出一种地震动反应谱拟合过程中小波基函数的选取方法.首先通过修正不同小波基函数所对应的小波系数来拟合地震动反应谱;然后设定总体误差绝对值和误差均方差这两个定量指标来描述各拟合波功率谱与目标... 基于目标功率谱,本文从定量角度提出一种地震动反应谱拟合过程中小波基函数的选取方法.首先通过修正不同小波基函数所对应的小波系数来拟合地震动反应谱;然后设定总体误差绝对值和误差均方差这两个定量指标来描述各拟合波功率谱与目标功率谱的差异,借助数理统计的独立权数原理,求得不同小波基函数所对应的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最后对比综合评价值,得到拟合精度最高、误差离散最小的最优小波基.应用该方法,选取8种常见的小波基函数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最优拟合波与原信号差异不大,拟合波反应谱、功率谱与目标反应谱、功率谱均吻合得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基函数 地震动反应谱拟合 最优基 功率谱 非平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研究(二)——设防地震动输入及结构地震动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来明 王忠良 +1 位作者 高华平 李蓉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119-138,共20页
通过对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结合地震研究工作结果,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场地地震动输入峰值加速度水准确定为50年超越概率3%,地震动反应谱采用上... 通过对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结合地震研究工作结果,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场地地震动输入峰值加速度水准确定为50年超越概率3%,地震动反应谱采用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GJ08-9-92)中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阻尼比0.05),并将输入峰值加速度调整为180gal。研究采用了目前通用的拟合反应谱的方法,通过拟合选定的地震动反应标准谱,合成了6条人造地震波时程曲线,拟合精度控制在相对误差不大于5%;同时结合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GJ08-9-92)中所附的一条强震记录,共同作为上海博物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输入地震动。又根据上海博物馆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建筑结沟动力特征的实测结果,通过采用层模型结构时程分析计算方法,计算并获得了在遭遇设防地震时,上海博物馆建筑物每一层的地震动反应,表明上海博物馆建筑各楼层的地震动反应具有明显的楼层放大作用。对各楼层地震动反应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上海博物馆建筑物每一层的地震动参数,以此可作为今后文物地震危害性分析,及研究设计隔震装置等防震措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 防震保护 地震动输入 结构地震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谱特性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译 张建志 +2 位作者 戴骜鹏 孙印 胡中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0-75,共6页
频谱特性是地震动的三要素之一,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会产生不同影响效果。基于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方法,选取4条历史地震实测记录[1989年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Loma Prieta)6.9级地震、1994年美国加... 频谱特性是地震动的三要素之一,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会产生不同影响效果。基于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方法,选取4条历史地震实测记录[1989年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Loma Prieta)6.9级地震、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Northridge)6.6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1条典型人工合成地震动(濮阳市人工拟合地震动)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高频和低频特性的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频成分为主的历史地震动较以低频为主的人工拟合波对反应谱的影响表现为在短周期阶段具有集中放大的影响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峰值平台值具有放大效果,历史地震动结果峰值平台值为2.75~2.80间,人工拟合波结果峰值平台值为2.65;其二,对反应谱特征周期具有缩短效果,历史地震动较人工拟合波减小0.05~0.15s。产生上述影响效果,其可能与其高频成分地震动对固有周期较短的场地特点具有一定的共振影响有关。该结果可为建筑物抗震设防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特性 输入地震动 地震动反应 地震记录 人工拟合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红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5-979,共5页
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提出了新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方法,给出了反应谱标定的验证方法。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包括地震动峰值、第一拐点周期、第二拐点周期(特征周期)、平台高度值及衰减指数等,其标定属于多参数优化问题。利用小... 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提出了新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方法,给出了反应谱标定的验证方法。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包括地震动峰值、第一拐点周期、第二拐点周期(特征周期)、平台高度值及衰减指数等,其标定属于多参数优化问题。利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具有多参数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了以平均标准差最小为目标的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模型。拟合给定特征参数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对比分析标定的特征参数与给定的特征参数,要求两者之间的误差小于给定的精度,以此作为新的验证方法。以某一场地计算反应谱作为算例,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对其进行了标定。通过验证结果和工程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反应 小生境遗传算法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绍博 李斌 徐海云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4期302-308,共7页
