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炮检距对地震分辨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罗斌 刘学伟 尹军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多次覆盖水平叠加处理中,因为不同炮检距道的垂向分辨率不同,使得动校拉伸后地震剖面的垂向分辨率降低。为此,分析了炮检距对地震垂向分辨率的影响,并从惠更斯原理出发,推导了炮检距与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关系式,讨论了炮检距对地震横向... 在多次覆盖水平叠加处理中,因为不同炮检距道的垂向分辨率不同,使得动校拉伸后地震剖面的垂向分辨率降低。为此,分析了炮检距对地震垂向分辨率的影响,并从惠更斯原理出发,推导了炮检距与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关系式,讨论了炮检距对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揭示了不同炮检距道的地震信息所存在的差异,解释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指出了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消除炮检距对地震分辨率影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检距 垂向分辨率 地震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地震采集 地震信息 地震资料 应考 实际 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补偿技术在提高地震分辨率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Y1井区为例 被引量:35
2
作者 郭建 王成彬 +1 位作者 胡中平 王仰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509-513,530,共6页
准噶尔盆地Y1井区主要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但由于目的层埋深大(5000~6000m),储层薄(8~10m),储集体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反射能量弱,加上煤层干扰,使得储层识别、预测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能同时进行振幅校正和相位畸变校正的反... 准噶尔盆地Y1井区主要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但由于目的层埋深大(5000~6000m),储层薄(8~10m),储集体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反射能量弱,加上煤层干扰,使得储层识别、预测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能同时进行振幅校正和相位畸变校正的反Q滤波方法对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提高分辨率处理。首先选择过井地震剖面进行相位校正,通过与测井资料合成记录进行对比获得最佳相位校正算子;然后进行振幅补偿,通过频谱分析调整振幅补偿算子,确保反Q滤波在振幅补偿的同时不破坏各种有效频率成分的相对变化关系;反复进行上述处理获得最佳Q值模型,该模型具有时变和空变的特点。用最佳Q值模型对全区地震资料进行补偿处理,明显提高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提高了地层岩性圈闭的识别能力与储层预测精度,落实了地层上倾尖灭线及砂体展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模型 反Q滤波 地震分辨率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地震分辨率及频谱特征理论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漆立新 顾汉明 +1 位作者 李宗杰 杨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塔河油田三叠系是由一系列砂泥薄互层组成。在分析塔河油田钻遇储层段储层厚度特征的基础上,导出了叠层砂体内一次反射波的时域反射脉冲响应的振幅谱关于砂体厚度以及叠层数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对不同砂体之间的间隔、不同砂体厚度组合变... 塔河油田三叠系是由一系列砂泥薄互层组成。在分析塔河油田钻遇储层段储层厚度特征的基础上,导出了叠层砂体内一次反射波的时域反射脉冲响应的振幅谱关于砂体厚度以及叠层数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对不同砂体之间的间隔、不同砂体厚度组合变化时砂体反射振幅谱特征及其对应的地震合成记录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砂体之间的间隔为1/8~1/4的地震波在泥岩内传播的波长时,在最大频率等于地震波在单个砂体内传播的双程时间的倒数的频率范围内,频谱极大点出现的个数为3个以上,可以基于该特征来判断砂体之间的叠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叠置砂体 频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辨率 被引量:42
4
作者 云美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12-18,i001,共8页
地震分辨率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对现有地震分辨率的定义、极限准则和计算公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同时简要叙述了分辨率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分辨率的因素,认为提高震源子波分辨率是提高地震分辨率... 地震分辨率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对现有地震分辨率的定义、极限准则和计算公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同时简要叙述了分辨率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分辨率的因素,认为提高震源子波分辨率是提高地震分辨率的基础和关键,要提高震源子波的分辨率则必须从提高震源子波的下传能量、提高高频分量的能量和研发高能量宽频带震源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分辨率地震勘探 震源子波 研究内容 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 计算公式 极限准则 研究工作 高频分量 宽频带 高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井网地震分辨率以下复合砂体构型地震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栋 黄旭日 +2 位作者 范廷恩 尹成 丁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74-4886,共13页
