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甸5.9级地震震害与竖向地震力作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非明伦
樊跃新
+3 位作者
崔建文
包一峰
陈坤华
卢吉高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9,共8页
通过对施甸 5 9级地震震害现象的机理分析 ,清晰地发现竖向地震作用起重要破坏作用 ,与获取的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竖向值相吻合。映证了在历次地震中许多地震工作者常发现极震区竖向地震力起重要破坏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
施甸
地震
5.9级
地震
震害分析
竖向
地震力作用
地震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加筋边坡地震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聂秀鹏
逄焕平
+2 位作者
孙志彬
谢松梅
侯超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83-3492,共10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均匀加筋和三角形加筋两种加筋模式,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推导了一定边坡高度条件下的三维加筋边坡临界加筋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讨论了边坡宽高比、水平和竖向...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均匀加筋和三角形加筋两种加筋模式,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推导了一定边坡高度条件下的三维加筋边坡临界加筋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讨论了边坡宽高比、水平和竖向地震力系数对三维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力作用下边坡临界加筋强度随边坡宽高比的增大而增加,但其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当边坡宽高比大于10时,三维边坡加筋强度与二维情况相近;随着水平地震作用的增大,三维边坡临界加筋强度呈非线性增大;随着竖向地震作用的增大,临界加筋强度大致呈线性增加,且随着坡角的增大,竖向地震作用对临界加筋强度的影响更加显著;两种加筋模式下的边坡临界加筋强度值变化规律一致,且三角形加筋模式所需的加筋强度较小,效果较优。最后,针对实际工程提出了一些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边坡
三维稳定性分析
加筋模式
地震力作用
临界加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总层数与总高度在抗震设计中的探讨
3
作者
严林木
吴雅芬
张锦屏
《林业科技情报》
1997年第1期37-38,共2页
现行89建筑抗震规范规定6度、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只宜建到6层,19米高。但实际设计中,在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量的商店(车库)住宅(或办公或旅馆)建筑势必向中高层方向发展,甚至出现了七至十层的底层框架砖房结构的房屋,这...
现行89建筑抗震规范规定6度、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只宜建到6层,19米高。但实际设计中,在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量的商店(车库)住宅(或办公或旅馆)建筑势必向中高层方向发展,甚至出现了七至十层的底层框架砖房结构的房屋,这肯定是超出了89建筑抗震规范的超常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抗震设计
地震
区
抗震规范
抗震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计算分析
抗震能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震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震作用下岩体破坏深度及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
4
作者
赵玉报
陈寿根
+1 位作者
周泽林
涂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3-838,共6页
5·12地震后,震区岩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了大量松动岩体,对新建隧道围岩压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研究地震力对岩体的破坏深度以及震裂松散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基于波动理论和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了地震力对岩体破坏的...