本文对目前上海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根据上海市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震安全性评价 设计地震动反应 地震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覆盖层地震面波的地震动反应及台湾8级地震对上海高层建筑影响的估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永林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用2002年3月31日台湾MS7.5地震时上海地区软土地表和基岩记录的加速度资料讨论了地表软土覆盖层面波的地震动反应,并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了台湾未来8级大地震在上海基岩和土层处的面波加速度时程,初步估计了其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其结... 用2002年3月31日台湾MS7.5地震时上海地区软土地表和基岩记录的加速度资料讨论了地表软土覆盖层面波的地震动反应,并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了台湾未来8级大地震在上海基岩和土层处的面波加速度时程,初步估计了其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其结果对上海的工程抗震设计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地震面波 地震动反应 经验格林函数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震仪记录资料研究上海地表土层的地震动放大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永林 熊里军 +1 位作者 章纯 赵志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6,共5页
关键词 地震动反应 软土覆盖层 地震烈度 放大效应 地震波 强震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恒 吴建超 雷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9,86,共10页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逐渐趋近于1;随着震级和距离增大,阻尼比对位移反应谱影响随之增大,DMF曲线更加发散,这意味着通过附加阻尼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对于大震和远震更加有效;场地条件对DMF的影响仅限于近场范围,但无法归纳出明显的影响规律,且随距离增大,不同场地对应的DMF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数值试验,分析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DMF曲线,得出结论:地震动频谱分量随频率的相对变化速度,对位移反应谱DMF曲线起控制性作用。最后提出了适宜于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DMF公式,并利用实际强震记录数据拟合了DMF公式中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地震动位移反应 减震 衰减指数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隧道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及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蔡金豆 兰景岩 史庆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48,共8页
基于剑桥大学工程系所完成的含隧道密实砂场地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基础数据,利用模型内部设置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由弱至强逐级加载四组伪谐波作为基底输入,模拟并获取了在80 g重力场环境下隧道列及自由场列在不同深度处的动力反应和加速度记... 基于剑桥大学工程系所完成的含隧道密实砂场地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基础数据,利用模型内部设置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由弱至强逐级加载四组伪谐波作为基底输入,模拟并获取了在80 g重力场环境下隧道列及自由场列在不同深度处的动力反应和加速度记录,通过对比隧道列及自由场列相关地震动参数的差异,表明由于隧道的存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从基底到地表都呈现出先衰减后放大的趋势,自由场列地表处的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处于1.042~1.072之间,而隧道列地表处放大系数处于1.009~1.024之间;加速度反应谱峰值方面,地震波输入越强烈,其峰值相对应周期朝着短周期方向移动;对比两列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随深度变化曲线,发现自由场列从基底到地表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隧道列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 场地效应 地下隧道 加速度放大系数 地震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爽 吕悦军 +1 位作者 方怡 谢卓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当前,合理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特征周期是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地区典型中硬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条件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反应谱值的影响。首先,计算不同震级、震中距条件下的基岩地震动加速度... 当前,合理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特征周期是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地区典型中硬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条件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反应谱值的影响。首先,计算不同震级、震中距条件下的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合成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再利用110个工程场地的钻孔资料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中硬场地条件对不同输入环境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中硬场地对高、中频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尤其是对0.2—0.5s周期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倍数大多在1.3以上;场地覆盖层厚度变化对不同频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倍数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场地自振周期的相关性很强;在不同的地震动输入环境下,中硬场地对不同频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对实际的抗震设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硬场地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 场地影响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动力参数对土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4
11
作者 王绍博 丁海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本文通过关便指出了不同的土动力特性经验关系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分析结果将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大震作用下的土层反应。这一计算结果可作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范的参考。