地震沉积学应用于油藏开发地质研究是其在新领域的发展,是以解释井间单成因砂体特征为目的,面向油藏开发的小尺度研究.以往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注重于对沉积构型单元的沉积相进行刻画,少有直接对地震垂向分辨率(λ/4)以下的不连续性(... 地震沉积学应用于油藏开发地质研究是其在新领域的发展,是以解释井间单成因砂体特征为目的,面向油藏开发的小尺度研究.以往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注重于对沉积构型单元的沉积相进行刻画,少有直接对地震垂向分辨率(λ/4)以下的不连续性(构型边界)进行预测.因此,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方法讨论了沉积构型单元的地震可识别尺度,通过地质模式约束来降低解释多解性,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构型单元的地震构型相预测,并利用地震属性进行了次级构型单元的边界预测.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相干体方法,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预测地震垂向分辨率以下沉积单元内部构型的边界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结合地震构型相预测结果可实现薄层沉积单元的内部结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储层构型 稀疏井网 地震分辨率 构型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辨率极限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凌云研究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42,共8页
地震分辨率一直是薄储层和岩性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地球物理发展的问题之一。地震分辨率分为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通常教科书和有关的文献均将l/4地震波长定义为时间分辨率的极限,即使按菲涅尔半径定义的空间分辨... 地震分辨率一直是薄储层和岩性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地球物理发展的问题之一。地震分辨率分为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通常教科书和有关的文献均将l/4地震波长定义为时间分辨率的极限,即使按菲涅尔半径定义的空间分辨率的极限,也为1/4地震波长。根据地震视主频和目的层的速度可以计算出空间和时间地震分辨率(1/4波长)极限。按常规的分辨率理论,地震勘探难以获得小于l/4波长储层的地质信息,若想获得小于1/4波长的储层信息,必须提高地震的成像主频。但对于实际地震数据而言,垂向(时间)分辨率受大地吸收衰减和高频信噪比的影响,地震分辨率总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的要求,特别针对中国陆相薄储层更是如此。但地震勘探是否可以突破1/4波长分辨率极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多块三维实际地震数据的研究,表明在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条件下,结合合理的井信息标定和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勘探是可以突破l/4波长地震分辨率极限的,这为中国陆相薄储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地震勘探 储层 地震数据 陆相 地震 地质解释 极限问题 实际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辨率思考与高分辨率勘探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云美厚 赵秋芳 李晓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0-1262,I0012,共14页
地震分辨率问题一直引领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分析地震分辨率与信噪比关系基础上,明确了地震资料品质定量表征方法。在剖析地震资料解释极限基础上,定义了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作为地震资料实际可解释地质细节的能力。厘定了高分辨... 地震分辨率问题一直引领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分析地震分辨率与信噪比关系基础上,明确了地震资料品质定量表征方法。在剖析地震资料解释极限基础上,定义了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作为地震资料实际可解释地质细节的能力。厘定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概念及差异。分析了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各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地震子波内在因素和外在(地震、地质)因素两类。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分辨率的技术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信噪比 保真度 地震资料品质 分辨率地震勘探 高精度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野外预处理来提高地震分辨率并确保质量
8
作者 P.Burger 秦亚玲 +2 位作者 蔡其新 杨青山 陈君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5期40-46,共7页
人们不断要求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已经导致了采集道的不断增加,这本身又使接收道距的逐渐减小,并降低了组合检波的空间滤波效应。 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每7年道数翻一番(年增加率达12%),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记录动态范围的大幅度提高... 人们不断要求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已经导致了采集道的不断增加,这本身又使接收道距的逐渐减小,并降低了组合检波的空间滤波效应。 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每7年道数翻一番(年增加率达12%),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记录动态范围的大幅度提高,允许了噪声道存在,这样保全了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如果在以后十年中,采集技术能以相同比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质量控制 FK滤波 地震分辨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中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多尺度智能融合与动态验证
9