5·12地震后,震区岩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了大量松动岩体,对新建隧道围岩压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研究地震力对岩体的破坏深度以及震裂松散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基于波动理论和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了地震力对岩体破坏的极限深度,推导出解析公式,并通过波速测试结果对震裂松散岩体的松动深度进行了探讨,最后就松散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力对岩体破坏有一极限深度,隧道埋深越浅,岩体越易产生破坏;2岩体破坏极限深度与岩体力学参数及地震水平震动速度有关,汶川地震震区岩体的极限破坏深度最大达112m;3汶川地震震后,不同松动程度的岩体分别占破坏岩体深度的20%、30%和50%;4震裂松散岩体对围岩竖向松动压力有较大影响,主要原因为震裂松散体的存在,改变了震后岩体的深浅埋分界深度,在震后松散岩体中修建隧道应按等效埋深来确定深浅埋分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破坏
地震力作用
松动岩体
围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甸5.9级地震震害与竖向地震力作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非明伦
樊跃新
崔建文
包一峰
陈坤华
卢吉高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基金
云南省“十五”重点项目:“昆明高(超高)层建筑中近场地震响应研究”课题资助
文摘
通过对施甸 5 9级地震震害现象的机理分析 ,清晰地发现竖向地震作用起重要破坏作用 ,与获取的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竖向值相吻合。映证了在历次地震中许多地震工作者常发现极震区竖向地震力起重要破坏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
施甸
地震
5.9级
地震
震害分析
竖向
地震力作用
地震
灾害
Keywords
Shidi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Damages
function of vertical earthquake force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3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加筋边坡地震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聂秀鹏
逄焕平
孙志彬
谢松梅
侯超群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83-349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408180)~~
文摘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均匀加筋和三角形加筋两种加筋模式,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推导了一定边坡高度条件下的三维加筋边坡临界加筋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讨论了边坡宽高比、水平和竖向地震力系数对三维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力作用下边坡临界加筋强度随边坡宽高比的增大而增加,但其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当边坡宽高比大于10时,三维边坡加筋强度与二维情况相近;随着水平地震作用的增大,三维边坡临界加筋强度呈非线性增大;随着竖向地震作用的增大,临界加筋强度大致呈线性增加,且随着坡角的增大,竖向地震作用对临界加筋强度的影响更加显著;两种加筋模式下的边坡临界加筋强度值变化规律一致,且三角形加筋模式所需的加筋强度较小,效果较优。最后,针对实际工程提出了一些工程建议。
关键词
加筋边坡
三维稳定性分析
加筋模式
地震力作用
临界加筋强度
Keywords
reinforced slopes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ty analysis
reinforcement mode
seismic force effect
critical reinforcement strength
分类号
U416.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总层数与总高度在抗震设计中的探讨
3
作者
严林木
吴雅芬
张锦屏
出处
《林业科技情报》
1997年第1期37-38,共2页
文摘
现行89建筑抗震规范规定6度、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只宜建到6层,19米高。但实际设计中,在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量的商店(车库)住宅(或办公或旅馆)建筑势必向中高层方向发展,甚至出现了七至十层的底层框架砖房结构的房屋,这肯定是超出了89建筑抗震规范的超常规设计。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砖房
抗震设计
地震
区
抗震规范
抗震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计算分析
抗震能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震力作用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作用下岩体破坏深度及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
4
作者
赵玉报
陈寿根
周泽林
涂鹏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3-838,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JTU11ZT33)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955)资助
文摘
5·12地震后,震区岩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了大量松动岩体,对新建隧道围岩压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研究地震力对岩体的破坏深度以及震裂松散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基于波动理论和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了地震力对岩体破坏的极限深度,推导出解析公式,并通过波速测试结果对震裂松散岩体的松动深度进行了探讨,最后就松散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力对岩体破坏有一极限深度,隧道埋深越浅,岩体越易产生破坏;2岩体破坏极限深度与岩体力学参数及地震水平震动速度有关,汶川地震震区岩体的极限破坏深度最大达112m;3汶川地震震后,不同松动程度的岩体分别占破坏岩体深度的20%、30%和50%;4震裂松散岩体对围岩竖向松动压力有较大影响,主要原因为震裂松散体的存在,改变了震后岩体的深浅埋分界深度,在震后松散岩体中修建隧道应按等效埋深来确定深浅埋分界深度。
关键词
岩体破坏
地震力作用
松动岩体
围岩压力
Keywords
rock mass failure
seismic force action
loose rock mass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分类号
U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甸5.9级地震震害与竖向地震力作用
非明伦
樊跃新
崔建文
包一峰
陈坤华
卢吉高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维加筋边坡地震稳定性上限分析
聂秀鹏
逄焕平
孙志彬
谢松梅
侯超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6、7度地震区底层框架砖房总层数与总高度在抗震设计中的探讨
严林木
吴雅芬
张锦屏
《林业科技情报》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强震作用下岩体破坏深度及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
赵玉报
陈寿根
周泽林
涂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