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动扫描地震数据的谐波干扰压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宝彬 李合群 +2 位作者 赵波 张慕刚 梅璐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1,5-6,共5页
滑动扫描是一种日趋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然而,滑动扫描采集技术受谐波干扰影响,当勘探目标为弱反射层或薄层时,谐波影响更是不可忽略。本文基于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然后将求得的谐波... 滑动扫描是一种日趋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然而,滑动扫描采集技术受谐波干扰影响,当勘探目标为弱反射层或薄层时,谐波影响更是不可忽略。本文基于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然后将求得的谐波干扰从被干扰区域中剔除,则可压制相关后滑动扫描记录中的谐波干扰,且对有效信号不产生影响。由于该方法可用于相关后数据,相对于常规采集来说,只需额外记录各震次的震源力信号和扫描启动时间即可。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应用的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扫描 谐波干扰 可控震源 去噪 震源力信号 地震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震看重力侧向滑动构造与油气——兼论马西逆同生断层不是反转构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柱 杨克绳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重力构造作用分为侧向运动和垂向运动两大类。以渤海湾盆地及准噶尔盆地中的构造为实例,介绍了重力侧向滑动的六种构造样式,包括滑动断阶、逆牵引背斜、地层补偿堑背斜、滑落背斜、滑覆构造(逆同生断层)、推滑覆构造等。对其形成背景和... 重力构造作用分为侧向运动和垂向运动两大类。以渤海湾盆地及准噶尔盆地中的构造为实例,介绍了重力侧向滑动的六种构造样式,包括滑动断阶、逆牵引背斜、地层补偿堑背斜、滑落背斜、滑覆构造(逆同生断层)、推滑覆构造等。对其形成背景和形成机制逐一进行了分析,指明了这些构造的含油气潜力。这六种构造样式均可形成有利的油气圈闭,在勘探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指出冀中坳陷马西逆同生断层不属于反转构造,而是由重力作用所产生的滑动推挤所致,为一典型的滑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构造模式 构造特征 重力滑动 滑动构造 油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扫描谐波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务祥 张慕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509,共6页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尚未完全结束,另一组震源已经开始启动扫描激发。但是滑动扫描激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干扰。文中在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波畸变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通过合理地设置滑动时间,减少谐波畸变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可大幅度提高地震作业效率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扫描 谐波畸变 扫描长度 滑动时间 接听时间 扫描技术 滑动 谐波分析 震源激发 地震资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采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魏国伟 张慕刚 +3 位作者 魏铁 张翊孟 毕广明 靳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67-69,177+7+6,共6页
滑动扫描可在不降低采集质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它是一种高效率的采集方法。该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作业特点。本文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叙述了滑动扫描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及质量监控的若干要点,最后结... 滑动扫描可在不降低采集质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它是一种高效率的采集方法。该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作业特点。本文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叙述了滑动扫描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及质量监控的若干要点,最后结合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滑动扫描技术试验及众多实际施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说明该项技术可明显提高可控震源的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扫描 地震数据采集 质量监控 滑动时间 施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扫描记录中压制谐波干扰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建平 周学锋 +3 位作者 郭军 王方超 石飞 李振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滑动扫描的纯相移滤波方法。通过对记录或者统计得到的可控震源力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各次谐波分量,然后通过对地震道记录按照各次谐波的相移量进行纯相移处理。对相移后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滤波器,消除谐波。结果表明,所提... 提出一种适用于滑动扫描的纯相移滤波方法。通过对记录或者统计得到的可控震源力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各次谐波分量,然后通过对地震道记录按照各次谐波的相移量进行纯相移处理。对相移后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滤波器,消除谐波。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稳定、高效、易于实现,只需要知道可控震源力信号和每一炮的初至时间,就可以在滑动扫描记录中有效消除谐波干扰,适用于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滑动扫描 谐波畸变 纯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垂直地震剖面法”两项课题通过鉴定、验收