作者 袁三一 许言午 +2 位作者 谢仁军 陈帅 袁俊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不同阶段、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频率的地震资料、已钻井和随钻井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渐进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实现了简单高效的随钻信息更新。实例应用表明,随着多元信息的逐步加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显著提升,薄层弱反射得以更清晰显示。随钻更新的地震信息在钻头前方地质体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测井、录井和钻井工程的多种数据验证,确保了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的保真性,为钻井工程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随钻更新 随钻测井 多元信息融合 薄层弱反射 人工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震源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识别中的应用
10
作者 骆迪 蔡峰 +4 位作者 闫桂京 李清 孙运宝 董刚 李昂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5,共12页
精准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震勘探技术是水合物勘查的重要手段,但海域多道地震勘探多采用气枪震源,震源主频较低,导致地震波的分辨率有限,限制了其在探测浅表层... 精准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震勘探技术是水合物勘查的重要手段,但海域多道地震勘探多采用气枪震源,震源主频较低,导致地震波的分辨率有限,限制了其在探测浅表层或细微地质结构中的能力。随着水合物勘查精度和难度日益增长,采用气枪震源的地震勘探技术已无法满足精细刻画水合物矿体的需要。因此,提高地震勘探技术的分辨率对于水合物勘查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火花震源的小道距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通过与气枪震源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电火花震源的特点及其在海域水合物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在扩散型水合物和浅表层渗漏型水合物识别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对于浅表层渗漏型水合物,电火花震源地震可以更好地识别出海底和浅部地层的振幅异常、流体运移通道和海底微地貌,可有效提高浅表层渗漏型水合物识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地震 电火花震源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客户定制高分辨率子波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设计方法
11
作者 聂振波 王华忠 +1 位作者 盛燊 许荣伟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7,共19页
随着“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地震波成像技术的进步,薄层、小尺度(缝洞)异常体、小断距断层(走滑断层)等成为了高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主要目标地质体。当前地震勘探中,合理的观测系统设计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但如何实现客户定... 随着“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地震波成像技术的进步,薄层、小尺度(缝洞)异常体、小断距断层(走滑断层)等成为了高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主要目标地质体。当前地震勘探中,合理的观测系统设计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但如何实现客户定制高分辨率子波却很少被讨论。可控震源理论上是在频率时间域通过单频时间能量累计得到期望地震子波振幅谱的一种震源。基于此,提出了客户定制高分辨率地震子波及对应的扫描信号的概念,基本流程为:首先在特定目标层上生成(或客户定制)一个满足保真分辨率要求的零相位子波,同时得到其对应的振幅谱;然后建立定制子波振幅谱和可控震源扫描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在扫描频率线性变化情况下,设计出可控震源扫描信号。公式推导和数据测试均证明了基于定制高分辨率子波来设计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可行性。正演模拟和偏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定制的高分辨率子波可以有效保持后续处理资料的高分辨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采集 可控震源 分辨子波设计 扫描信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反射地震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在田 夏凡 杨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9-32,i0020,共5页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在地震偏移成像广义空间分辨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分辨力理论实现反动校正拉伸方法来实现高分辨率水平叠加和实现最佳分辨率地震成...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在地震偏移成像广义空间分辨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分辨力理论实现反动校正拉伸方法来实现高分辨率水平叠加和实现最佳分辨率地震成像。文章以共中心点道集中各地震道分辨率随炮检距增大而降低为理论依据,说明动校正拉伸的形成原因,并且根据广义分辨率公式导出了非零炮检距各地震道相对于零炮检距地震道的拉伸因子。利用这个拉伸因子可将动校正后的拉伸波形校正为等价的零炮检距地震道的子波,与常规的水平叠加相比,拉伸校正后CMP道集的叠加剖面分辨率明显提高。文章从偏移成像分辨率理论出发提出了根据反射波的地质参数选取偏移孔径的条件,并通过数值试算证明了实现高分辨率最佳成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地震分辨率 动校正 共中心点叠加 偏移成象 偏移距 成像分辨率 反射地震 拉伸方法 零炮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调制的高分辨率地震双向拓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江 涂国田 王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4-963,共10页
