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人员伤亡指数与人员伤亡状态函数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振东 林均歧 +2 位作者 钟江荣 郑向远 王毅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90-96,共7页
定义了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初始人员伤亡指数,构筑了人员伤亡状态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关键词 地震灾害 人员伤亡指数 伤亡 状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人员伤亡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振东 崔迪 +1 位作者 余世舟 钟江荣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5,共6页
依据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人员实际伤亡情况,利用传统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和作者提出的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人员伤亡状态函数评价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静态与动态评估。给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揭示了动态评估方法得到... 依据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人员实际伤亡情况,利用传统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和作者提出的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人员伤亡状态函数评价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静态与动态评估。给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揭示了动态评估方法得到的被压埋人员由初始伤残到被救出时的伤亡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伤亡 传统评估方法 地震人员伤亡指数 地震人员伤亡状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比雪夫不等式地震人员伤亡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野 于建杰 余世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8,共6页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是震害预测及震后快速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震前预防和震后应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地震人员伤亡情况是承灾体抗震能力的反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已有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众多,但很少能兼顾结构易损性的同时并给出...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是震害预测及震后快速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震前预防和震后应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地震人员伤亡情况是承灾体抗震能力的反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已有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众多,但很少能兼顾结构易损性的同时并给出不确定性的评估结果。本文基于建筑结构易损性,提出基于切比雪夫不等式的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给出人员伤亡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函数曲线。结合算例,对比分析了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给出震害损失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伤亡 评估模型 切比雪夫不等式 人员伤亡函数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跨径梁桥基于准隔震理念的损伤状态耦合规律研究
4
作者 徐略勤 范磊 +2 位作者 岳克锋 甘超 刘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为了在中小跨径梁桥的横向抗震体系中引入准隔震理念,首先结合典型震害统计特征,阐明了准隔震理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关键构件(即支座、挡块、桥墩)在桥梁抗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然后以墩高、挡块强度为参数,构建了支座-挡块-桥墩体系的... 为了在中小跨径梁桥的横向抗震体系中引入准隔震理念,首先结合典型震害统计特征,阐明了准隔震理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关键构件(即支座、挡块、桥墩)在桥梁抗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然后以墩高、挡块强度为参数,构建了支座-挡块-桥墩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模型。最后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支座、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的耦合规律,并根据系统层面的确定性易损性曲线,探讨了满足准隔震理念的挡块合理设计强度。研究表明:支座和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显著的耦合作用关系,挡块强度对支座、桥墩的损伤状态有重要影响;当挡块强度由0增至30%的恒载反力时,支座损伤概率不断降低,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降幅为27.2%,而桥墩损伤概率则不断上升,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增幅达61.6%,挡块、支座和桥墩的损伤次序会逐渐转变为桥墩、挡块和支座;当挡块强度取值为15%~20%的主梁恒载反力时,支座的滑动隔震和桥墩的塑性耗能都被充分调动,此时支座-挡块-桥墩系统在地震中出现严重损伤的概率最低,相比无挡块工况降低了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梁桥 准隔震理念 损伤状态 挡块强度 地震易损性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工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小璞 陈荣毅 +1 位作者 陈道政 王建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8-693,共6页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分析与计算工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问题,根据结构动力学方程,引入结构系统的状态变量,建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的状态方程,并给出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为了求解矩阵指数函数,着重介绍了凯莱-哈密尔顿(Kaley-Hamilton)法...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分析与计算工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问题,根据结构动力学方程,引入结构系统的状态变量,建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的状态方程,并给出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为了求解矩阵指数函数,着重介绍了凯莱-哈密尔顿(Kaley-Hamilton)法、状态空间迭代法和精细积分法.对结构动力时程响应问题按这三种解法分别建立了计算格式,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最后,给出若干数值算例,其计算结果表明,状态空间法分析计算结构动力时程响应,其精度好,效率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理论 地震时程响应 矩阵指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性能极限状态下基于模糊失效准则的结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大卫 吴子燕 何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考虑了结构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的模糊不确定性,建立基于模糊失效准则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方法。综合考虑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建立多维性能极限状态方程。选择三种隶属函数描述极限状态的模糊性,包括降半梯形分布、降岭型分布和二... 考虑了结构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的模糊不确定性,建立基于模糊失效准则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方法。综合考虑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建立多维性能极限状态方程。选择三种隶属函数描述极限状态的模糊性,包括降半梯形分布、降岭型分布和二次抛物型分布,基于地震烈度概率模型,建立基于模糊失效准则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表达式。基于SAP2000建立RC框剪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二次抛物型分布的年平均超越概率会随着隶属区间的扩大而减小,而基于降半梯形分布和降岭型分布的年平均超越概率会随着隶属区间的扩大而增大;若隶属区间相同,三种隶属函数的年平均超越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降半梯形分布、降岭型分布、二次抛物型分布;忽略不同工程需求参数性能极限状态的相关性会使年平均超越概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风险分析 框剪结构 多维性能极限状态 模糊失效准则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稳随机地震地面运动过程模型及其统计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广俊 李鸿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6,共6页