6
作者 孙忠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3-93,共1页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垂直地震剖面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承担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0年12月8日在江苏邵伯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会议聘请了国内著名专家、教授组成验收委员会和两个课题鉴定委员会。会议期间,...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垂直地震剖面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承担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0年12月8日在江苏邵伯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会议聘请了国内著名专家、教授组成验收委员会和两个课题鉴定委员会。会议期间,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课题成果,通过讨论和答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有通过消化和改造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如可控震源变频扫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变频扫描 地震勘探技术 可控震源 鉴定委员会 重点科技攻关 岩性参数 地震记录 反射特征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个滑动扫描采集项目启动
7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59,共1页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吐哈物探处2200地震队承担的吐哈盆地萨克桑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萨克桑高精度三维项目是吐哈油田2012年度部署的重点地震勘探采集项目,位于丘东凹陷和小草湖凹陷结合部位,油气...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吐哈物探处2200地震队承担的吐哈盆地萨克桑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萨克桑高精度三维项目是吐哈油田2012年度部署的重点地震勘探采集项目,位于丘东凹陷和小草湖凹陷结合部位,油气成藏条件好,含油气层系多,区内发育众多圈闭,勘探潜力较大,是吐哈油田开展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这次高精度三维勘探满覆盖面积为283km。,设计工作量16.6140万炮,采用4800道接收,覆盖次数达到800次,激发形式采用多组震源滑动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采集 扫描 滑动 国内 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成藏条件 吐哈油田 草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忠仁 陈祖斌 +1 位作者 姜弓山文 张林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7-630,共4页
用可控震源激发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模拟了二维地震勘探,采用相关处理技术把反射Chirp地震信号转化为脉冲地震信号形成了相关地震剖面,把相关地震剖面与脉冲震源产生的合成地震记录剖面进行了对比。相关地震剖面同相轴波形的最大绝对... 用可控震源激发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模拟了二维地震勘探,采用相关处理技术把反射Chirp地震信号转化为脉冲地震信号形成了相关地震剖面,把相关地震剖面与脉冲震源产生的合成地震记录剖面进行了对比。相关地震剖面同相轴波形的最大绝对值出现的位置反映了界面的真实位置信息。相关地震剖面比脉冲震源产生的合成地震记录剖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震源扫频信号进行适当地锥化处理可以部分地压制相关地震剖面中反射地震信号的旁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CHIRP信号 数值模拟 相关地震剖面 锥化扫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地震数据谐波滤除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伍建 王润秋 +4 位作者 魏加明 张晓磊 于骏清 孙立鹏 江勇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2,300-301,共6页
本文分析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中各种谐波产生的原因,指出高次谐波是其中最严重的谐波干扰类型;通过原理分析及数值试验探讨了滑动扫描方法,并基于高次谐波与原始激发信号在各频段的能量呈线性关系这个假设建立了谐波滤除的数学模型;利用... 本文分析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中各种谐波产生的原因,指出高次谐波是其中最严重的谐波干扰类型;通过原理分析及数值试验探讨了滑动扫描方法,并基于高次谐波与原始激发信号在各频段的能量呈线性关系这个假设建立了谐波滤除的数学模型;利用参考信号倍增法生成各次谐波,并用各次谐波相关对比法估算各次谐波的能量比。将本文滤除谐波算法应用于实际数据处理,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滤除谐波效果好,而且运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谐波畸变 地震数据采集 滑动扫描 滤除高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制定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的技术指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汝超 王晓华 +3 位作者 周彤 乔大军 张文龙 钱绍瑚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在我国 ,开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已有十多年了 ,但以往各单位对高分辨率勘探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的提法不很一致 ,很难进行统一的对比与评价。本文在较系统地讨论了地震勘探中各种频谱参数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原始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上反... 