关键词 土动力特性 土层动力反应 地震动反应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利 李宏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7-22,82,共7页
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中的设计反应谱,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包络函数考虑地震的非平稳特性,给出了地震动持时的取值;然后,根据加速度峰值等效原则,迭代计算得到地面的加速度... 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中的设计反应谱,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包络函数考虑地震的非平稳特性,给出了地震动持时的取值;然后,根据加速度峰值等效原则,迭代计算得到地面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最后,选定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作为拟合函数,通过非线性拟合技术拟合了与《规范》中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相对应的谱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曲线形状。本文给出了相对于规范中的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参数值,可供这种模型作为地震地面运动输入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反应 地震动随机模型 功率谱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研究——设防地震动输入及文物防震保护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忠良 高华平 +1 位作者 吴来明 翁大根 《工程抗震》 2004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上海市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又根据上海博物馆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建筑结构动力特征的实测结果,计算得到了在给定设防地... 通过对上海市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又根据上海博物馆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建筑结构动力特征的实测结果,计算得到了在给定设防地震动水准下,博物馆建筑物内各个楼层的地震动反应。通过分析馆藏文物的悬吊、固定、浮放等基本放置形式,探讨了文物的陈列特征及其可能造成的震害因素。根据相关浮放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计算方法、上海博物馆文物的陈列特征及防震设计参数,给出了简便实用、偏于安全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抗震设防水准下,遇有大震或中震发生时,目前陈列状态的绝大多数文物均存在倾覆和滑移安全隐患。结果还表明,在上海博物馆4层楼板面地震动从566gal减小到110gal时,绝大多数文物均满足稳定条件。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减震或隔震方法,使得文物所受到的地震动满足小于110gal时,便可使陈列文物在地震中免遭破坏,达到防震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 防震保护 结构地震动反应 浮放物防震 隔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利 高国栋 盖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6-1210,共5页
根据新《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分析。介绍新《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推导设计谱到功率谱的转换过程。选取常用的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作为拟合函数,通过功... 根据新《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分析。介绍新《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推导设计谱到功率谱的转换过程。选取常用的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作为拟合函数,通过功率谱参数拟合,得到不同场地类别、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动模型参数。该研究成果可为电力工程抗震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反应 地震动随机模型 功率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谱衰减关系和理想化反应谱模型的我国规范谱长周期段研究
15
作者 聂利英 冯江江 +2 位作者 林浩然 王康 汪基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相对于我国各行业抗震规范反应谱下降段呈现的多样性,欧美规范谱基于理想化反应谱模型,其长周期下降段的规定形式统一,且由第二特征周期TD确定。基于理想化反应谱模型,TD的确定与位移谱形态、“结构所需周期范围”等概念相关。基于我国... 相对于我国各行业抗震规范反应谱下降段呈现的多样性,欧美规范谱基于理想化反应谱模型,其长周期下降段的规定形式统一,且由第二特征周期TD确定。基于理想化反应谱模型,TD的确定与位移谱形态、“结构所需周期范围”等概念相关。基于我国区划图研究中大量采用NGA数据库的地震动记录及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表达地震强度的现状,以理想化反应谱模型为我国规范谱模型,以NGA数据库BSSA 14公式为工具,对TD建议值等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想化反应谱模型与TD计算公式的阐述,明确欧美规范谱长周期下降段的衰减指数1、2是由理想化反应谱模型定义决定的确定性参数,此时长周期下降段函数由TD唯一确定;其次,在NGA数据库提供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中,比选出与我国规范考虑因素吻合性最好的BSSA 14公式,并以其作为基于地震动记录统计的反应谱公式,分析位移谱曲线形态类型及由于位移谱谱值截取周期Tcut不同而引起的位移谱曲线形态类型随震级、距离、场地类别的分布变化;最后,基于BSSA 14,考虑“结构所需周期范围”,给出以我国规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为参照的TD建议值。此研究可为我国抗震规范谱长周期下降段的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反应谱模型 第二特征周期TD 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 结构所需周期范围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重力水箱影响的核电安全壳厂房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丙瑞 金波 +1 位作者 高永武 刘国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159,共9页