针对断裂复杂、沉积相变化快,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小、厚度薄,预测难的问题,将无线电领域的频率域“载波调制”理念引入到地震资料处理中,用基于最大熵(Max Entropy)谱估计的最小二乘上、下三角阵分解(LS-LUD)算法,研发了ButHRS地震高分辨... 针对断裂复杂、沉积相变化快,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小、厚度薄,预测难的问题,将无线电领域的频率域“载波调制”理念引入到地震资料处理中,用基于最大熵(Max Entropy)谱估计的最小二乘上、下三角阵分解(LS-LUD)算法,研发了ButHRS地震高分辨率双向拓频处理技术,将改进型Butterworth带通子波谱的包络作为目标函数,通过L 1模计算方法得到谱调制加权因子,将短时窗数据的LS-LUD谱分解得到的振幅包络向改进型Butterworth带通子波谱的包络形态逼近,得到短时窗地震数据高分辨率谱。该技术不但在低频和高频两个方向上拓展了地震频带,有效压制了地震子波旁瓣,而且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同时,保持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相对振幅关系和时频特性,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小薄砂体的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乌尔逊断陷铜钵庙断裂带的储层预测,经过三维地震拓频处理,目的层频带拓宽了40 Hz(由10~55 Hz拓宽到8~95 Hz),精细刻画了铜钵庙断裂带南屯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三维轮廓和有利储层分布,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铜钵庙断裂带受东部物源控制,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与钻井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频处理 地震分辨率 储层预测 载波调制 乌尔逊断陷 薄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提高构造成图和砂体描述的精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广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地震分辨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各种因素,指出地震分辨率决定了构造成图的精度,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些特定的地质体和标志层构造成图精度又有其特定的内涵;而在砂体描述的过程中,无论是用波阻抗剖...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地震分辨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各种因素,指出地震分辨率决定了构造成图的精度,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些特定的地质体和标志层构造成图精度又有其特定的内涵;而在砂体描述的过程中,无论是用波阻抗剖面,亦或是道积分剖面,还是“相面法”,都必须在地震剖面可分辨的前提下,在地震剖面上可分辨的不同信息对砂体描述的不同过程和内容具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子波 等值图 精度 储集层 砂体 地震资料 地质体 地震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共偏移距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培明 王华忠 +1 位作者 李伟波 刘守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6,441,共5页
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直接影响所获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从已有的理论公式出发,分别导出了二维、三维共偏移距道集的空间分辨率公式,较系统地讨论了共偏移距道集的横向分辨率和垂向分辨率与地下介质速度、地震主频及频带、反射界面倾... 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直接影响所获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从已有的理论公式出发,分别导出了二维、三维共偏移距道集的空间分辨率公式,较系统地讨论了共偏移距道集的横向分辨率和垂向分辨率与地下介质速度、地震主频及频带、反射界面倾角、偏移孔径以及所使用的观测系统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分析表明:较大的观测孔径有利于横向分辨率的提高;倾角或偏移孔径越大,横向分辨率越高,垂向分辨率却越低;非零偏移距数据体的空间分辨率比零偏移距有所降低;采集的方位角对x方向和y方向的分辨率也有影响。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可望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 共偏移距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采样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培体 刘喜武 年静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局部化优点 ,被誉为“数学显微镜”。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在阐述小波原理的基础上 ,给出小波分频带能量合理补偿提高分辨率的方法。考虑到快速小波变换分解尺度数目与信号样点数有关 ,借鉴通讯系统... 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局部化优点 ,被誉为“数学显微镜”。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在阐述小波原理的基础上 ,给出小波分频带能量合理补偿提高分辨率的方法。考虑到快速小波变换分解尺度数目与信号样点数有关 ,借鉴通讯系统中的过采样技术 ,提出过采样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实际资料试算表明 ,过采样小波变换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是对小波变换方法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分辨率 采样 小波变换 地震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海平 张伟 +1 位作者 李春雷 王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浅层断裂、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是研究区海底浅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通过刻画不同期次地质灾害因素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为今后该油田海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因此,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地震 地质灾害识别 浅层断裂 浅层气 埋藏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震相拾取和密集台阵数据构建青海玛多M_(S)7.4地震震源区高分辨率地震目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慧丽 常利军 +3 位作者 鲁来玉 吴萍萍 吕苗苗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8-1643,共16页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有助于描绘断层的精细结构和认识发震断裂的构造形态及发震机制.