在我国 ,开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已有十多年了 ,但以往各单位对高分辨率勘探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的提法不很一致 ,很难进行统一的对比与评价。本文在较系统地讨论了地震勘探中各种频谱参数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原始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上反射层频率的高低 ,提出了用频扫记录上反射层所能达到的实际“视率”来衡量地震资料分辨率高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主频 频率扫描 地震记录 地震剖面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地壳速度结构推测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地震震中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清河 张元生 +1 位作者 鲍海英 金淑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42,共13页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 ~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68年山东地震 地壳速度结构 速度-深度剖面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寻优叠加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川庆 夏洪瑞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针对加权叠加方法中存在的模型道建立不够准确,及自适应加权叠加中存在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模型道的方法--横向滑动寻优建立模型道法。首先将欲处理的整个CMP道集采用滑动的办法生成若干子集,选取叠... 针对加权叠加方法中存在的模型道建立不够准确,及自适应加权叠加中存在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模型道的方法--横向滑动寻优建立模型道法。首先将欲处理的整个CMP道集采用滑动的办法生成若干子集,选取叠加能量最强的子集作为建立模型道的基础;然后在该子集中采用两两互相关的办法,选出最好的信号道建立模型道;以此为基础,采用逻辑滤波的办法来克服加权成像本身存在的问题,消除加权叠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际资料处理结果显示,经横向寻优叠加处理后的剖面,去噪效果明显,叠加成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精度 地震资料 寻优 加权叠加 模型道 CMP道集 叠加方法 逻辑滤波 不利影响 处理结果 叠加处理 叠加成像 计算量 自适应 办法 互相关 滑动 子集 基础 剖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穆星 赵海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走滑断层对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型走滑断层,忽视了小型或者隐性走滑断层。近年来在济阳坳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NNE向和NNW向的小型或隐性走滑断层,研究形成了此类断层的识别方法。利用走滑断层近等间... 走滑断层对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型走滑断层,忽视了小型或者隐性走滑断层。近年来在济阳坳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NNE向和NNW向的小型或隐性走滑断层,研究形成了此类断层的识别方法。利用走滑断层近等间距分布、多发生在构造性质转换处以及多条近平行断层收敛处的特点,首先识别出可能存在隐性断层的区域,再采用相干分析等方法进行走滑断层的精细解释,然后采用垂直断层两侧地震剖面处滑动扫描拼接方法、紧邻断层两侧平行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对比方法、平面地震属性切片、早期构造的切割、断层两侧伸展量差异估算等方法,定量地计算走滑量,进一步确定隐性走滑断层。将上述方法分别应用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57地区、大王庄次洼PX722井区以及临南洼陷兴隆寺地区,识别出了相应的隐性走滑断层,而后依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误差较小的走滑量,最后结合油气勘探实践,确定了隐性走滑断层,并证实隐性走滑断层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述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方法对类似地区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走滑断层 识别方法 走滑量计算 地震剖面滑动扫描与对比 地震属性切片 伸展量估算 济阳坳陷 油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润勇 郝骐 +4 位作者 李培 石卫 姜凯勇 洪磊 郭睿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3-92,共10页
为进一步查明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地表详细分布状态及其活动性,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断裂"进行了1∶10 000野外地质地貌填图,并针对支持该"断裂"地表现代活动的几处关键证据(包... 为进一步查明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地表详细分布状态及其活动性,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断裂"进行了1∶10 000野外地质地貌填图,并针对支持该"断裂"地表现代活动的几处关键证据(包括咀头剖面、桐峪河探槽剖面、杨家店探槽剖面、唐家塬探槽剖面、姬家店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剥土清理、探槽施工和浅层地震勘探等工程查证。结果表明:咀头剖面反映的断层活动证据并不存在,前人认为的断层活动断面实际为该处一滑坡体后缘残余的滑动错落面;桐峪河探槽剖面中的断层活动断面也不存在,前人剖面中显示的断层错断面只是一处古河床边岸侵蚀面;杨家店探槽剖面内的3条主断面可能为与滑坡有关的滑动面,探槽两侧附近也没有断层存在的证据;唐家塬探槽剖面展示的断面仅仅为台塬脚下滑坡的滑动面;继续向西至"高家村—高店断裂"通过的姬家店剖面一带,所谓的断层陡坎仅是二级阶地前缘;西崖村—半沟村一带的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也不支持断面深部存在的可能。因此,所谓的"高家村—高店断裂"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工程查证 滑动 探槽 剖面 活动证据 浅层地震勘探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