近代核电工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在世界核电安全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研究地震作用下核电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应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轻或阻止重大事故的... 近代核电工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在世界核电安全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研究地震作用下核电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应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轻或阻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获得了各国的关注。首先介绍了AP1000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以及安全壳厂房;其次分析和比较了单向和双向地震输入下水箱对整体结构耗能效应和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在该过程中,通过应用耦合拉格朗日技术(CEL)和简化的附加质量法建立了ABAQUS模型,模拟了水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储水量下重力水箱对安全壳厂房地震动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箱内液体的晃动对结构没有明显的耗能效应,并且储水量的增加会加强地震动反应;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排水水箱 双向地震动输入 地震动反应 ABAQUS 耦合拉格朗日一欧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地形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郝明辉 张郁山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6-667,共12页
基于采用透射人工边界的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相邻凸起地形对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相邻凸起之间距离的变化对地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单一凸起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相比,相邻地形的存在对地震动反应谱谱比曲... 基于采用透射人工边界的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相邻凸起地形对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相邻凸起之间距离的变化对地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单一凸起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相比,相邻地形的存在对地震动反应谱谱比曲线的形状影响不大,但对谱比的值具有较大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地表观测点的位置有关;2相邻凸起地形的存在对凸起平台段中点地震动高频成分的放大效应影响较大,随着相邻凸起之间距离的增加,该影响逐渐减弱,多个相邻凸起构成的组合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逐渐接近单一凸起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地形 地形效应 地震动反应 透射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梁桥考虑墩身高阶振动的水平向主导振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彭凯 李建中 范立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68,共6页
规则中、低墩梁桥的水平向动力特性主要取决于对应方向的基本振型,因而可近似按单自由度体系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和抗震设计。而高墩梁桥由于墩身质量参与和高阶振型影响,其动力特性较为复杂,难以借用单自由度体系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和... 规则中、低墩梁桥的水平向动力特性主要取决于对应方向的基本振型,因而可近似按单自由度体系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和抗震设计。而高墩梁桥由于墩身质量参与和高阶振型影响,其动力特性较为复杂,难以借用单自由度体系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高墩梁桥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点,将高墩梁桥简化成单墩-质点体系模型,考虑墩身质量参与和高阶振型,分别研究墩高、墩顶集中质量和梁-墩质量比等参数对体系水平向主导振型分布的影响,提出梁-墩质量比是决定单墩-质点体系水平向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曲线拟合给出了二者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反应谱方法计算体系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墩底内力和墩顶位移,分离出前几阶水平向振型对体系地震反应的贡献率,依此给出因计算目标而异的选取单墩-质点体系水平向主导振型的合理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墩-质点体系 梁-墩质量比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主导振型 地震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建成 高孟潭 +2 位作者 吕红山 亢川川 陈鲲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33,共15页
通过数字试验,分析了不同编图方法对地震区划结果的影响.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特征、K2值特征、ΔTg分布特征,考虑到地震区划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以及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提出了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的编制... 通过数字试验,分析了不同编图方法对地震区划结果的影响.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特征、K2值特征、ΔTg分布特征,考虑到地震区划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以及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提出了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了四川及邻区的抗倒塌地震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值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抗倒塌地震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载工况下高层薄壁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志军 侯瑞 +2 位作者 宋一铭 杨光辉 李宏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9-1906,共8页
与传统的建筑钢结构不同,冷弯薄壁钢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与其荷载分布相关。以单/双列薄壁钢结构立体货架为例,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荷载分布及其模态振型的变化规律;考虑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以施加加速度激励的方式分别在巷道和... 与传统的建筑钢结构不同,冷弯薄壁钢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与其荷载分布相关。以单/双列薄壁钢结构立体货架为例,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荷载分布及其模态振型的变化规律;考虑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以施加加速度激励的方式分别在巷道和垂直巷道两个方向上对单双列货架进行了地震动反应谱分析。结果显示,荷载分布对货架垂直巷道方向的动力稳定性敏感;地震冲击造成钢结构底部层间位移角增大,从而导致结构性坍塌。拉杆增强设计有利于改善薄壁钢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为基于抗震性能的空间拓扑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反应 荷载分布 最大位移 层间位移角 薄壁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