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伟 赵阳 刘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83-85,共3页
结合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惠山新城隧道工程穿越无锡地铁1号线高架桥工程设计,研究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时对高架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相关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围护进行设计,并根据基坑所处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情况... 结合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惠山新城隧道工程穿越无锡地铁1号线高架桥工程设计,研究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时对高架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相关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围护进行设计,并根据基坑所处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情况,利用Midas GTSNX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其位移及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明挖隧道 地铁高架桥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上跨高速公路地铁高架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琳 黄峰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6,共6页
南京地铁S9号线一节点控制性连续梁桥处在软弱地基和中风化凝灰岩两种极端差异地质条件下,上跨S243省道、下穿220kV高压线,且施工期处于冬季低温季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针对该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 南京地铁S9号线一节点控制性连续梁桥处在软弱地基和中风化凝灰岩两种极端差异地质条件下,上跨S243省道、下穿220kV高压线,且施工期处于冬季低温季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针对该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关键施工技术,包括新型的0#块支架体系以及挂篮防护蒸养一体化系统,搭配以空间需求较小的三角挂篮及平头塔吊,顺利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以及狭小作业空间情况下,挂篮跨路安全防护以及冬季蒸养等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上跨高速公路 挂篮施工 新型0#块支架体系 挂篮防护蒸养一体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桥列车振动荷载对邻近构筑物受力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维正 王锋 +2 位作者 罗桂军 徐毅夫 唐新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8,共12页
为分析新建地铁高架桥运营期列车振动荷载对近接敏感构筑物的影响,基于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线高架桥上跨既有高速公路与干线铁路,针对两侧紧邻既有桥台桩基和框架桥,建立列车振动荷载下高架桥–地层–既有结构的动力耦合数值模型,分析地... 为分析新建地铁高架桥运营期列车振动荷载对近接敏感构筑物的影响,基于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线高架桥上跨既有高速公路与干线铁路,针对两侧紧邻既有桥台桩基和框架桥,建立列车振动荷载下高架桥–地层–既有结构的动力耦合数值模型,分析地层与既有结构的不同深度动力响应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列车运行速度、轴重、近接距离、地层加固模量、阻尼比分别对桥台桩基和框架桥的水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振动作用下,地表沉降值约为水平位移的40%,地层变形以水平位移为主。框架桥的变形、速度、加速度变化趋势与桩基类似,但其绝对值相对较小;不同深度的动力响应特征明显不同,桩顶和框架桥顶板受影响较大。既有构筑物的动力响应随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在低速区变化幅值较小,80 km/h为列车的最佳运行速度;动力响应随列车轴重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轴重相对于速度对动力响应的影响明显。近接距离越小,框架桥的动力响应越大;新建桩基与框架桥水平距离小于桩径的4倍时,需采取加固措施;动力响应随加固区刚度增大而减小,地层模量达到300 MPa后,继续提高加固强度对降低响应的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近接构筑物 列车动荷载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和列车作用下地铁高架桥的振动特征
4
作者 武隽 杨铭 +2 位作者 董凯 苗通 董志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文中建立了考虑地震作用的地铁列车-高架桥的动力分析模型.以一座三跨四线地铁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承台底等效刚度”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比分析在地震、列车分别作用及两者共同作用下地铁高架桥的内力、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同时对... 文中建立了考虑地震作用的地铁列车-高架桥的动力分析模型.以一座三跨四线地铁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承台底等效刚度”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比分析在地震、列车分别作用及两者共同作用下地铁高架桥的内力、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同时对比分析了列车车速对车桥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及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桥梁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均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下的结果.桥梁横桥向响应主要受地震荷载影响,而竖桥向地震响应主要受列车荷载影响.车速会对桥梁的地震响应产生较大的影响,桥梁的峰值响应与车速并不是线性关系,在车速为70 km/h时,桥梁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列车-桥耦合振动 地震作用 数值模拟 地铁高架桥 列车车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地铁高架桥桩基础的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动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8年第10期21-25,共5页
以深圳地铁4号线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探讨了地铁高架桥桩基础与深基坑紧邻条件下支护结构与高架桩基础的变形控制指标。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实际监测值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支护结构和高架桥桩基础的水平位移都逐渐增大... 以深圳地铁4号线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探讨了地铁高架桥桩基础与深基坑紧邻条件下支护结构与高架桩基础的变形控制指标。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实际监测值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支护结构和高架桥桩基础的水平位移都逐渐增大,在开挖至基坑底时变形基本上达到最大值,并且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数值计算能基本反应出各工况下基坑支护结构和高架桥桩基础的变形趋势。主要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中采用的增大支护桩桩径、适当减小桩间距、增加支护桩嵌固深度以及设置双重止水帷幕等变形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基坑支护结构和高架桥基础的变形,有保证障了地铁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深基坑 地铁高架桥 桩基础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桥U型梁的预制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雨函 《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第1期46-47,152,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轨道规模还是交通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要求。地铁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形式,其凭借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在城...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轨道规模还是交通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要求。地铁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形式,其凭借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铁高架桥工程数量也随着增多。