地震地面运动过程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应用随机理论对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地震可靠性分析和抗震设计与加固时都需要建立合理的随机地震地面运动模型。本文选择3种典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即理想白噪声模型、金井清模型和改进的金井清模型,分析... 地震地面运动过程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应用随机理论对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地震可靠性分析和抗震设计与加固时都需要建立合理的随机地震地面运动模型。本文选择3种典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即理想白噪声模型、金井清模型和改进的金井清模型,分析了它们的物理概念、频域特征以及适用范围。引入状态向量,建立状态方程,通过复振型叠加法分析了地震地面运动过程的时域统计特性,推导出3种随机地震动模型的相关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这些结果可为结构随机地震反应时域分析和抗震可靠性评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面运动 随机地震动模型 状态空间法 复振型反应 功率谱密度函数 自相关函数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时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功能分析(上) 被引量:6
8
作者 符圣聪 江静贝 黄世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本文以管线的可靠度分析为基础,对震后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将直埋管线看作地基梁,考虑它和地震波引起土层位移的相互作用,建立极限状态函数。假设其随机矢量正态分布和线性无关或非正态分布和非线性无关。对于这两种情形... 本文以管线的可靠度分析为基础,对震后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将直埋管线看作地基梁,考虑它和地震波引起土层位移的相互作用,建立极限状态函数。假设其随机矢量正态分布和线性无关或非正态分布和非线性无关。对于这两种情形,可采用电子表格的规划求解方法,或采用可靠度指数的Hasofer-Lind公式,都可得到管线的可靠度指数。用电子表格法对于用户无需求偏导数等复杂的数学运算,而采用H-L公式则要涉及偏导数和R-F变换等的运算,通常这是很困难的。本文借助MATLAB的符号运算程序可给出偏导数和其他相关函数,使得可靠度指数计算变得容易。在给出所有管线的失效概率后,就可对震后管网的可靠性及供水功能进行分析。管网的连通性估计是由Monte-Carlo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可以给出任意两节点间的可靠概率估计。供水管网在地震时由于受损可能出现渗透漏,它的供水功能可能降低,可以通过管网的水力分析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点式渗漏模型模拟震后管线的渗漏,提出用管线损坏概率的反正弦函数来表示渗漏面积,实现对震后供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已经建立。依据来自GIS的管线失效概率、管网的可靠性和供水功能的分析信息可以对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状态函数 可靠性 供水功能 H-L法 R-F变换 地震 供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电站地震损坏快速预测方法
9
作者 严屹然 易立新 +3 位作者 郑亚杰 冯杰 于振 王天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0-796,共7页
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震后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都需要对变电站地震损坏情况做出快速预测。本文在借鉴吸收国际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及成果、统计分析国内变电站地震损坏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3种电压等级... 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震后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都需要对变电站地震损坏情况做出快速预测。本文在借鉴吸收国际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及成果、统计分析国内变电站地震损坏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3种电压等级(35 kV、110 kV和220 kV)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易损性函数的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变电站的整体损坏级别、设备损坏比例、震后恢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和震后第一时间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地震脆弱性函数 对数正态分布 损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的区域分解法和重要抽样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佩 姚谦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2-55,共4页
Lambros Katafygiotis提出的区域分解法和S.K.Au提出的重要抽样法,被用来计算受高斯随机过程作用的线性动力体系的失效概率。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线性体系动力可靠度的区域分解法和重要抽样法... Lambros Katafygiotis提出的区域分解法和S.K.Au提出的重要抽样法,被用来计算受高斯随机过程作用的线性动力体系的失效概率。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线性体系动力可靠度的区域分解法和重要抽样法的计算步骤,对以上两种方法补充给出了选取失效域下标的措施;其中区域分解法将结构反应用离散脉冲响应函数表示,补充给出了极限状态函数系数的具体确定方法。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区域分解法和重要抽样法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当计算小失效概率时,区域分解法的计算效率同重要抽样法一样高效,而对比Monte-Carlo法有显著提高,且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可靠度 区域分解法 重要抽样法 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 极限状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的液化势概率估计和判别标准 被引量:7
11
作者 符圣聪 江静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可靠度理论 ,对大量液化和未液化场地的静力触探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到地震时饱和砂类土的极限状态函数和失效概率函数。以这两个函数为基础 ,给出液化势的概率估计方法 ,并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设计...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可靠度理论 ,对大量液化和未液化场地的静力触探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到地震时饱和砂类土的极限状态函数和失效概率函数。以这两个函数为基础 ,给出液化势的概率估计方法 ,并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设计地震分组的规定 ,提出了一般工程的具有明确概率的CPT液化判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可靠度 液化极限状态函数 失效概率函数 液化判别标准 饱和砂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