基于玛多地震科考布设的短周期台阵数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拾取P/S波震相、震相关联、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玛多M_(S)7.4地震后第14天...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有助于描绘断层的精细结构和认识发震断裂的构造形态及发震机制.基于玛多地震科考布设的短周期台阵数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拾取P/S波震相、震相关联、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玛多M_(S)7.4地震后第14天至第43天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揭示了玛多震源区主震西侧以及主震向东20 km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发生频次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地震序列整体上沿着地表破裂呈现条带状展布,集中分布于破裂带偏北一侧,走向为NWW-SEE.发震深度主要集中在15 km以内.地震剖面图显示发震断层整体向北倾斜,但在深度8~10 km左右,倾角转变为向南倾,表明可能受到局部构造应力或物性差异的影响,破裂面并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浅部与深部的破裂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断层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在西段(鄂陵湖南)走向为近E-W向,与整体序列的走向呈现一定拐角,断层倾向为近垂直,发震优势层为8~12 km.中间段(鄂陵湖至黄河乡)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深度浅,集中在2~5 km;以野马滩大桥为界,该段西侧地震序列较宽且连续,东侧地震序列表现为不连续性,出现小的地震空区或稀疏区.东段(主震向东)地震活动性最强,发震深度主要在8~12 km,地震序列在该段有一个向北凸起的弧度,说明该区域可能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形成复杂的孕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深度学习 分辨率地震目录 地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沉积微相与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必金 杨光海 +1 位作者 袁井菊 卢明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反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体的沉积结构和几何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波阻抗反演和层速度分析等可以有效地预测储层发育区。为此,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利用这一研究思路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储集性能评价。...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反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体的沉积结构和几何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波阻抗反演和层速度分析等可以有效地预测储层发育区。为此,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利用这一研究思路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储集性能评价。①对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因素进行了分析;②利用去砂试验和合成记录进行了高精度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③利用正演模拟和地震反射结构分析进行了沉积微相识别;④利用波阻抗反演和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储集体储集性能评价。在新沟嘴组下段发现了2个前积式反射结构和1个透镜状反射特征的分布区,分析认为,它们分别是水下分流河道侧向加积和河口坝沉积微相的地震响应。分别在2个砂体上部署了探井,均在新沟嘴组发现了油层,并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地震 沉积微相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桂林 陶宗普 +3 位作者 陈春强 雷勋毅 杨红梅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发井深、虚反射效应、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等激发条件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 响。利用周口盆地黄淮冲积平原、宜阳凹陷黄土塬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地表 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提出了在复杂...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发井深、虚反射效应、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等激发条件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 响。利用周口盆地黄淮冲积平原、宜阳凹陷黄土塬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地表 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提出了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以获得最好的单炮记录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地震勘探 条件分析 震源激发 分辨率地震资料 陆上 复杂地表条件 激发因素 塔里木盆地 激发井深 反射效应 激发条件 耦合关系 炸药类型 冲积平原 周口盆地 施工方法 沙漠区 黄土塬 岩性 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