U型梁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一种新型形式,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U型梁施工技术在施工简便性、外形美观度、施工经济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文章即从地铁高校桥工程施工入手,结合地铁高架桥工程实例,就U型梁预制施工技术的施工应用,发表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铁高架桥 U型梁预制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构筑物穿越既有地铁高架桥的安全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 《新材料·新装饰》 2022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的形成,穿越或邻近地铁的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新建暗挖隧道穿越地铁高架桥属于重大风险源,文章以新建构筑物穿越既有地铁高架桥典型工程为例,系统地对穿越桥梁段既有工程的结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既有地铁高架桥的变... 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的形成,穿越或邻近地铁的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新建暗挖隧道穿越地铁高架桥属于重大风险源,文章以新建构筑物穿越既有地铁高架桥典型工程为例,系统地对穿越桥梁段既有工程的结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既有地铁高架桥的变形加以预测,并提出桥梁结构沉降变形控制指标,最后对设计、施工、监控量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构筑物 既有地铁高架桥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桥设计探析
8
作者 姜艳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8期143-144,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立体化交通越来越多得到了重视,地面、高架道路与地下轨道交通的组合模式也逐步开始发展。对位于城市建成区,道路宽度不太富裕的区域,高架桥与地铁结构的结合能有效较少对道路地下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地下管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立体化交通越来越多得到了重视,地面、高架道路与地下轨道交通的组合模式也逐步开始发展。对位于城市建成区,道路宽度不太富裕的区域,高架桥与地铁结构的结合能有效较少对道路地下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同时,由于地铁与高架桥结构结合设置于路中,有利于减少震动、噪音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拆迁工作和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结构形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混凝土在地铁高架桥工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冯兴征 岳小北 +1 位作者 李振 杨阳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7期295-295,共1页
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地铁高架桥工程建设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水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保留原有混凝土的特性,同时还可以一次浇筑成型。本文就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 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地铁高架桥工程建设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水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保留原有混凝土的特性,同时还可以一次浇筑成型。本文就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环节进行了试验模拟,并将最终的实验结果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确保了清水混凝土工程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 地铁高架桥 工程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清水混凝土在深圳地铁11号线高架桥墩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远龙 《广东建材》 2017年第7期18-19,共2页
介绍了清水混凝土在地铁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 地铁高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铁11号线高架桥简支箱梁设计计算
11
作者 谢丹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7期96-99,11,共4页
该文介绍了深圳地铁11号线高架桥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截面的设计,并重点介绍了箱梁主梁纵向计算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箱梁 设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管道基坑对运营地铁高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凡凡 李亚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4期228-231,M0019,M0020,共6页
超近距离基坑开挖通常会导致紧邻的地铁高架桥基础产生一定的变形,但目前超近距离市政管道基坑开挖对地铁高架桥影响的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地铁1号线某高架桥特别保护区内市政管道基坑展开工程实测,结合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 超近距离基坑开挖通常会导致紧邻的地铁高架桥基础产生一定的变形,但目前超近距离市政管道基坑开挖对地铁高架桥影响的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地铁1号线某高架桥特别保护区内市政管道基坑展开工程实测,结合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超近距离市政管道基坑对运营地铁高架桥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桥梁承台最近位置(距离1 m)处,通过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基坑引起的水平变形,桥墩最大水平变形为0.7 mm,满足轨道交通结构允许位移量20 mm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沟槽基坑 地铁高架桥 桥墩 特别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接侧穿施工诱发邻近既有高架桥结构变形响应规律
13
作者 管禹 马文辉 +3 位作者 付春青 杨纬华 李国良 杨敏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盾构隧道的掘进施工势必会扰动邻近的既有地铁高架桥桥桩,进而导致桥梁及轨道的变形。依托北京某输水隧洞盾构隧道近距侧穿某地铁高架桥工程,采用了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研究了既有高架桥的变形规律,讨... 盾构隧道的掘进施工势必会扰动邻近的既有地铁高架桥桥桩,进而导致桥梁及轨道的变形。依托北京某输水隧洞盾构隧道近距侧穿某地铁高架桥工程,采用了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研究了既有高架桥的变形规律,讨论了隔离桩措施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侧穿 地铁高架桥 数值模拟 变形规律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控制法在地铁调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延晨 《隧道建设》 2014年第4期339-342,共4页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边控制线的确定方案,并将地铁线路设计软件应用到地铁调坡设计中,实现了地铁调坡设计自动化、可视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地铁机场线调坡设计中,也可为类似工程线路调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控制法 地铁调坡设计 限界 地铁隧道 地铁高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技术应用与分析
15
作者 荆鸿飞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1期353-354,共2页
本文结合岩溶区的地质水文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工程的环境因素,对暗挖隧道注浆工艺应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本工程洞内常规注浆实施的要点目的及较深层的补充注浆措施进行了说明,分析了暗挖区间隧道侧穿高架桥风险情况,对洞内注... 本文结合岩溶区的地质水文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工程的环境因素,对暗挖隧道注浆工艺应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本工程洞内常规注浆实施的要点目的及较深层的补充注浆措施进行了说明,分析了暗挖区间隧道侧穿高架桥风险情况,对洞内注浆及地表注浆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得出了本工程洞外处理能够较大程度规避岩溶区侧穿构筑物风险的结论。最后,结合工程中下穿房屋及河流的实例,对断面注浆辅助工艺应用的目的进行了论述。应根据不同的下穿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岩溶区的暗挖工程注浆工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洞内注浆 断面帷幕注浆 地铁区间暗挖高架桥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