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P-Δ效应对地震力调整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童根树 赵永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5,192,共7页
分析了动力P-△效应和结构抗侧强度对结构动力稳定的影响.利用单自由度(SDOF)体系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分别对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滞回模型(MC)和理想弹塑性(EPP)模型,计算了4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 分析了动力P-△效应和结构抗侧强度对结构动力稳定的影响.利用单自由度(SDOF)体系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分别对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滞回模型(MC)和理想弹塑性(EPP)模型,计算了4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的结构动力响应,其中结构自振周期为0.1~6.0/s,延性取为2、3、4、5和6,二阶效应系数为0.025~0.100,得到了不考虑和考虑P-△效应的地震力调整系数,并计算了两者间的比值谱S,提出了S谱的简化计算公式,用以分析P-△效应对地震力调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化周期、延性和二阶效应系数对S谱均有影响;不同滞回模型对动力P-△效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理想弹塑性模型为保持常延性而需增加的抗侧强度要大于修正克拉夫滞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力调整系数 滞回模型 P-△效应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Clough滞回模型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永峰 童根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41,共8页
采用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Modified-Clough,MC)滞回模型,计算了单自由度体系(SDOF)在四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得到了不同自振周期、延性、阻尼比和后期刚度系数等参数组合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 采用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Modified-Clough,MC)滞回模型,计算了单自由度体系(SDOF)在四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得到了不同自振周期、延性、阻尼比和后期刚度系数等参数组合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R。结果表明,影响R的决定性因素是结构的延性,延性越大R越大;阻尼比、后期刚度对R的影响是第二位的,而且只在短周期范围内比较明显。对R谱的横轴做标准化处理后,较好地保留了R谱在特征周期处的峰值特征,并提出了R的计算公式。为了分析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的影响,将延性和耗能能力作为两个独立变化的因素,分析了理想弹塑性(EPP)、剪切滑移(SSP)和无任何耗能能力的双线性弹性(BIL)模型下的R谱,与MC滞回模型下的R谱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延性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耗能能力在中长周期结构中对地震力调整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结论对美日等国近几年引入一些注重延性而不单纯看重耗能能力的细部构造提供了理论解释。在中等周期范围内,刚度退化的MC结构比EPP结构的强度需求反而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力调整系数 修正Clough滞回模型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力退化体系中各延性系数下的地震力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童根树 叶赟 张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3-1139,1157,共8页
对承载力退化的修正理想弹塑性(MEPP)、剪切滑移(SSP)和双线性(BIL)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考虑承载力退化时不同场地、延性系数等参数组合下双周期标准化的地震力调整系数谱,结果表明:承载力退化对BIL和... 对承载力退化的修正理想弹塑性(MEPP)、剪切滑移(SSP)和双线性(BIL)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考虑承载力退化时不同场地、延性系数等参数组合下双周期标准化的地震力调整系数谱,结果表明:承载力退化对BIL和SSP模型的影响不大,对MEPP模型的影响则随退化值增大而增大.计算了承载力有退化的MEPP模型的基底剪力影响系数谱αEK,并给出了简化计算公式,进而得到与退化模型等效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对有退化模型的承载力需求是理想弹塑性模型的αEK倍,同时变形能力绝对值也为相同延性系数的理想弹塑性模型的αEK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系数 地震力调整系数 基底剪 退化 理想弹塑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屈服强度需求系数谱
4
作者 赵永峰 童根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9-1914,共6页
为了更方便合理地计算地震力,利用单自由度(SDOF)体系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对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滞回模型,计算了四类场地下共370条地震波输入后的结构动力响应,给出了具有不同保证率的弹性强度系数eη谱和地震力折减系... 为了更方便合理地计算地震力,利用单自由度(SDOF)体系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对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滞回模型,计算了四类场地下共370条地震波输入后的结构动力响应,给出了具有不同保证率的弹性强度系数eη谱和地震力折减系数Rμ谱及其计算公式,分析表明这两种谱的特征周期不同.利用两者相除计算不同保证率的弹塑性屈服强度系数yημ谱,并与程序直接计算的弹塑性统计谱进行了比较.发现如果eη谱和Rμ谱采用相同的特征周期TgR谱来归一化,得到的曲线与实际的yημ谱符合得不好,为此最后直接给出了采用加速度谱的特征周期Tga归一化的ηyμ谱.结果表明,四类场地的ηyμ谱变化趋势一致,当T<Tga时,ηyμ谱随着周期T的增大而增大;当T>Tga时,ηyμ谱将随周期T指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屈服强度需求系数 地震力调整系数 修正Clough滞回模型 特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理想化滞回模型下的弹塑性反应谱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童根树 叶赟 张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3-703,共11页
对双线性(BIL)和剪切滑移(SSP)滞回模型的SDOF体系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得到考虑和不考虑P-Δ效应时不同场地、延性等参数组合下双周期标准化的地震力调整系数R谱,并与理想弹塑性(EPP)滞回模型的R谱比较.结果表明:在Tga<T... 对双线性(BIL)和剪切滑移(SSP)滞回模型的SDOF体系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得到考虑和不考虑P-Δ效应时不同场地、延性等参数组合下双周期标准化的地震力调整系数R谱,并与理想弹塑性(EPP)滞回模型的R谱比较.结果表明:在Tga<T<TgR周期段,等能量准则在BIL模型中成立,EPP模型的R值大于等能量准则的值,显示耗能能力在此周期段中有重要影响;在T>2TgR周期段,3种滞回模型的R谱接近;P-Δ效应对BIL模型的影响可以忽略,对EPP和SSP模型的影响随延性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具有90%保证率的R谱,BIL模型在Tga<T<TgR范围内很小,SSP模型仅略有改善,EPP模型的谱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力调整系数 滞回模型 P-Δ效应 弹塑性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